經進地仙丹

經進地仙丹,中醫方劑,見於《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人參一兩半,附子(炮)、川椒(去目.少炒.出汗)、蓯蓉(酒浸.焙),各四兩。川烏(炮)、茯苓(白)、甘草、白朮,各一兩。菟絲子(酒浸)、覆盆子天南星(湯洗.薑汁制焙)、防風(去蘆)、白附子、何首烏,各二兩。牛膝(去蘆.酒浸二宿)四兩,狗脊(去毛)、赤小豆、骨碎補(去毛)、烏藥羌活,各二兩。木鱉子(去殼)、地龍(去土),各三兩。

炮製

上為細末,煮酒麵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男子五勞七傷,腎氣虛憊,精神耗減,行步艱辛,飲食無味,眼昏耳焦,面色黧黑,皮膚枯燥;女入血海虛冷,月經不調,髒寒少子,下部穢惡。

又治諸痔瘺瘡,腸風瀉血,諸風諸氣,並皆療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圓,加至四十圓,空心,溫酒吞下。

備註

此方陶隱居編入(道藏經),云:是時有人母幼年得風氣疾,後作發攣結疼痹,久不能起,百治不瘥,臥床五十餘年,脂肉消盡,止有筋骨。乃於居士處得此方,依方修合,日進二服,才至五百餘服,是母病頓除,發白再黑,齒落更生。至八十歲,顏色如二十歲人,筋力倍壯,耳聰目明。時有老奴,常偷服其藥,嚴冬御稀葛,履霜雪,無寒色,負荷倍重於常時,行步如飛。疑為鬼物所憑,遂打殺埋於水傍沙中。久復為怪,而里俗且云:凡奴婢死為鬼,但折其脛,令不得動作。遂掘出,折其脛,見其骨盡實,如金黃色,折其臂亦然,其效頗異。隱居云:此奴若不打殺,成地仙矣。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藥方劑之經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醫方劑詞典-丹

丹藥是中藥藥劑種類的一個分支,是中國古代的術士們所開創出來的,在古代,丹藥所代表意思有兩個,一為仙丹,二為普通藥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