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吐衄病

經行吐衄,中醫病名。是指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發生周期性吐血或衄血者,稱為“經行吐衄”,又稱“倒經”、“逆經”,以青春期少女多見,亦可見於育齡期婦女,本病中醫治療預後較好。本病屬中醫經行諸證範疇,相當於西醫的“代償性月經”。

【概述】
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發生周期性吐血或衄血者,稱為“經行吐衄”,又稱“倒經”,以青春期少女多見,亦可見於育齡期婦女。本病中醫治療預後較好。
本病屬中醫經行諸證範疇,相當於西醫的“代償性月經”。

【病因病理】
本病主要機理多為血熱而沖脈之氣上逆,迫血妄行所致。
1.肝經鬱火素郁多怒,久而化火,迫血妄行。
2.肺腎陰虛平素肺腎陰虛,又過食辛燥藥食,灼津傷絡,經行沖氣上逆,迫血妄行,以致經行吐衄。

【診斷要點】
1.根據吐衄與月經周期有關,常發生在經前或經期,經後吐衄自止。
2.經行吐衄也可伴發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
3.需與支氣管擴張、肺部結核、肺部腫瘤和鼻部疾病相鑑別。

【辯證分型】
1.肝經鬱火經前或經期吐血或衄血,量多色鮮紅。經行量多,煩躁易怒,頭昏且脹,口苦脅脹。苔黃,舌紅,脈弦數。
2.肺腎陰虛經行吐衄,量少,色紅。經行量少,常感頭暈耳鳴,手足心熱,顴紅潮熱,乾咳咽燥。
舌紅或絳,苔花剝或無苔,脈細數。

【分型治療】
1.肝經鬱火治法:清肝瀉火,調經止衄。
方藥:清肝引經湯加減。
當歸9克生白芍15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生山梔10克黃芩10克川??子10克茜草12克川牛膝9克生甘草3克旱蓮草12克加減:肝火旺盛,急燥易怒者,加龍膽草10克、鬱金9克、麥冬12克;便秘者,加生大黃3克(後下)。
2.肺腎陰虛治法:滋腎潤肺,調經止衄。
方藥:順經湯加減。
當歸1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大白芍15克沙參10克茯苓9克荊芥炭6克川牛膝9克藕節炭10克芡實12克白薇10克加減:出血量多者,加百草霜30克、茜草炭12克、三七末3克(吞服);腎陰虛相火上亢,見目赤口乾,頭痛耳嗚者,加知柏地黃丸9克(分吞)。

【中成藥】
1.知柏地黃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於陰虛火旺衄血者。
2.大補陰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於陰虛絡傷吐衄者。
3.龍膽瀉肝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於肝經鬱火者。
4.雲南白藥膠囊出血多時每隔2小時服1次,每次2克。血減後4~6小時服1次,再服3~4次,以防止再出血。

【簡便方】
1.鮮蘆根30克、鮮茅根15克,水煎服。用於陰虛傷津吐衄者。

2.鼻衄量多時令病人仰臥,頭低位,額部用冷毛巾敷。同時用手拇指按壓迎香穴。

3.鼻衄量多時也可用藥棉浸京墨塞於鼻孔。同時令病人仰頭坐位,冷敷額部。

【中醫治療經行吐衄 】
(一)
【辨證】腎陰不足,肝氣上逆。
【治法】補腎清肝。
【方名】順經湯。
【組成】當歸(酒洗)15克,大熟地15克,白芍(酒炒)6克,丹皮15克,白茯苓9克,沙參9克,黑芥穗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二)
【辨證】陰虛肺燥。
【治法】養血清熱,調經降逆。
【方名】加味麥門冬湯
【組成】麥冬15克,人參12克,生山藥12克,清半夏9克,白芍9克,丹參9克,甘草6克,生桃仁6克,大棗3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其它療法】

【注意事項】
1.有衄血史者平時飲食宜清淡,不可嗜服辛辣煎烤食物,以免傷陰津,引血妄行。
2.保持心情舒暢,尤其經前或經期更須穩定情緒防止經血上道而致衄血。經前可酌服逍遙丸、越鞠丸等以疏泄肝氣,調暢情志。陰虛火旺者經前7天預服知柏地黃九,亦可預防吐衄。
3.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者應同時治療該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