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結核病

結膜結核病

結膜結核病(tuberculosis of the conjunctiva)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致的結膜炎症,臨床上比較少見。它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但在臨床上不易區分。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本病常為單眼發病多見於年輕人,病情發展緩慢。尚無有關發病率方面的流行病學資料。

病因

結核桿菌革蘭染色一般不易著色,抗酸染色呈紅色。原發感染是指病人從未患過結核,結核桿菌通過病人的分泌物、塵埃或異物等途徑直接進入結膜囊內而引起的結膜結核感染,好發於上瞼板下溝並多伴有耳前和頜下淋巴結的乾酪樣壞死。繼發感染系指病人身體其他部位已有結核病灶,病人經手或用具將結核桿菌帶至結膜,或由鄰近組織直接蔓延,也可經由血行播散至結膜,而導致結膜感染。繼發感染一般不波及局部淋巴結。

發病機制

結核病在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受機體反應性、免疫狀態以及治療措施的影響其病理形態變化比較複雜取決於受染的結核桿菌的數量、毒力能否抵抗巨噬細胞的殺滅作用,取決於機體的保護性免疫反應與病理性免疫反應間的平衡及宿主的各種遺傳因素決定的。其基本病理改變為滲出型病變、增生性病變和乾酪樣壞死。3種基本病理改變可以互相轉化,交錯存在而以某一種病變為主,尚可有非特異性炎症病變的出現。

結膜結核病發生在瞼及球結膜上的單個或多發粟粒性潰瘍。經久不愈,可向鄰近組織擴延的潰瘍型。發生在結膜下灰黃色結節,有濾泡及肉芽增生,可發展成為菜花狀的結節型。穹隆部肉芽組織增生的乳頭增生型。其他有息肉型、結核疹犁和結核病型。結核病診斷主要根據結核刮片找到結核桿菌,組織病理切片有巨細胞系統等。

臨床表現

患眼可有眼瞼腫脹,膿性分泌物,常無疼痛,因此患者經常不能及時就診。根據病人對結核桿菌的免疫力不同,病變可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

1.潰瘍型 多發生於瞼結膜,也有時發生在球結膜,表現為單個或幾個散在的粟粒形潰瘍潰瘍表面為增生的肉芽組織,潰瘍為慢性過程,經久不愈,可逐漸向四周擴展,嚴重者可累及角膜鞏膜,甚至侵犯眼瞼全層。從潰瘍底部的刮片中可找到結核桿菌。

2.結節型 結膜下出現灰黃色小結節逐漸增大呈顆粒狀隆起表面無破潰,周圍有濾泡或肉芽組織環繞,病程進展緩慢,最終發展成為菜花狀其中心有壞死區。

3.乳頭增生型 多發生於穹隆部結膜,也可見於瞼結膜,病變為增生的肉芽組織,發生在穹隆部者呈膠樣增生隆起,類似雞冠花樣贅生物,表面有淺潰瘍。

4.息肉型 多發生於瞼結膜,形如帶蒂的纖維瘤

5.結核球型 可能為轉移型結核,在球結膜下有單個、質硬、黃色或黃紅色、黃豆大小的無痛性結節,表面上皮完整,不形成潰瘍,基底部常與鞏膜粘著,不能移動。

6.結膜結核疹 組織病變與粟粒性結核相同,在球結膜上出現疹狀小結節約1mm周圍不充血有自發消失趨勢。

併發症:

肺結核、腎結核骨結核以及內臟器官的寒性膿腫等。

診斷

根據典型結膜病變,結合病史,取結膜刮片或活組織切片檢查,結合結核桿菌的特殊染色及病理學檢查即可確診。

鑑別診斷:與其他慢性結膜炎的鑑別依賴於病原學的診斷。

檢查

實驗室檢查:

1.取結膜刮片結合結核桿菌的特殊染色,可以確定病原菌。

2.病理學檢查 可以發現組織內的3種典型的結核性病理學改變。

其它輔助檢查:

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身體其他部位結核的感染灶。

治療

首先對患者應採取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若單眼發病,應戴透明眼罩避免感染健眼。治療要局部和全身治療並重。

1.全身抗結核治療 可給予異煙肼、乙胺丁醇、吡嗪醯胺等。

2.局部治療 可用50~100mg鏈黴素結膜下注射局部滴用1%鏈黴素,0.1%利福平及0.3%氧氟沙星滴眼液。

預防

應該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增強免疫力,降低易感性幾個方面入手並及時接種卡介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