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葉青岡

細葉青岡

細葉青岡,(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Blume) Oerst.)。殼斗科。常綠喬木,高達20米。葉互生,卵狀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葉基楔形,葉上半部有淺鋸齒,葉柄細,長1-2.5厘米。殼斗碗形,苞片合成6-9條同心環;堅果卵球形,長1.2-1.8厘米,頂端微毛。木材富彈性,不易開裂,優良木材。

基本信息

科目介紹

殼斗科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亦名山毛櫸科,多為常綠或落葉喬木,稀為灌木。單葉互生,革質,羽狀葉脈,有托葉。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雄花排成柔荑花序;每苞片有1花;萼4-8裂;雄蕊和萼裂同數或為其倍數,花絲細長,花葯2室,縱裂;花粉粒為長球形,少數近球形或扁球形,除水青岡屬和櫟屬2屬外,花粉粒一般較小,多具3孔溝,外壁表面具顆粒狀雕紋或模糊不清;雌花單生或3朵雌花二歧聚傘式生於1總苞內,總苞由多數鱗片覆瓦狀排列組成,萼4-8,與子房合生;子房下位,3-6室,偶達12室,每室胚珠2個,但整個子房僅一個胚珠成熟為種子;花柱與子房室同數,宿存。堅果單生或2-3個生於總苞中,總苞呈杯狀或囊狀,稱為殼斗(cupule)。殼斗半包或全包堅果,外有鱗片或刺,成熟時不裂,瓣裂或撕裂。種子無胚乳,子葉肥厚;染色體:X=12。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殼斗科依不同觀點,有6-8屬,800種;我國有6屬,約30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及端北半球的亞熱帶,是北半球溫暖地區主要的組成樹種(南半球的南方山毛櫸歸屬於Nothofagus1屬,依學說不同有些說法列入殼斗科,有些學者獨立Nothofagus為南方山毛櫸科植物而不包含在內),主要分布於歐洲(包括地中海周圍)、亞洲東半部、北美中美洲(含南美北部),而北極區、大洋中的島嶼、沙漠、南美撒哈拉沙漠南方的非洲並沒有它的蹤跡。其中廣義sensus lato的櫟樹(橡樹)屬Quercus植物共約450種,歐美以落葉的類別為主,也有硬葉的種類,常綠的類群以亞洲東部為主要分布區,落葉的種類不分布於東南亞。代表種如油葉柯板栗、青剛櫟等。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中國植物志:22:1
所有屬 :
Castanea.......栗屬
Castanopsis....錐屬
Cyclobalanopsis青岡屬
Fagus..........水青岡屬
Lithocarpus....柯屬
Quercus........櫟屬
Trigonobalanus.三棱櫟屬

同科屬其他物種

小葉青岡:屬於殼斗科Fagaceae櫟屬Quercus常綠喬木,高達20米;樹皮淡灰色。屬於大葉青岡櫟 (Quercus glauca Thunb.)的變形。葉片較大葉青岡櫟狹小: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8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鋸齒小,背面灰白色(參考“植物通 www.plant.ac.cn”及《河南樹木志》 )。
小葉青岡櫟葉色墨綠油亮,樹冠圓滿,枝葉稠密,屬於北方城市綠化中難得的常綠闊葉樹種。淮河以北地區應當慎重引種。

江西古樹——小葉青岡(圖)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古樹,一般指生長年代久遠,蒼勁古老(《江西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定義的古樹是樹齡100年以上的“壽星”)的樹木和樹木群。古樹經歷了地質、氣候變遷的滄桑,頑強地適應、繁衍到現代,生動地記錄了大自然的變遷過程,揭示了植物種屬興衰演變的歷史過程。古樹是自然歷史長期孕育的產物,是自然歷史演變過程的“見證者”,也是活生生的無法“複製”的自然歷史文物。江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物種類繁多,古樹資源非常豐富、古老,幾乎每個縣(市)都有千年古樹。下面介紹小葉青岡。

小葉青岡又名青栲,常綠喬木。小葉青岡適應性較強,生長極為緩慢,材質堅硬結實,抗壓耐磨,是優質特種用材樹種。據林業部門調查,江西遺存有小葉青岡古樹4處8株。婺源海拔530米的村旁有3株,胸圍3.6——4.5米,樹高25——30米。瑞昌有1株,生長在海拔500米的山坡上,胸圍4米,樹高30余米,樹齡400年以上。
水青岡:水青岡屬
屬拼音名:shuiqinggangshu
屬拉丁名:Fagus
中國植物志:22:3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描 述:Fagus L. 水青岡屬,殼斗科,約10種,分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我國有5種。產西南至東部,木材堅硬,紋理密緻,適為家具和農具用,亦為很好的鐵路枕木;堅果可食或榨油為肥皂的原料和點燈用。喬木或灌木;芽有鱗片,長形而尖;葉脫落,互生,有鋸齒;花先葉開放;雄花排成具柄、下垂的頭狀花序;花被鍾狀,5-7裂;雄蕊8-16;雌花通常成對,生於腋生、具柄的總苞內;花被5-6裂而與子房合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3,果有堅果2個,包藏於一木質、具刺或具瘤凸的總苞內,成熟時整齊的4(很少3)瓣開裂;堅果卵狀三角形,栗褐色,有3條脊狀棱,頂端尖;種仁含油。
所有物種:
巴山水青岡
棒梗水青岡
光葉水青岡
海氏水青岡
亮葉水青岡
米心水青岡
錢氏水青岡
水青岡
水青岡(原變型)
水青岡屬
台灣水青岡

青岡櫟: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五月開黃綠色花,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細長下垂。堅果卵形或橢圓形,生於杯狀殼斗中,十月成熟。

生長習性
對氣候條件反應敏感,是因為葉中所含的葉綠素和花青素的比值變化形成的。在長期乾旱之後,即將下雨之前,遇上強光悶熱天,葉綠素合成受阻,使花青素在葉片中占優勢,葉片逐漸變成紅色。有些地方的民眾根據平時對青岡樹的觀察,得出了經驗:當樹葉變紅時,這個地區在一兩天內會下大雨。雨過天晴,樹葉又呈深綠色。農民就根據這個信息,預報氣象,安排農活。中性喜光,幼齡稍耐側方庇蔭。喜生於微鹼性或中性的石灰岩土壤上,在酸性土壤上也生長良好。深根性直根系,耐乾燥,可生長於多石礫的山地。萌芽力強,可採用萌芽更新。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殼斗科。常綠喬木,高達20米。葉互生,集枝頂,革質,橢圓形,倒卵狀橢圓形,葉頂具短漸尖頭,葉基寬楔形成圓形,葉中部以上具齒。雌花數個生枝頂葉腋。殼斗碗形,徑1厘米左右;堅果橢球形,長1.2-1.7厘米,徑1厘米。

除雲南等省廣布於長江以南。資源豐富。
木材質地堅硬耐腐,一般用來做鐵道枕木,也用來製造家具器皿

相關新聞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納雍縣發現一棵千年細葉青岡樹
日前,記者在納雍縣姑開鄉採訪時,發現姑開鄉田壩村龍潭組有一棵千年樹齡的青岡樹。據當地老人介紹,這棵青岡樹是細葉青岡,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該樹高約20米左右,直徑約1.5米,枝葉茂盛,被當地民眾視為神樹,並加以保護。據介紹,在此以前,納雍縣尚未發現過千年樹齡的細葉青岡樹。
據了解,細葉青岡屬殼斗科,常綠喬木,生長比較緩慢,高可達20米左右。葉互生,呈卵狀披針形或者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葉基楔形,葉上半部有淺鋸齒,葉柄細,長1-2.5厘米。殼斗碗形,苞片合成6-9條同心環;堅果卵球形,長1.2-1.8厘米,頂端微毛。木材富彈性,不易開裂,屬於優質木材。

綏化市青岡種植業形成科技示範網路體系

綏化市青岡縣本著“圍繞產業建園區、建好園區帶產業”的宗旨,縣、鄉、村、戶四級聯動,做到了縣建核心示範園區,鄉建展示園區,村建高產攻關示範田,戶建科技示範地塊,形成了科技示範網路體系。
選用適區適種的優良品種。為控制越區種植,這個縣充分考慮積溫、降水和地力等因素,劃定3個玉米產區,圈定玉米品種的推廣和套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綜合生產能力。在玉米品種的選擇上,綏安路以南玉米產區主推興墾3,搭配豐和10、吉單261等品種;哈黑路東玉米產區主推興墾3,搭配吉單261等品種;哈黑路西玉米產區主推吉單27,搭配四單19等品種。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套用技術集成的標準化流程。這個縣把標準化建設與新技術推廣套用結合起來,努力實現新技術常規化,常規技術標準化,全縣農作物標準化率達到90%以上。嚴格投入品標準,玉米的純淨度、芽勢、芽率必須達到二級以上良種標準,經精選、加工、包衣處理後才能下地。化肥畝施用量達到140標斤,並落實測土配方施肥、深施肥和分層施肥等先進施肥方法,提高施肥水平。嚴格春整地標準,他們主動做好民眾組織工作,發揮大型機械作用,實行集中連片作業。做到搶前抓早、頂凌整地,防止跑墒,邊整地、邊鎮壓,達到待播狀態。嚴格播種標準,堅持催芽、坐水、精量點播,玉米坐水率達到了100%。重點推廣通透栽培、地膜覆蓋、苗期灌溉等先進適用技術,苗期灌溉面積達到10萬畝。
實行技術員承包到戶的責任機制。這個縣依託科技入戶工程,由技術指導員、龍頭企業與科技示範戶簽訂產量保底契約,技術員按產量實現獎懲。蘆河鎮先鋒村通過實行企業+技術指導員+科技示範戶“三位一體”的技術承包模式,重點推廣了種子包衣、通透栽培、地膜覆蓋、苗期灌溉、催芽、坐水、精量點播等先進實用技術,畝產可實現900公斤。

相關故事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青岡樹又名青岡櫟,因它的葉子會隨天氣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稱為“氣象樹”。
青岡樹為亞熱帶樹種,我國南方多見,它對氣候條件反應敏感,是因為葉片中所含的葉綠素和花青素的比值變化形成的。在長期乾旱之後,即將下雨之前,遇上強光悶熱天,葉綠素合成受阻,使花青素在葉片中占優勢,葉片逐漸變成紅色。
有些地方的農民根據平時對青岡樹的觀察,得出了經驗:當樹葉變紅時,這個地區在一兩天內會下大雨,雨過天晴,樹葉又呈深綠色。農民根據這個信息,預報氣象,安排農活。
安徽省和縣境內的山上,有一棵能“預報”當年旱澇情況的“氣象樹”。這棵樹高10米多,樹幹要3個小孩手拉手才能圍過來,樹冠遮蓋了100多平方米的地面。據說這棵樹已經生長了400多年。經過多年觀察,人們發現,根據這棵樹發芽的遲早和樹葉的疏密,就可以知道當年是旱還是澇。例如,樹在穀雨前發芽,芽多葉茂,這一年雨水就多;按時令發芽,樹葉有疏有密,這一年大致風調雨順;穀雨後才發芽,樹葉又少又稀,這年必有旱情。1934年,這棵樹在穀雨後發芽,當年發生了特大幹旱。1954年,這棵樹發芽早,樹葉茂盛,當年當地發了大水。當地一些老百姓,把這棵樹奉為“神樹”。這棵樹為什麼能預報當年旱澇情況呢?雖經考察,到現在還沒有找出真正使人信服的原因。
七絕·青岡樹 文 / 獨醉落紅
細枝茁長翠巒岡
攜碗托懷曜褐黃。
縱使利刀殘老骨,
仍留熾熱縛冰霜。

青岡樹的經濟價值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壯產業 強新村 ——青川縣板橋鄉上馬黑木耳專業村發展紀實

上馬村屬青川縣板橋鄉管轄,境內耳林(青岡樹)資源豐富,人均擁有林地3.2畝,此樹種屬再生性經濟林資源,是栽培黑木耳的最佳菌材。境內無工業“三廢”污染,山青水秀,森林覆蓋率68.7%;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為規模發展段木密植黑木耳產業提供了豐富的菌材和優越的農業生態環境條件,青川黑木耳獲國家原產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發展黑木耳產業是該村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新農村的優勢產業。

一、上馬木耳專業村的發展成效

板橋鄉上馬村現有農戶720戶,人口2746人,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901元,是我縣過去糧油生產典型村,年產木耳不足2噸,2005年通過縣鄉規劃,示範帶動,今已發展為以栽培段木密植黑木耳為主的專業村。

2005年,本村農民高建勇務工返鄉率先從湖北省隨洲市引進段木密植黑木耳生產技術,投入70餘萬元,在本村紅旗壩建起40畝段木密植黑木耳栽培示範園,耳棒20萬根,當年產耳12噸,收入60餘萬元,基本收回投資。兩年內可產耳30噸,實現產值150萬元,利潤75萬元,投入產出比為1:2。當地農民在示範園務工中不僅增加了勞務收入,而且學到了栽培管理技術、看到了實惠,改變了觀念,該示範園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2006年,在鄉黨委政府和村支部的組織帶領下,在業主高建勇的帶動下,該村大部份農戶積極投身到此產業發展中,籌資金、購耳棒、租場地、忙生產、幹得熱火朝天,經多方努力使全村段木密植黑木耳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到230萬棒,兩年內,預計全村產木耳345噸,實現產值1725萬元,利潤914萬元;年均獲純收益4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614元。將一舉成為全縣黑木耳產業發展“第一村”。

二、主要措施

在木耳專業村的建設中,各級黨委政府和業務部門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為農戶排憂解難,鼓勵和引導農戶大膽發展段木密植黑木耳產業。

(一)政策扶持,培植專業大戶,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今年初,縣委政府出台了青委辦〔2006〕25號檔案,關於印發《青川縣2006年農業產業化經營專項資金直補方案》的通知。縣委、政府決定安排財政專項資金120萬元,重點支持龍頭企業、專業村、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組織、人才培訓等,其中:安排補助龍頭企業資金58萬元用於技改和開發產品深加工,基地建設資金51.4萬元(段木密植黑木耳2萬棒以上的栽培大戶每萬根補助150元),用於激勵產業發展大戶。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二)信貸支持,扶持產業上馬。縣委、縣政府通過建立信用村社,用好用活支農資金,將資金重點傾斜投放在黑木耳專業村的發展上,放發小額信貸資金500餘萬元,解決了部份農戶發展資金短缺的困難,確保了資金的正確流向和有效使用。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以解決水、電、路為主;投入專項資金20萬元解決抽水設備,添置5千瓦電機、揚程30米的抽水泵10台套,修建畜水池300立方米,架設生產用電專線1000米,整修專用運輸道路2公里,提升了該村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和專業村的檔次。

(四)強化協調服務工作。在上馬黑木耳專業村的建設中,鄉黨委政府和村支部做好了組織協調服務工作。主要是幫助業主和農戶聯繫組織資源,協調用水、電、租用栽培場地,組織民工幫助生產,協調林業、工商、稅務給予辦證支持;同時嚴禁有關部門進入栽培場亂收費用。青川農業部門一是幫助農戶進行規劃、選址。二是開展技術培訓,提高農民鑑別種質量優劣的能力。三是為農戶生產提供技術指導。四是對其菌種質量進行了監督管理。五是積極開展青岡樹綜合利用模式的探索。

三、部分經驗

(一)典型示範,帶動發展。上馬村通過介紹高建勇創業歷程,宣傳其搞黑木耳產業發家致富的典型事例,號召學典型,鼓勵農民自主創業。首先幫助業主高建勇就地擴大示範園建設規模,讓當地農民身臨其境,耳聞目睹,在實踐中學習,看到發展黑木耳產業的實惠,看到致富的希望,在希望的召喚下,在業主的帶動下,在鄉黨委政府的引導和鼓勵下,農民自覺溶入到產業發展中,積極投身木耳專業村的建設,目前該村已有黑木耳種植戶450戶,其中大戶30戶,人均占有837根棒。

(二)創新科技,提高資源利用率,突出最大效益。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1、創新栽培技術。段木密植黑木耳生產技術採用先進生產工藝,提高栽培管理科技含量,運用機械打孔、自動噴灌、菌種良種化,高度密植化等現代農業技術,對傳統稀植栽培技術創新,將分散資源進行集中統一和規範化生產經營管理,以人工創造的最佳生產環境,達到資源充分和高效利用,實現集約化、規模化栽培,其單產是常規的3倍,投入產出率是常規的2倍,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極大地激發了當地農民投身此項產業的熱情。

2、創新資源利用途徑,延伸產業鏈條。本村業主高建勇在開展段木密植黑木耳栽培的同時,又充分利用段木栽培黑木耳產生的枝丫、木屑栽培袋料香菇;部份農戶還利用枝丫、木屑栽培長裙竹蓀,使菌材資源達到一次性徹底利用。栽培木耳後的廢菌棒回收加工成細料後,作為沼氣池的主要填料,沼液、沼渣是優質有機肥,反哺用材林或農作物,變廢為寶,實現“林—木耳—沼—林(農)”的生態循環,其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傳統農業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細葉青岡細葉青岡
(三)創新機制,產業化水平顯著提高。上馬村在發展段木密植黑木耳產業中,採取“六統一分”,即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病蟲防治,統一產品回收,分戶生產管理的模式,帶動全村發展耳棒230萬根,業主與農戶通過定單形式穩定利益連線機制,為農戶解除了後顧之憂,大膽地、放心地發展。在該村初步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產業化水平顯著提高,在全縣為首創發展模式,引起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倡導各鄉鎮學習推廣。

經濟木材植物

在我們生存的大自然中有很多經濟植物,有很多已經被人類所發現,但容有更多的奧秘還有待我們去探索,在植物界中的木材植物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如:木材打造的家具等,通過這個任務讓我們來了解更多的經濟木材植物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