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基江蘺

細基江蘺

細基江蘺是提取瓊膠的重要原料。其藻體單生或叢生,線形,圓柱狀,一般20~40 cm長,基部非常纖細,具有一個小盤狀固著器;新鮮時肉紅色;質地極脆易斷,軟骨質。生長在有淡水流入的內灣泥沙灘上,附生在沙粒和各種貝殼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細基江蘺
細基江蘺細基江蘺

別稱:細基龍鬚菜
二名法:Gracilariatenuistipitata
門:紅藻門Rhodophyta
目:杉藻目Gigartinales
科:江蘺科Gracilariaceae
屬:江蘺屬Gracilaria
種:細基江蘺
模式標本產地:中國廣東省電白縣博賀

形態特徵

外形特徵
藻體單生或叢生,線形,圓柱狀,一般20~40cm長,基部非常纖細,細基江蘺的藻體外形(2張)具有一個小盤狀固著器,分枝簡單,1~2次,互生,偏生及二叉式分枝;分枝基部不縮,或
細基江蘺的細部結構圖細基江蘺的細部結構圖
向分歧處逐漸變細,枝徑0.5~1.5mm,枝常延伸,長10~25cm。新鮮時肉紅色;質地極脆易斷,軟骨質,尚能附著於紙上。

細部特徵

藻體切面構造:中央由大的薄壁細胞構成髓部,胞徑225~390μm,壁厚13~16μm;內皮層2~3層,由近圓形細胞組成,胞徑33~83μm;最外的1~2層細胞小含色素體,圓至長圓形,15~18μm×10.5~19.5μm;體表膠質層10μm細基江蘺的細部結構圖(8張)厚。

生殖特徵

四分孢子囊呈十字形分裂,散生在藻體的皮層細胞中;表面觀近圓形,徑30~33μm;切面觀卵形或長圓形,30~46μm×18~30μm,被變態的皮層細胞包圍。囊果顯著的突出體表面,球
細基江蘺的細部結構圖細基江蘺的細部結構圖
形,高830~950μm,其上具明顯的喙狀突起,基部縊縮;切面觀,中央是一些較小細胞組成的產孢絲,其頂端形成球形或長卵形的果孢子囊,囊徑33~49μm。囊果被由8~11層細胞組成,厚72~102μm;表層細胞1~2層,長橢圓至圓形,胞壁不十分清楚;最裡面的幾層細胞為大的圓至橫橢圓形,胞壁清晰,在低倍鏡下觀察,細胞不完全排成縱列,內部常破碎。在產孢絲與囊果被之間吸收絲偶能見到。囊孔位於頂端。精子囊窠淺坑狀“T"型,散生在藻體皮層細胞中。切面觀,坑狀精子囊窠徑10~23μm,深19~23μm,周圍皮層細胞變態,發白,反光強的精子囊位於坑內。

習性

生長在有淡水流入的內灣泥沙灘上,附生在沙粒和各種貝殼上。四分孢子囊和囊果見於2~4月,精子囊見於3月。
產地
中國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及海南省。越南,泰國。

繁枝變種

概述
學名: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
細基江蘺繁枝變種的藻體外形細基江蘺繁枝變種的藻體外形

模式標本產地:中國海南省海口。
該變種為中國南方人工養殖的品種。

形態特徵

藻體非常纖細,及頂軸有或無,長有許多柔弱的小枝,枝徑0.25mm。四分孢子囊、囊果及精子囊同於原變種。
細基江蘺繁枝變種的囊果切面細基江蘺繁枝變種的囊果切面

習性

多生長在爛泥底的魚塭中,或人工養殖池中。

產地

中國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及台細灣細基江蘺繁枝變種的藻體外形
省。越南,泰國。

海水藻類植物

藻類植物的一門。褐藻門現存約250屬,1500種,絕大多數海產。紅藻門約有760屬,4410種,絕大多數海產。綠藻門本門約8600種,少數產于海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