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石硯

宋高似孫《硯箋》:“紫金石出臨朐,色紫潤澤,發墨如端歙,唐時競取為硯,芒潤清響。 ”宋唐彥猷《硯錄》:“嘗聞青州紫金石,余知青州,至即訪紫金石所出,於州南二十里曰臨朐界,掘土丈余乃得之。 ”宋米芾《硯史》:“紫金石與右軍硯無異,端出其下。

紫金石硯

山東傳統名硯。始於唐,盛於宋,之後漸湮沒,實物流傳極稀少。宋高似孫《硯箋》:“紫金石出臨朐,色紫潤澤,發墨端歙,唐時競取為硯,芒潤清響。”宋唐彥猷《硯錄》:“嘗聞青州紫金石,余知青州,至即訪紫金石所出,於州南二十里曰臨朐界,掘土丈余乃得之。石有數重,人所取者不過第一二重,若至第四重,潤澤尤甚,而色又正紫,雖發墨與端歙同,而資質微下。”宋米芾《硯史》:“紫金石與右軍硯無異,端出其下。”
在首都博物館眾多的館藏硯中,有一塊北宋時期的箕形紫金石硯。這塊硯台是1973年在元大都遺址中出土的,硯的背面有北宋文人、書畫家米芾的銘文,字跡雖然斑斑駁駁,不是非常完整,但依然能夠看出米芾剛勁挺拔的書風和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此琅琊紫金石,所鐫頗易得墨,在諸石之上,自永徽始制硯,皆以為端,實誤也。元章”,意思是說,這方硯台原來是宋徽宗所有的,後來被自己得到,經過考證發現,這塊容易獲得好墨的硯台,人們都認為它是端硯,其實是紫金石製作的。因為這方硯台,更正了以往人們認識上的錯誤,所以在當時就是一件難得的寶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