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輝石

紫蘇輝石

紫蘇輝石是輝石礦物中斜方輝石的一種,為矽酸鹽礦物。是正輝石亞族中最常見的礦物。他們既可是岩漿結晶作用的產物,也可是變質作用的產物。石英呈菸灰至淺藍色,可含極細小金紅石、富鋯礦物或有眾多裂隙和CO2包裹體;斜長石為更長石或中長石,常見鈉長石律雙晶和反條紋構造;鹼性長石為正長石或微斜長石,往往呈現條紋構造(條紋相的成分常為更、中長石);普遍含紫蘇輝石,多色性顯著;石榴子石是紫蘇花崗岩的特徵礦物;有時含少量單斜輝石、普通角閃石和黑雲母。

化學成分

紫蘇輝石紫蘇輝石

輝石族礦

物的一般化學式可以用W1-p(X,Y)1+pZ2O6表示。其中,W=Ca2+,Na+;X=Mg2+,Fe2+,Mn2+,Ni2+,Li+;Y=Al3+,Fe3+,Cr3+,Ti3+;Z=Si4+,Al3+。正輝石亞族的化學組成比較簡單,其中p≈1,即無較大的陽離子存在,Al3+、Fe3+等三價離子也極少,Z中也僅Si4+而已;但在斜輝石亞族中,就比較複雜:p的變化自0到1,X及Y的組分均廣泛地存在著類質同象置換現象,由於W及X、Y的變化,相應地需要有部分的Si4+被Al3+所取代,使斜輝石中出現了鋁矽酸鹽分子。

正輝石亞族是由頑火輝石Mg2[Si2O6]和正鐵輝石Fe2[Si2O6]兩個端員組分構成的完全類質同象系列,其中間成員為古銅輝石和紫蘇輝石。Fe2[Si2O6]分子含量10%以下者為頑火輝石,10%~30%為古銅輝石,30%~50%為紫蘇輝石,50%以上為正鐵輝石。

形態

紫蘇輝石紫蘇輝石

斜方雙錐晶類,晶體呈短柱狀,不規則粒狀,常見帶狀構

造。

對稱特點:正交晶系。點群3L23PC,空間群Pbca。 晶胞參數:頑火輝石的晶胞參數為ao=18.228埃,bo=8.805埃,co=5.185埃;正鐵輝石的晶胞參數為ao=18.433埃,bo=9.060埃,co=5.258埃。古銅輝石和紫蘇輝石的參數介乎其中,隨組分中鐵含量的增大而稍有增大。

單晶體通常呈平行c軸延伸的短柱狀。常見單形有(100)、210、010、001、110、211等。在岩石中常呈不規則的粒狀,散布於整個岩石里。常與斜輝石亞族礦物形成有規則的定向附生體。

光學性質

紫蘇輝石紫蘇輝石

輝石類礦物具有一些共同的光性特徵,在薄片中,多數為無色或帶有

淺綠色、淺褐色色調(霓石例外,為綠色),晶形為短柱狀,橫切面為八邊形或四邊形,解理髮育完全,縱切面可見一組解理,橫切面可見兩組近於正交的解理,解理夾角為87°或93°,具有正高突起,干涉色一般為二級頂部,個別可達四級(如霓石),最大雙摺率一般為0.021~0.031,最高可達0.060左右,最大消光角一般均大於25°(Ng∧C),絕大多數輝石為二軸正晶,只有紫蘇輝石和霓石為負光性,2V一般均大於50°,只有易變輝石較小(0~30°)。斜方輝石均為平行消光,均為正延性,單斜輝石以斜消光為主,以正延性為主。

成因與產狀

岩漿作用或變質作用產物,主要見於基性岩的紫蘇輝長岩中,有時在安山岩中呈斑晶出現。在變質岩中,見於角閃岩、變粒岩、片麻岩。可以形成典型的紫蘇花崗岩。

相關岩石介紹

是一類與高級變質作用有成因聯繫的早前寒武紀含紫蘇輝石的中酸性侵入岩或變質岩。由紫蘇輝石、石英、斜長石和鹼性長石組成。當其中的斜長石含量超過鹼性長石時,稱為紫蘇花崗閃長岩;反之,為狹義的紫蘇花崗岩。

紫蘇花崗岩常呈粗粒塊狀或片麻狀,花崗結構,比重2.67左右,顏色較深。石英呈菸灰至淺藍色,可含極細小金紅石、富鋯礦物或有眾多裂隙和CO2包裹體;斜長石為更長石或中長石,常見鈉長石律雙晶和反條紋構造;鹼性長石為正長石或微斜長石,往往呈現條紋構造(條紋相的成分常為更、中長石);普遍含紫蘇輝石,多色性顯著;石榴子石是紫蘇花崗岩的特徵礦物;有時含少量單斜輝石、普通角閃石和黑雲母。全岩的SiO2含量(重量%)一般為70%左右,K2O>Na2O,K2O約3~7%,∑REE、LREE/HREE和δEu變化大。

紫蘇花崗岩形成於高溫(>700℃)、高壓(>15公里深度)麻粒岩相變質岩區,是高級區域變質成因的火成岩或與麻粒岩互層的變質岩。它出露於經過深度侵蝕的前寒武紀基底雜岩,常與麻粒岩,有時與斜長岩共生。

在遷安地區分布廣泛但出露零星,以水廠印子峪最為典型。它們在空間上與遷西群上川組下部的麻粒岩層關係密切。多為層狀、透鏡狀及團塊狀產出。岩石外貌與遷安片麻岩相似,但以含紫蘇輝石為特徵。基本礦物組成為微斜長石、條紋長石、鈉長石—更長石、石英(菸灰色)、黑雲母及紫蘇輝石,有時見透輝石和石榴石,副礦物主要有磁鐵礦、磷灰石、鋯石等。各種交代結構十分發育,補丁狀交代反條紋結構及交代蠕蟲結構尤其明顯。張樹業、蘭玉奇等(1980)研究後認為,紫蘇花崗岩是麻粒岩相的變質岩,通過高溫重熔作用為主的混合岩化的產物。 紫蘇花崗岩產於高級變質的麻粒岩地體中,有兩個分布區:羅屯斷裂以南,沿遷安片麻岩穹隆西側的褶皺斷裂帶分布,單個岩體規模較小;羅屯斷裂以北,從太平寨到三屯營以東近東西向分布,呈大小不等的穹隆狀出露,規模較大。

水廠一帶紫蘇花崗岩的鋯石U-Pb一致線年齡25.26億年和25.38億年,太平寨一帶紫蘇花崗岩的鋯石U-Pb一致線年齡25.7億年,羊崖山紫蘇花崗岩U-Pb一致線年齡為25.13億年。

輝石介紹

紫蘇輝石紫蘇輝石

化學通式為XYZ2N6、晶體屬正交(斜方)或單斜晶系的一族單鏈狀結構矽酸鹽礦物的總稱。式中X和Y分別代表占據晶體結構中M2和M1位置的陽離子;Z代表占據Z2O6單鏈內部四面體配位位置的陽離子,它通常是Si(,但可有少量Al(或Fe(等以類質同象替代的方式存在。

法國結晶學家和礦物學家R.-J.阿維首先用pyro-xene的名稱來稱呼發現於熔岩中的一種綠色晶體(輝石),從而得名。

普通輝石是火成岩、尤其是基性岩超基性岩中很常見的一種造岩礦物,在月岩中也很豐富;有時也見於變質岩中。鐵輝石在自然界很少產出;但頑輝石則是超基性、基性火成岩中很常見的礦物。較富鐵的頑輝石(相當於早先所稱的紫蘇輝石)也見於深變質的區域變質岩中;富鎂的在隕石中也很常見。透輝石和鈣鐵輝石是典型的夕卡岩礦物;透輝石在一些基性、超基性火成岩和高級區域變質岩中也有產出。霓石和霓輝石主要產於鹼性火成岩中,它們在岩石學中常被稱為鹼性輝石。鋰輝石只見於富鋰的花崗偉晶岩中,晶體往往很大。

相關詞條

鑽石

黃玉

黃金

鋯石

翡翠

白金

常見礦物(四)

矽酸鹽類礦物是一類由金屬陽離子與矽酸根化合而成的含氧酸鹽礦物。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構成地殼、上地幔的主要礦物,估計占整個地殼的90%以上;在石隕石和月岩中的含量也很豐富。已知的約有800個礦物種,約占礦物種總數的1/4。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