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孔雀石

矽孔雀石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是水合銅矽酸鹽礦物。在很多銅礦地區都會都會存在這種由銅礦分解而成的礦物,這是因為銅礦遇到含二氧化矽的水而發生化學變化而產生的。矽孔雀石具有美麗的綠(或淺綠藍)色,人們利用這一特點,把它當作裝飾材料。一級品的天空藍、海水藍和翡翠藍,一直是收藏家的最愛。

基本資料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化學成分:(Ca,Al)2H2Si2O5(OH)4·nH2O,可含其他雜質。

結晶狀態:隱晶質或膠狀集合體,呈鍾乳狀、皮殼狀、土狀,常作致色劑存在於玉髓中。

常見顏色:綠色、淺藍綠色,含雜質時可變成褐色、黑色。

光澤:蠟狀光澤,具陶瓷狀外觀,玻璃光澤,土狀者呈土狀光澤。

解理:集合體無。

摩氏硬度:2-4,有時可達6±。

密度:2.0g/cm3-2.4g/cm3。

光性特徵:非均質集合體。

多色性:無。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折射率:1.461-1.570,點測法1.50左右。

雙折射率:集合體不可測。

紫外螢光:一般無。

吸收光譜:不特徵。

放大檢查:隱晶質結構。

特殊光學效應:未見。

最佳化處理:未知。

特徵形狀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矽孔雀石的英文名稱Chrysocolla,是來自希臘語中的

金(Gold)和膠(Glue)二字,因為它與一種焊金物質非常相似的緣故。針狀晶體相當罕見,在自然界中多以皮殼狀、葡萄狀、纖維狀或輻射狀集合體出現,從藍、藍綠到綠色為主,若含有雜質,也會呈現出褐到黑色。

矽孔雀石為一種次生的含銅礦物,主要產在含銅礦床的氧化帶中,常與孔雀石、藍銅礦、赤銅礦、自然銅共生,此外,也常和玉髓相伴一起出現,為部分藍色或綠色玉髓的重要內含物。台灣東部所產之藍玉髓(俗稱台灣藍寶),有些學者認為是因內含矽孔雀石的緣故。

重要產地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台灣地區:產於金瓜石的金銅礦床中。

世界其它地區 (1)美國的NewMexico的Chinopit和Hansonburgdistrict、Utah的Tinticdistrict、Arizona的Globe-Mianidistrict和RaypitandSanManuelmine

(2)墨西哥Sonora的Cananea

(3)英國的Cornwall

(4)捷克共和國的Lubietova(Libethen)

(5)俄羅斯UralMts.的NizhneTagil

(6)以色列Negev南方的Timna

(7)尚比亞的BrokenHill

(8)那米比亞的Tsumeb

(9)薩伊Likasi的Lubumbashi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10)澳洲SouthAustralia的Pinnaclesmine、NewSouthWales的BrokenHill、Queensland的Chillagoedistrict

(11)智利的Chuquicamata

鑑定特徵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1)硬度2-4,其外觀與綠松石相似,但硬度較綠松石低

(2)比重為1.93-2.40

(3)加熱後,顏色會變暗黑色

(4)折射率為1.46-1.57

(5)常呈葡萄狀或皮殼狀產出

台灣藍玉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寶物情況簡介 台灣東部所產一種天藍色叫台灣藍寶的寶石,事實上並不是剛玉家族的藍寶,而是石英家族的藍玉髓,它主要的成份是二氧化矽,因含有少量矽孔雀石中銅的成份,而形成了天藍色,是台灣目前所產寶石中價位最高的一種。台灣藍寶呈艷藍色或泛翠綠之色澤,散發著一股神秘深邃、典雅幽艷的氣息,玻璃質地中台灣藍玉髓製成的項鍊、胸針、耳環,隱隱透著溫潤之光華,拋光後明鑑照人,是目前海岸山脈最珍貴玉石之一;一級品的天空藍、海水藍和翡翠藍,一直是收藏家的最愛。

產狀介紹

台灣藍玉髓一般產在東岸的海岸山脈,北起花蓮縣豐濱鄉,南至台東縣的都蘭鎮,地跨花、東二縣。海岸山脈大都陡峭且面對太平洋,藍玉髓產地海拔標高從500m至1600m不等,大都屬熱液型礦床,火山角礫岩的後期活動熱液沉澱及附近圍岩蘊藏大量的銅礦,使二氧化矽沉澱於斷層裂隙或角礫間,進而形成漂亮的藍色玉髓,一般原礦內常夾雜矽孔雀石。

藍玉髓的顏色為藍色至藍綠色,銅為致色成因,其比例約0.01%-0.02%,部分在加工過程中如遇過熱會變色,由鮮艷的藍綠色褪變為較淡的白藍色,加熱至200℃時會變成墨綠藍色,吸附水的釋放及銅氧化作用使得顏色變化明顯,當反白藍色後大都不能恢復原來的鮮艷顏色。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商業概況 藍玉髓的開採在日據時代即已開始,60年代質優的特級品當初大多銷往日本市場。直至十多年前因供需大增,有的寶石商自美國進口大量的類似礦物(矽孔雀石)及印尼藍玉髓在台灣加工,這些價錢一般都低於台灣藍玉髓。雖有部分產地的藍玉髓顏色與本產品相同,但大部分顏色皆遜於台灣所產的,所以真正的台灣藍玉髓其顏色還是一枝獨秀。

走在花蓮市與台東市的街道上,常可發現一些玉石店裡販售著台灣藍玉髓(但大部分是印尼及美國新墨西哥州產的),單價依其質量、顏色、透明度由每克拉幾百台幣至幾千台幣不等。而有些奇特的雕件更是待價而沽,尤其是台灣西半部的民眾,對這種東部產的寶石也略有認識,所以藍玉髓在台灣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相似礦石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青金石玉料是由青金石礦物組成,常含方解石、黃鐵礦,有時出現少量透輝石等。阿富汗產的青金石玉料,其青金石礦物平均含量占25-40%。玉質呈獨特的藍色、深藍、淡藍及群青色。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澤。硬度5.5,比重2.7-2.9。色深藍和濃而不黑者,稱“青金”;深藍和黃鐵礦含量多於青金石礦物時,稱“金格浪”;淺藍色和含白色方解石(一般不含黃鐵礦)者,稱“催生石”(此名源於古人用青金石作催生藥之說)。

青金石在古代稱為“璆琳”或“琉璃”,多被用來製做皇帝的葬器,因其色青,可以達升天之路。<拾遺記>卷五載:“昔始皇為家,……以琉璃雜寶為龜魚。”有人認為這裡的“琉璃”就是青金石。但古人辨別寶石,在色不在質,其色相似的,其質雖異,其名仍同。因此秦始皇墓中是否有青金石,還需考古工作者來驗證。外國學者赫爾芝認為,中國在公元2世紀(東漢)已有青金石,而章鴻釗在<石雅>中則認為中國三代之初已有。這一爭執,也有待於廣大考古工作者來解決。到目前為止,中國尚未發現青金石的產地。古代著名產地在波斯和蘇聯。據記載,阿富汗和蘇聯貝加爾湖地區所產的青金石,都曾輸入過中國。如果我們在古墓中出土有青金石,其玉料來源不是阿富汗,就有可能是貝加爾湖的產物。

lt;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載:“天柱山,州(興安州,今陝西安康縣)西五十里,下有碧鈿、青綠諸洞二十餘處,唐宋俱採取入貢,明始停閉。”夏湘蓉等在《中國古代礦業開發史》中認為:“按元代的碧甸並非甸子,明代的碧鈿當不例外。”這是因為綠松石(甸子)一般不與孔雀石(青綠,亦稱“石綠”)共生,而“矽孔雀石”則常與孔雀石共生。既然已知與“碧鈿”共生的是孔雀石,那么“碧鈿”或“碧甸子”很有可能是指“矽孔雀石”。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矽孔雀石矽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種次生氧化礦物,通常產於銅礦上部的氧化帶中。孔雀石因呈孔雀綠色而得名,多呈塊狀、鍾乳狀、皮殼狀及同心條帶狀。常同褐鐵礦、方解石、錳土、玉髓、矽孔雀石等共生。孔雀石的英文名稱為Malachite,來源於希臘語Mallache,意思是“綠色”。孔雀石由於顏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點的綠色而獲得如此美麗的名字。中國古代稱孔雀石為“綠青”、“石綠”或“青琅玕”。孔雀石是一種古老的玉料。孔雀石是含銅的碳酸鹽礦物,化學成分為Cu2[CO3](OH)2,CuO71.9%,CO219.9%,H2O8.15%。屬單斜晶系。晶體形態常呈柱狀或針狀,十分稀少,通常呈隱晶鍾乳狀、塊狀、皮殼狀、結核狀和纖維狀集合體。具同心層狀、纖維放射狀結構。有綠、孔雀綠、暗綠色等。常有紋帶,絲絹光澤或玻璃光澤,似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91,雙折射率0.25,多色性為無色-黃綠-暗綠。硬度3.5-4.5,密度3.54-4.1g/cm3。性脆,貝殼狀至參差狀斷口。遇鹽酸起反應,並且容易溶解。孔雀石的品種與評價。孔雀石的品種有普通孔雀石、孔雀石寶石、孔雀石貓眼石、青孔雀石。孔雀石寶石是非常罕見的孔雀石晶體。孔雀石作觀賞石、工藝觀賞品,要求顏色鮮艷,純正均勻,色帶紋帶清晰,塊體緻密無洞,越大越好。孔雀石貓眼石要求其底色正,光帶清晰。孔雀石可雕刻雞心吊墜、蛋形戒面、項鍊,還可製成印章料。

矽孔雀石也是一種次生礦物,多數由黃銅礦、黝銅礦等受鹼性矽酸鹽的熱溶液作用變化所形成。呈綠、藍綠至天藍色,常呈蛋白石或瓷釉狀的塊體,也有呈土狀或葡萄狀者。硬度2-4,比重2-2.24。和孔雀石一樣不透明,玻璃至土狀光澤。與孔雀石的區別除化學成分不同外,顏色比孔雀石淺並近於天藍色(接近於綠松石),比重和硬度都小於孔雀石。此外,矽孔雀石性脆,也是與孔雀石以及綠松石的重要區別特徵之一。

古人常把綠松石、孔雀石和矽孔雀石三者相混。今天許多考古工作者仍是如此,常把孔雀石誤認為綠松石的不是少數,應在鑑定時注意。

常見礦物(四)

矽酸鹽類礦物是一類由金屬陽離子與矽酸根化合而成的含氧酸鹽礦物。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構成地殼、上地幔的主要礦物,估計占整個地殼的90%以上;在石隕石和月岩中的含量也很豐富。已知的約有800個礦物種,約占礦物種總數的1/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