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華庵

紫華庵

 “紫華庵”又名仙女廟,是湘潭四大名山之首“仙女峰”的主要人文建築,加上美麗的傳說,使其遠近聞名。

基本信息

紫華庵
紫華庵
地理位置:建於湖南省婁底仙女峰峰頂,猶如仙台瓊閣一般。
建築年代:創建於公元1653年(清初順治十年)。
紫華庵又名仙女廟,建於湖南省婁底仙女峰峰頂。其山門,高5米,寬6
紫華庵
[1]米,全用料石砌成,面積約35平方米,兩拱門成對稱式,拱門上鐫有雙獅搶球圖,圓弧正中刻太極圖並兩卦象,往上是“紫雲峰”楷書石匾,再上有二龍戲珠石雕,檣脊再以魚尾為翹,脊中鎮“佛”印一枚,門旁有一水井,終年不涸。過山門即是紫華庵,由三小殿組成,第一殿磚木結構,再循三十七級石階至第二殿,有石砌平台,平台上有一石雕龍柱,栩栩如生。再上三級台階為第三殿,亦是料石建成,殿前石柱均用抱鼓石支撐,殿內供九天玄女塑像,三殿彼此呼應,在建築上極其美觀,加之四周林木茂盛,臘梅遍地,映襯得剎宇更加峋麗奪目。
1951年、1965年,殿宇兩次遭到嚴重破壞,三殿傾垮,唯山門保存完好。1996年,當地民眾捐款鳩工庀材,在頂峰重修新宇:用料石砌4~5米高護牆以擴大地基面積,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以御山風,用12根立柱組成圍廊以供遊人眺目,用黃色琉璃歇山屋頂以示殿宇的莊嚴,從而比昔日更顯輝煌;若在晴日,方圓幾十里均可見到殿宇。

相關傳說

據該庵主持二休介紹,1995年重修紫華庵,將水井改建成搖井時,從井底發掘出唐碑一方,約1.5平方尺,碑文大意是:唐貞觀二年,有一老者在油草塘見九位女子在池塘洗澡,急呼男子迅而視之,九女化鶴飛往此峰。人們便稱之仙女峰,並在峰頂修茅庵。可惜該碑被無知村民砸碎做了混凝土材料,不過從現存庵碑中亦可證實這一典故:“自唐世間,有九仙女化鶴飛身,瑞映此峰,興發乾隆,考有始祖瑞明,於1653年(順治癸已年間)創修殿宇,上下三棟”。1764(乾隆二十九年)山門佛碑記載:“嘗聞仙女名山,古今可觀,人皆仰望,豐樂第一境也”。同治安化縣誌載:“每年善男信女,富豪公子,游山進香者甚多,亦成為當地重九登高名山”。從這些記述中,紫華庵的歷史可見一斑。

文物保護

為保護這一勝跡,漣源市政府1989年將其列為縣級保護單位,確定周圍20米為保護範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