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杏

紫杏

紫杏Armeniaca dasycarpa (Ehrh.) Korkh,本種為栽培種,尚未發現有野生,在我國新疆鞏留縣及善鄯縣等地栽植。在亞洲西南部的一些國家中已久經栽培,在蘇聯中亞、克什米爾地區及伊朗等地有許多栽培品種,在高加索和烏克蘭等地僅有少量栽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約4-7米;小枝幼時光滑無毛,紫紅色。葉片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長4-7厘米,寬2.5-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葉邊密生不整齊小鈍鋸齒,上面無毛,暗綠色,下面沿葉脈或在脈腋間具柔毛;葉柄細瘦,有或無小腺體。花常單生,直徑約2厘米,先於葉開放;花梗長4-7毫米,被細短柔毛;花萼紅揭色,幾無毛;萼筒鐘形;萼片近圓形或短長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寬倒卵形或匙形,長達10毫米,白色或具粉紅色斑點;雄蕊多數,幾與花瓣近等長;子房具細短柔毛。果實近球形,直徑約3厘米,暗紫紅色,具粉霜並有細短柔毛,味酸;果肉與核貼上;果梗長7-12毫米;核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頂端急尖,基部近對稱,兩側扁,腹、背兩棱均稍鈍,具縱溝,表面稍粗糙或微具蜂窩狀小孔穴。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產地分布

本種為栽培種,尚未發現有野生,在我國新疆鞏留縣及鄯善縣等地栽植。在亞洲西南部的一些國家中已久經栽培,在蘇聯中亞、克什米爾地區及伊朗等地有許多栽培品種,在高加索和烏克蘭等地僅有少量栽培

基本概況

命名來源:(經濟植物手冊)[Archiv fur Bot. (Romer) 1(2): 37. 1797]

中國植物志:38:029

英文植物志:9:399

組中文名:溝核組

組拉丁名:Sect。Mirae Yu et Lu

亞屬中文名:桃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 Persica L. Sp.

屬中文名:杏屬

屬拉丁名:Armeniaca

亞科中文名:李亞科

亞科拉丁名:PRUNOIDEAE FOCKE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本種提示

據記載,本種可能是杏和櫻桃李Armeniaca vulgaris X Prunus cerasifera的雜交種。花期比普·通杏稍遲數日,抗寒力強,抗真菌病害力也佳。

薔薇科·杏屬植物

屬(Armeniaca),薔薇科,雙子葉植物綱,被子植物門,分布於東亞、中亞、小亞細亞和高加索。我國有了種,分布範圍大致以秦嶺和淮河為界,淮河以北的栽培漸多,尤以黃河流域各省為其分布中心,淮河以南樹栽植較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