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莎草

紙莎草

紙莎草(Cyperus papyrus),一種水生植物,直立、堅硬、高大,好像蘆葦一樣生長在淺水中。其葉從植物底部長出,覆蓋了莖的下部,可高達3~4英尺(90~120厘米);莖部不長葉子,可高達15英尺(4.6米);花朵呈扇形花簇,長在莖的頂部。紙莎草原生於歐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小亞細亞地區。紙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埃及人利用這種草製成的書寫載體曾被希臘人、腓尼基人、羅馬人、阿拉伯人使用,歷3000年不衰。至8世紀,中國造紙術傳到中東,才取代了莎草紙。

基本信息

簡介

紙莎草紙莎草
紙莎草(Cyperuspapyrus),英文名為bulrush或Paper reed,又稱紙草、埃及莎草、埃及紙草。屬於莎草科、莎草屬。是非洲原產的一種多年生草藥。一種水生植物,直立、堅硬、高大,好像蘆葦一樣生長在淺水中。其葉從植物底部長出,覆蓋了莖的下部,可高達3~4英尺(90~120厘米);莖部不長葉子,可高達15英尺(4.6米);花朵呈扇形花簇,長在莖的頂部。紙莎草原生於歐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小亞細亞地區。

紙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埃及人利用這種草製成的紙張,是歷史上最早、最便利的書寫材料,曾被希臘人、腓尼基人羅馬人阿拉伯人使用,歷3000年不衰。至8世紀,中國造紙術傳到中東,才取代了紙草造紙術。

生境分布

紙莎草的分布遍及在沼澤、淺水湖和溪畔等非洲的潮濕部分,但在尼羅河三角洲已逐漸變得稀少。在較深的水中,紙莎草是構成植被的主要植物(被稱為sudd)。現今它的野生分布存在於剛果馬達加斯加島烏干達、衣索匹亞和西西里島

形態特徵

紙莎草紙莎草
紙莎草是一種高而堅韌的挺水植物,約可長到4至5米高。它綠色、長稈狀的莖橫切面為三角形,從粗厚的地下莖中長出。每一條莖的頂端都會長出一簇濃密的、放射狀(像煙火一般)的葉。葉子細長、通常呈亮綠色,長度約10至30厘米。

當植物還年幼的時候,這簇葉子的生長型態就像雞毛撣一樣。花是綠褐色,生長在葉簇的末端。果實呈褐色。地下莖在剛長出時會被一層紅褐色的紙質層覆蓋,這層三角形的鱗狀層也覆蓋了莖的基部。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莖稈直立叢生,三棱形,不分枝。葉退化成鞘狀,棕色,包裹莖稈基部。總苞葉狀,頂生,帶狀披針形。花小,淡紫色,花期6~7月。瘦果三角形。其栽培品種有:細葉傘草(C.a.'Gracilis'),植株較矮小,高30~45厘米。花葉傘草(C.a.'Variegatus'),葉片具白色縱條紋,有時全為白色。

生長習性

紙莎草生長在熱帶至亞熱帶的環境中,不論是潮濕的森林或乾燥的沙漠,只要全年均溫在20到30°C且土壤pH值在6.0-8.5就可以生長。紙莎草的花在暮夏盛開,並且傾向於在全日照到半陰涼的環境開花。像許多典型的熱帶植物一樣,紙莎草對霜很敏感。 紙莎草羽毛狀的花是許多社會性鳥類築巢的地點。像許多莎草科植物一樣,它是風媒花,且果實由流水帶走。

繁育培植

以根狀莖分株繁殖為主,也可採收種子進行播種繁殖,播種全年均可,以春、秋季為佳。在微鹼性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生長良好,要求土壤肥沃。盆栽和地栽均可。水池地栽可以採用盆栽苗下地。保持水位在20~30cm,經常修剪枯萎、老化植株。

用途

造紙

古埃及人使用紙莎草的用途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莎草紙的製作。在希臘文和英文中,“莎草紙”這個字的語源被許多人認為是來自於古埃及語,但這是謬傳。紙莎草現在被廣泛的運用於製作裝飾品,例如莎草紙畫。在古代,紙莎草在尼羅河三角洲有著相當廣泛的分布,然而現在它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原生種群卻瀕臨絕滅。在泰奧弗拉斯多(Theophrastus)的《植物史》(HistoriaPlantarum,卷十)一書中寫到紙莎草在敘利亞也有分布。而根據老普林尼的《博物志》(NaturalisHistoria,又譯《自然史》)一書,紙莎草是尼羅河及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原生植物。

景觀營造

沼澤水生植物,莖葉殊雅,搖曳生姿,為插花高級葉材,可盆栽或庭園潮濕地、水池美化。
盛產於埃及與中東的紙莎草,以其製造的紙莎草紙聞名於考古學界,古埃及大量文獻都記錄在這種紙上,並得以保存至今。然而,這種毫不起眼的植物,卻有另一種偉大的功能被世人遺忘了。數千年前,古埃及人正是藉助這種植物而航行於尼羅河上,並極有可能到達更遠的地方,傳播他們偉大的文明。

食用

古埃及人利用多種莎草科的植物的花來製作敬神的花圈。而嫩枝則被當作食物。它多纖維的地下莖則用來製作碗等多種器具,有時也當作燃料。而莖則用來編制葦舟(在埃及第四王朝的浮雕中,描繪了壯年男子採集莎草製作葦舟的情形),類似的船在蘇丹也能發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