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支

紗支

紗支,英文為count。表示纖維或紗線粗細程度的單位, 指標主要有:英制支數、公制支數、特數、旦數。用纖維或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單位重量所具有的長度表示。有了統一規範的計量標準,我們才能在生產生活中有條不紊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基本信息

簡介

紗支紗支
支數,英文為count。表示纖維或紗線粗細程度的單位,指標主要有:英制支數、公制支數、特數、旦數。用纖維或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單位重量所具有的長度表示。(包芯線)因計算單位制不同,通常分為公制支數和英制支數兩種。

表示方法

英制式的表示符號是英文字母“S”
單根紗的表示方法是:32支單紗-------表示為:32S
股線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線(兩根並捻)既為:32S/2,42支3 根並捻為:42S/3。

支數指標

1、公制支數。公制支數(Nm)——在公定回潮率下,1克重紗線長度的米倍數,也就是說1克重紗線正好1米長,為1(公)支紗,1克重紗線長度為200米長,紗線的細度為200支。公制支數也是定重製,因此支數越大紗線越細。麻纖維和毛紗、毛型化纖純紡、混紡紗線,以及絹紡紗線和苧麻紗線的粗細用公制支數表示。(防火線)股線的公支制數,用組成股線的單紗的公稱支數除以股數表示。
2、英制支數。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紗線長度的840碼的倍數,也就是說1磅重紗線正好840碼長,為1支紗,1磅重紗線長度為21×840碼長,紗線的細度為21支,寫為21s。英制支數是定重製,因此支數越大紗線越細,自然棉纖維質量就越好,(防靜電線)支數有21、32、38、42、46、60S/2等(S/2)是雙股線的標記。支數越多質量越好。英制支數不是我國當今法定的紗線細度指標,但在企業中仍然被廣泛的使用,尤其是棉型紡織行業。
3、特克斯(Tex)數——又稱“號數”,是指1000米長紗線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數,它是定長制單位,克重越大紗線越粗,常用來表示毛紗。
4、纖度(D)——又稱“旦數”或(旦尼爾:denier),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紗線或纖維所具有重量的克數,它同樣是定長制單位,克重越大紗線或纖維越粗,常用來表示化纖長絲、真絲等。由於纖維長絲與紗線形狀不規則,且紗線表面有毛羽(伸出的纖維短毛),因此我們不能夠用直徑表示其細度,所以紡織工作者使用上述指標表示。

折換算

表示紗線號數。1978年我國頒發的棉紗線國家標準,規定用公制號數,採用特克斯制(tex)來表示紗線的粗細.
公制號數是用1000米長度的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克數來表示(屬定長制).
如:1000米的純棉紗,在公定回潮率8.5%時重28克,則該純棉紗即為28號(或稱28Tex).所以,定長制的號數越大,紗線越粗;號數越小,則紗線越細。
28Tex就是21支.
公制號數=583.1÷英制支數(583.1是常數)
縫紉線:縫紉線是一種細紗或細紗捻合線,通常經過表面塗層處理、潤滑處理,用來縫紉一種或兩種材料。
坯線:坯線是經最後捻合或在如擠壓、合纖變形、編織等處理過程中的一個類似步驟後,形成的半成品縫紉線。
線密度:線密度是單位長度上的線質量,用纖維或紗線質量除以它的長度就可以得到線密度的具體數值。
紗線支數:紗線支數是一種表達紗線精良度或規格的單位,根據紗線計算系統的不同,表達方式為“質量/長度”或“長度/質量”。
間接的紗線計算系統:紗線的間接計算系統用來表示紗線長度與紗線質量之間的關係,通過單位質量紗線長度或單位長度紗線質量(紗線密度)規定紗線規格的系統。
公制支數(Nm):紗線的間接計算系統,表明在公定回潮率(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與乾纖維重量的百分比)下,1克重紗線長度的米倍數。即1克重紗線正好1米長,為1(公)支紗。公制支數是定重製,因此支數越大紗線越細。例:1克重紗線長度為200米長,紗線的細度為200支,棉、毛紡織行業都廣泛使用。
英制支數(Ne):紗線的間接計算系統,表示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紗線長度的840碼倍數,即1磅重紗線正好840碼長,為1(英)支紗(每磅840碼長度紗線的數量)。英制支數是定重製,因此支數越大紗線越細。例:1磅重紗線長度為21×840碼長,紗線的細度為21支,寫為21s。英制支數在棉紡織行業也稱為棉紗支數,它不是我國當今法定的紗線單位,但仍然被廣泛用於棉紡織行業。特克斯(tex):簡稱“特”,又稱“號數”,表示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長紗線的重量克數,表示線密度數值。它是定長制單位,號數越小,線越精良(纖維數量越少);號數越大,線越粗糙(纖維數量越多),常用於毛紗。
旦尼爾(Nden):旦尼爾(denier)又稱“旦數”,是縫線最早的英制單位。表示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長紗線或纖維所具有的克數,表示線密度數值。它是定長制單位,克重越大紗線或纖維越粗,常用於化纖長絲、真絲等。
從以上概念看出,由於纖維長絲或紗線的形狀不規則,且紗線表面有毛羽(伸出的纖維短毛),因此紗線的細度不能用直徑表示,而通過上述指標即支數或密度表示紗線細度。

計算公式

1、特克斯(tex)=(G/L)×1000,式中:G為紗的重量(克),L為紗的長度(米)
2、旦尼爾(Nden)=(G/L)×9000,式中:G為絲的重量(克),L為絲的長度(米)
3、公制支數(Nm)=L/G,式中:L為紗(絲)的長度(米),G為紗(絲)的重量(克)
4、英制支數(Ne)=(L/G)×840,式中:L為紗(絲)的長度(碼),G為紗(絲)的重量(磅)

換算關係

Nm=9000/Nden;tex=1000/Nm;
tex=Nden/9(1旦尼爾=0.11特克斯);
Ne=C/tex(C為常數,化纖為590.5、棉纖為583,如果為混紡紗可根據混比進行計算)

概念理解

1、支數可表示紗線的“質量/長度”或“長度/質量”。
2、號數和旦尼爾只表示紗線的密度(質量/長度)。
3、tex和Nm是公制單位;S(英制支數)和D(旦尼爾)是英制單位。
4、tex表示每股1000m長度上重××克,也可理解成重量(g)/長度l(m),係數為1000。
5、D表示每股9000m長度上重××克,可理解為重量(g)/長度l(m),係數為9000。
6、支數與號數成反比,即支數越高,tex值越低,即1000m長度上的線克數越小,例:60S=9.8tex,而10S=59.1tex(前提必須是同質同長度範圍內,一般生產企業取3000m)。
7、旦尼爾與號數成正比,即D數值越大,tex值也越大,例:120D=13.2tex;而60D=6.7tex。
8、60S或10S均指單股的密度,支數越高直徑越小即越細。
9、常用單位關係:1米=1.0936碼;1碼=0.9144米;1公斤=2.2046磅;1磅=0.4536公斤;1米=39.37英寸;1英寸=0.0254米;1支(英制)=840碼;1支(公制)=1000米;1公支=1.69英支;1英支=0.583公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