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溫度計

納米溫度計

納米溫度計,又稱納米級溫度計,是用於測量微觀環境溫度的設備,只有幾個納米大小,或由幾個原子構成。

研發背景

測量溫度是科研和工業生產等領域的基礎工作之一。隨著電晶體等在內的很多器件尺寸越來越小,在微觀環境中測量溫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納米級溫度計的研製就成為21世紀科研的熱點項目之一。

研究歷史

2010年,日本研究人員就開發出一種當時世界上最小的碳納米溫度計,這種溫度計直徑不到頭髮的1/500,能精確到0.25℃,可用於電子線路檢測、毛細血管溫度測定等諸多方面。而這些納米溫度計更是小到足以進入單個細胞。這一成果無疑為滿足越來越高的溫度測量要求提供了新手段。

2011年,為了測量比針尖還小的細胞的溫度,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特製的納米溫度計。該溫度計用的量子點製成,小到足以進入單個細胞。當溫度變化時,這些量子點就會發射出不同顏色的光,通過專門的儀器對這些光進行“解碼”就能發現細胞的溫度變化。

2013年,一個由美國密西根大學等單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小組開發出一種納米級的溫度計,能從原子尺度測量熱散逸,並首次建立了一種框架,來解釋納米級系統的熱散逸現象。這一成果為開發體積更小、功能更強的電子設備掃除了一項重要技術障礙。

結構原理

納米溫度計納米溫度計

電流通過導電材料時會產生熱,理解電子系統中熱是從哪裡產生的,有助於工程師設計性能可靠而高效的計算機、手機和醫療設備等。在較大線路中,人們很容易理解熱是怎樣產生的,但對納米尺度的終端,經典物理學卻無法描述熱和電之間的關係。這些設備可能只有幾個納米大小,或由幾個原子構成。

原子與單分子接點代表了電路微型化的最終極限,也是測試量子傳輸理論的理想平台。要描述新功能納米設備的電荷與能量傳輸,離不開量子傳輸理論。在2013年後的20年,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人員預期可能會在“原子”尺度開展工作。但由於實驗條件限制,人們對原子設備的熱散逸與傳播還了解甚少,也為開發新型納米設備帶來了很大障礙。

在可接觸的巨觀世界裡,當電流通過導線時,整個導線都會發熱,與其相連的所有電極也是如此。相比之下,當導線是納米大小的分子,而且只和兩個電極接合時,溫度升高主要發生在二者之一中。在原子級設備中,所有熱量集中在一個地方,很少會到其他地方。

作用

測量單個細胞溫度

日本研製的納米溫度計日本研製的納米溫度計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的能測量人體單個細胞溫度的溫度計,首次證實細胞內部溫度並不像整個機體那樣遵循平均37℃的標準,不同細胞個體在溫度上往往存在顯著差異。對這一差異的研究將有助於開發出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新方法。

揭秘原子尺度熱散逸

雷迪實驗室博士生李宇哲(音譯)等人特製的溫度計,將二者結合做成一種圓錐形工具。在分子樣本線路中,圓錐形工具和一片黃金薄片之間能捕獲一個分子或原子,以研究其熱散逸。他們通過實驗顯示了一個原子級系統的變熱過程,以及這一過程與巨觀尺度變熱過程的不同,並且設計了一個框架來解釋這一過程。

這一研究還進一步證實了物理學家列夫・朗道提出的熱散逸理論的有效性,並深入理解了熱散逸和原子尺度的熱電現象之間的關係,這是從熱到電之間的轉變。

意義

截至2013年,電晶體已經達到極小量度,在20或30納米級別。如果該行業繼續按照摩爾定律的速度發展下去,線路中電晶體體積縮小的速度是其密度的兩倍,如此離原子級別已經不遠。然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理解熱量散播和設備電子結構之間的關係,如果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就無法真正掌控原子級設備,納米溫度計的研究首次揭示了這一領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