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扎爾巴耶夫

納扎爾巴耶夫

納扎爾巴耶夫,全名努爾蘇丹·阿比舍維奇·納扎爾巴耶夫,哈薩克族。1940年7月6日出生於阿拉木圖州,早年畢業於卡拉乾達冶金聯合企業高等技術學校和蘇共中央高級黨校函授班,曾獲冶金工程師職稱和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哈薩克斯坦總統,哈薩克斯坦武裝力量最高統帥。2016年11月,哈薩克斯坦議會提出以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名字重新為首都阿斯塔納命名。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圖)納扎爾巴耶夫納扎爾巴耶夫

納扎爾巴耶夫歷任卡拉乾達州黨委書記、哈共中央書記、哈部長會議主席、哈共中央第一書記、哈最高蘇維埃主席和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等職。

1991年12月,納扎爾巴耶夫當選為獨立後的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首任總統。

1995年4月,哈舉行全民公決,將納扎爾巴耶夫的總統任期延至2000年。

1999年1月,納扎爾巴耶夫在提前舉行的總統大選中獲連任。

2005年12月,納扎爾巴耶夫在新一屆總統選舉中再次贏得連任。

2010年5月,哈薩克斯坦議會上院通過法案,賦予納扎爾巴耶夫“民族領袖”地位。

2011年4月,納扎爾巴耶夫第四次當選總統。8日在首都阿斯塔納獨立宮宣誓就職。

2015年4月27日,據哈薩克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的選票初步統計結果,現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總統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得勝利。根據哈薩克斯坦選舉法,獲得超過50%選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總統任期5年。

納扎爾巴耶夫是哈薩克斯坦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2002年12月,北京大學授予納扎爾巴耶夫名譽博士學位。

人物家庭

(圖)傳遞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北京奧運火炬

夫人薩拉·阿爾貝索芙娜·納扎爾巴耶娃

夫人薩拉·阿爾貝索芙娜·納扎爾巴耶娃出生於1941年,哈薩克族,信奉東正教。

大女兒達莉佳·納扎爾巴耶娃出生於1964年,是著名慈善家和政治活動家,也是納三個女兒中最有能力和影響力的。2007年7月當選“努爾銀行”董事會成員,成為該銀行的大股東(擁有36%的股份)。

二女兒吉娜拉·納扎爾巴耶娃出生於1967年,是著名教育家和金融家。

三女兒阿利婭·納扎爾巴耶娃出生於1980年,是位實業家。

家庭矛盾

(圖)納扎爾巴耶夫與女兒達里加納扎爾巴耶夫與女兒達里加

作為總統的長女,納扎爾巴耶娃擁有一切政客所夢寐的東西:政黨、國會議席,還有全國最大的傳媒集團。

只不過,隨著她政治野心的膨脹,她與她曾經最親愛的父親——哈薩克斯坦現任總統努爾蘇丹·阿比舍維奇·納扎爾巴耶夫成為了政治對手。

由於政治理念的差距,她對父親的批評,正導致納扎爾巴耶夫面臨其掌權17年來的最大政治挑戰。

2003年12月,已是三個孩子媽媽的納扎爾巴耶娃創建了團結黨。團結黨目前已吸收了17萬黨員,其中60%是年輕人,而且還有11名議員從其他黨派脫離轉投該黨。

然而,就在納扎爾巴耶夫為女兒感到驕傲的時候,一樁意外的事發生了:今年2月11日,哈薩克斯坦前政府部長、哈薩克斯坦反對派二號人物薩森巴耶夫突然遇刺身亡,成為短短三個月時間內第二個遭暗殺的反對派領袖。

事件發生後,各方紛紛將矛頭指向現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出人意料的是,納扎爾巴耶娃主管的兩家電視台也把矛頭指向總統老爸,先是利用總統女兒之便,大曝調查內幕。

當參議院議長,總統最得力的幹將阿比卡耶夫的一名手下被發現涉案後,納扎爾巴耶娃掌管的兩家電視台開始逼總統下台。由於這兩家電視台是哈薩克斯坦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台,因此其產生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面對父親的勃然大怒,納扎爾巴耶娃近日已經逐漸轉為守勢。她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表示:“希望所有的親政府力量能夠團結到我老爸的陣營里,支持他的事業。”

外界認為,哈薩克斯坦總統父女變為對立,主要原因在於他們政治理念的差距。

哈薩克斯坦主要反對黨“為了公正的哈薩克斯坦”領袖彼得·索依克表示,“第一千金”納扎爾巴耶娃與總統老爸納扎爾巴耶夫有著本質性的衝突:“父親納扎爾巴耶夫信奉的是鐵腕強權,而女兒納扎爾巴耶娃則反對這樣的強權。無法調和的理念差異最終致兩人間的衝突。”

納扎爾巴耶夫從不諱言要強化總統集權,保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當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卡耶夫被趕下台時,他曾批評阿卡耶夫太軟弱。面對他壘起的堅實圍牆,西方國家感到“無從下口”。

不過,在哈薩克斯坦人民心目中,納扎爾巴耶夫是一位“聖君”。樸素、務實是他為人、執政的最大特點,“人們的需求”如住宅、食品、幼稚園等始終是他關注的重點。在他執政的這么多年間,哈薩克斯坦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是獨立國協中最具活力的國家之一。他甚至許諾將在2012年把哈薩克斯坦帶入已開發國家行列,因此,他的理念不容挑戰,親生女兒也不例外。

內政舉措

哈薩克斯坦現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報導稱,哈薩克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的選票初步統計結果,現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得勝利。

納扎爾巴耶夫是第一個提出建立歐亞聯盟的政治家,並將這一構想逐漸付諸實踐。

此外,他還寫有多部著作,包括《探索之路》《哈薩克斯坦主權國家形成和發展戰略》《站在21世紀門檻上》《歐亞聯盟:觀念、實踐和前景1994—1997》和《哈薩克斯坦——2030年的戰略發展》等。

延伸閱讀:

2009年12月1日晚上5點,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首都阿斯塔納的氣溫為零下24攝氏度。數千名阿斯塔納市民聚集守候在阿斯塔納歌劇院門前的廣場上。因為人數眾多,阿斯塔納警方不得不提早關閉了通道。即便如此,仍有眾多市民試圖翻越封鎖鐵馬,進入廣場。廣場內,是一顆高達十米的新年樹。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將在首任總統日的夜晚,點亮這顆新年樹。

今年74歲的納扎爾巴耶夫,自1991年哈薩克斯坦因蘇聯解體而獨立建國之後,一直擔任著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的職務。與其他獨立國協國家相比,哈薩克斯坦在納扎爾巴耶夫的帶領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的第二大經濟體。在哈薩克斯坦國內,納扎爾巴耶夫有著相當高的威望。2011年的全民公投,他以95。5%的支持率,獲得第四個總統任期。

“他是我們的偶像,我不知道如果沒有他,哈薩克會變成什麼樣。聽說總統會點亮新年樹,我會等到他出現。”一場從前一夜降到當天中午的大雪,將本已清掃乾淨的阿斯塔納歌劇院廣場完全覆蓋。哈薩克族姑娘珍妮裹著厚厚的圍巾站在廣場上,她試圖走進人群中心,距離新年樹更近一點。

2011年,哈薩克斯坦議會通過決議,將每年12月1日定為“首任總統日”,用以紀念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哈薩克共和國的貢獻。這是繼美國設立總統日之後,全球第二個設立總統日的國家。與美國一樣,首任總統日這一天為法定假日,全民休假。

在阿斯塔納歌劇院廣場中央的舞台上,擺放了一顆裝飾著各色彩燈的松樹。這顆在西方被稱作聖誕樹的松樹,在哈薩克斯坦被叫做“新年樹”。作為伊斯蘭教信仰者的哈薩克民族,並不慶祝聖誕,他們用同樣裝飾的樹來慶祝每年1月1日的新年。

執政危機

示威者一定要一絲不苟地組織起來保衛集會。為了組織一場真正能夠挑戰新當選的獨裁者,每場集會由民眾選舉出來的代表要在地區及全國層面組織連結起來。

現時政府只允許馴服的政黨和工會存在,而工人和青年人建立的獨立組織,大多遭受政權的殘酷打壓,參與者甚至會被監禁。因此,建立非官方的鬥爭組織,並提出反對派的政綱,是現時的迫切任務。

現時的關鍵訴求是反對土地和工業的私有化,並且要求真正的工人民主,在社區、工廠、學校以及其他工作場所選舉代表。縱使許多哈薩克人對於史達林主義下的生活仍然歷歷在目,但是很多人仍然視社會主義作為社會的大多數謀利益的社會經濟制度。一個這樣理念的政黨是十分重要。

哈薩克斯坦在3月20日舉行國會大選,官方稱之為「改革政府」的開端。納札爾巴耶夫承諾過會將獨攬他個人手中的大權下放。這場選舉雖然比起過去有所不同,但這並不代表政權有意思真正推動民主。對於靠工資度日的大多數人來說,選舉不過是例行公事,而且將國家帶向更嚴重的社會政治危機。

假民主

在哈薩克的下議院中,三個傳統的親政府政黨依舊壟斷:總統帶領的「祖國之光黨」、充當花瓶的「共產」黨,以及代表大財團利益但限制其政治野心的「光明道路黨」。

至於較出名的反對黨,當局只容許全國社民黨,但其前黨主席在宣布退出政壇從商以後,該黨一直受到緊緊約束。他們得到數個百分點的選票。這次一改以往,選舉名單上充斥了未曾聽過、親總統的空殼政黨。

不過,如果反對派利用選舉論壇來自由鼓動民眾,對政權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自由派「前進!」經已在打壓下瓦解。在同日舉行的地區選舉中,選舉委員會以「違反」申報財政規例為名,而取消了超過300名獨立候選人的資格。

納札爾巴耶夫政權可以說是個典型的資產階級波拿巴主義。資產階級意識到「要保住錢包,則不能戴上冠冕」。在這個制度下,工人只有一個選擇:要么接受,要么推翻波拿巴。

而當工人階級沒有自己的政治力量的時候,其只能夠作為其他人撈取政治資本的工具。總統委派哈薩克鐵路公司副總裁到「祖國之光黨」的選舉名單,而該公司指使工人們投票,這類事情實在不足為奇。學生們翹了一個星期的課,並在當局得嚴密監控下彩排執政黨的勝利慶祝大會。

納札爾巴耶夫政權在過去數年顯示所謂「穩定」的內里是什麼。在扎瑙津的屠殺後,西哈薩克斯變得太不忠誠,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建立該地區的維穩機關。

總統的意願是要重整執政黨的幹部,並提拔那些「現階段需要的人」。由於缺乏任何有能力接替納札爾巴耶夫的人物,他們所能夠做的只是鞏固現有的機關來安撫大資本家。不過,他們還有很多擔心的理由。畢竟納札爾巴耶夫不會長生不老,現在仍不知道誰能夠在金融系統崩潰時保障私有制的不可動搖,並為投資者和銀行們維持穩定的局面。

改革政權不過只是由一個狹隘的「群帶精英委員會」全權取代納札爾巴耶夫而已。

政治策略

三個梯隊

(圖)納扎爾巴耶夫(前、左二)與家人一起納扎爾巴耶夫(前、左二)與家人一起

在納扎爾巴耶夫的領導下,哈薩克斯坦的外交政策有鮮明的優先權排位,用哈薩克斯坦專家的話說,“第一梯隊是俄羅斯及所有中亞鄰國,第二梯隊是中國,第三梯隊是歐盟、美國等西方國家。”1994年,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莫斯科大學演講期間首先提出了歐亞經濟聯盟的構想。2013年哈薩克斯坦成為了“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誕生地。

抵禦滲透

對西方的滲透,納扎爾巴耶夫嚴防死守。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從來沒有中斷對哈的滲透。但納扎爾巴耶夫不是阿卡耶夫。在“顏色革命”的威脅下,他沒有乖乖地束手待斃,而是為國家紮起了一圈堅實的籬笆。他促成農業黨和人民黨兩大親政府政黨合併,壯大了親政府的政治勢力。他還通過制定法律,加強對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控制,允許檢察院監督和關閉非法傳媒。納扎爾巴耶夫從不諱言要強化總統集權,保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當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卡耶夫被趕下台時,他曾批評阿卡耶夫太軟弱。面對他壘起的堅實圍牆,西方國家感到“無從下口”。

獨立自主

哈薩克斯坦在外交中極為注意國家主權獨立性。在納扎爾巴耶夫的領導下,哈一直反對將歐亞經濟聯盟政治化的建議,僅將一體化保持在經濟領域。除少部分俄羅斯軍隊外,其境內也沒有外國軍事基地。

而在大國之外,納扎爾巴耶夫領導著哈薩克斯坦積極開展自主外交,倡議發起了亞信會議、世界與傳統宗教領袖大會,加強與亞洲乃至世界各國的聯繫。

訪問中國

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曾多次訪問中國。

1993年10月,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友好關係基礎的聯合聲明》。

1995年9月11日至13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關於進一步發展和加深友好關係的聯合聲明》、《關於利用連雲港裝卸和運輸哈過境貨物的協定》、《兩國國防部合作備忘錄》、《氣象科技合作協定》、中哈國界協定批准書的換文。

1996年4月26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上海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

1999年11月23日至27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我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了中哈關於在21世紀繼續加強全面合作的聯合聲明、中哈關於全面解決邊界問題的聯合公報及兩國在反不正當競爭與反壟斷領域合作的協定等檔案。除北京外,哈總統還訪問了海南省三亞市。

2001年6月15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會晤。6月16日至18日,訪問香港。

2002年12月22日至25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簽署《中哈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雙方分別簽署《中哈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合作協定》、《中哈兩國政府關於預防危險軍事活動協定》等檔案。

2004年5月16日至19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中哈聯合聲明》、《中哈關於成立中哈合作委員會的協定》、《中哈關於在油氣領域開展全面合作的框架協定》、《中哈經濟貿易合作協定》、《中哈運輸通信部鐵路運輸合作協定》、《中哈油氣股份公司關於哈薩克斯坦阿塔蘇至中國阿拉山口原油管道建設基本原則協定》等檔案。訪問期間,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還出席著作《關鍵的十年》中譯本首發式等活動,並參觀訪問了新疆烏魯木齊市。

2004年9月24日至25日,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進行工作訪問,並參觀考察了中哈霍爾果斯口岸和伊寧市。

2006年6月14日至15日,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2006年12月,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華,兩國簽署了《中哈21世紀合作戰略》《中哈經濟合作發展構想》和涉及經貿、能源、鐵路、文化、教育等11項合作協定。納扎爾巴耶夫一行還訪問了香港特別行政區。

2008年8月7日至10日,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2009年4月15日至19日,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

2011年2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聯合公報。

2012年,納扎爾巴耶夫來華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兩國元首會談後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聯合宣言》。

2013年4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

2014年5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

2015年9月3日,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大會。

個人事件

2016年11月23日,在哈薩克斯坦迎來獨立25周年前夕,哈薩克斯坦議會通過“獨立25周年紀念宣言”,提出以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名字重新為首都阿斯塔納命名。哈議會兩院於24日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這份宣言。除了提出以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名字給首都改名外,議會還提出以納扎爾巴耶夫的名字命名國內其他的重要建築物和地點。不僅如此,納扎爾巴耶夫的建國偉業還應載入憲法。

人物爭議

自1991年12月哈薩克斯坦獨立後,納扎爾巴耶夫即任哈國總統至今。在他執政期間,政府的喉舌——國家媒體被他的女兒控制,而該國絕大多數值錢的工廠、礦山、銀行和其它產業則掌握在其家人和親信手裡。以至於在本次的競選中,反對黨競選人圖亞克巴伊說,如果他能當選總統,將重新拍賣那些通過非法手段實現私有化的工廠。在最新一次的總統大選中,為了給自己再次連任掃清道路,在大選之前就大肆阻撓反對黨的競選活動:反對黨的宣傳張貼被撕掉,競選人的集會被橫加干涉。

“今日哈薩克斯坦”通訊社社長庫瓦托夫說,納扎爾巴耶夫哲學觀的堅韌程度令人吃驚,他常常能在最黯淡最絕望的時刻,找到扭轉局面的“金鑰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