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鼬

紋鼬

紋鼬又叫背紋鼬,體形似黃鼬。為鼬科鼬屬的動物。分布於錫金等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多棲息於經常棲息於2000米以下的河谷區域以及農田埂道和村寨周圍的灌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錫金。紋鼬在控制鼠害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圖)紋鼬紋鼬

中文學名: 紋鼬

中文目名: 食肉目

學名: Mustela strigidorsa

中文科名:鼬科

中文屬名: 鼬屬

中文俗名: 背紋鼬

拉丁文名: Mustela strigidorsa

英文名: Stiped Weasel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Gray,1853

物種分類:獸類—食肉目—鼬科—鼬屬

習性: 夜間活動,晨昏更活躍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哺乳綱 Mammalia → 真獸亞綱 Tberia → 食肉目 Carnivora → 鼬科 Mustelidae → 鼬屬 Mustela → 紋鼬 Mustela strigidorsa

體形特徵

(圖)紋鼬紋鼬

大小和體色與黃腹鼬相似,體長270-300mm,長100-130mm。上體紅棕色而腹部黃色,脊中央有一條長的縱行白紋,這是紋鼬區別於其他鼬類的重要特徵。尾毛與背毛同色,足墊周圍裸露無毛。

生活習性

棲于海拔1200-2200m的河谷區,活動於常綠林中,農田間或村寨附近,有人發現它巢居於離地3-4m高的樹洞中。主要在夜間活動。捕食鼠、鳥類、兩棲爬行類及大型昆蟲。它能捕食3倍於自身體重的大型齧齒動物。

分布情況

國外分布於尼泊爾、錫金、緬甸寮國泰國等地。

在中國僅見於雲南的勐臘元陽文山貴州東南部。1973年發現紋鼬在廣西柳州地區各縣均有分布,數量多於黃鼬,百色地區也較普遍,南寧地區數量次於百色。

現狀與保護

種群現狀

紋鼬在中國的數量歷來稀少。據收購人員介紹,皮張主要來自柳州百色地區,年收購千餘皮張。70年代全國每年收購皮張3000-4000張。種群數量估計在萬頭以上。

IUCN已將本中列為“易危”級。

致危因素: 因經濟價值並不高,未對它進行專門狩獵,通常都是在捕捉其它動物時偶爾捕到的,數量歷來較為稀少。影響其數量的主導因素可能是捕獵和生境的改變。

保護措施:

首先要查明本種的分布和種群現狀,以便確定保護對策和措施。畜產品收購部門宜停止收購這種的皮張。

食肉目百科(三)

食肉目(Carnivora)在動物分類學上是哺乳綱中的一個目。食肉目包括260多種胎生的動物。除主要吃竹葉的大熊貓,絕大部分都吃肉。貓科只吃肉,而熊科是雜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