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雲集團

紅雲集團由原來雲南昆明捲菸廠和雲南曲靖捲菸廠合併組成。

介紹

中國又一個“紅塔集團
2005年11月8日,倍受社會各界矚目的紅雲集團雲南昆明掛牌成立。經過近兩個月緊張而又周密的籌備,2006年1月1號,紅雲集團將進入正常的運行。作為菸草行業首家由工廠制轉變為公司制的母子公司試點單位,紅雲集團的發展方向和運作模式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也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由此,雲南菸草工業已由原來的 4家整合成3家,是雲南菸草工業在國際、國內競爭中實踐創造品牌、創作價值的新起點。

相關信息

紅雲集團由原來雲南昆明捲菸廠和雲南曲靖捲菸廠合併組成。昆煙和曲煙 都是行業里“拋出名字就可以砸個坑”的名牌企業。“這是我國捲菸企業重組中強強聯合的開始,也是建構超大型捲菸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開始”。國家菸草專賣局有關負責人說。
紅雲集團的成立,將使雲南兩大菸草企業--昆明捲菸廠和曲靖捲菸廠有效地實現優勢互補。創建於1922年的昆明捲菸廠有“雲煙”,“紅山茶”、“香格里拉”、“茶花”、“春城”等一系列著名捲菸品牌,年擁有126萬箱生產計畫指標,2004年實現稅利88.38億元,位列全國納稅百強第9位,中國企業五百強第214位、製造業第101位,捲菸製造業第3位;成立近40年的曲靖捲菸廠是中國菸草行業的重點明星企業,擁有“福”、“石林”、“小熊貓”、“吉慶”等著名品牌。2004年,曲靖捲菸廠生產捲菸103.72萬箱,銷售捲菸102萬箱,實現稅利45.6億元,列全國納稅百強第27位,中國企業五百強第330位,捲菸製造業第7位,雲南省企業百強第9位,工廠所在地曲靖市年產菸葉300多萬擔,是國內最大的優質菸葉基地。崑曲兩廠聯合,更有利於品牌的做大做強和原料的組織安排。
據悉,紅雲集團成立後,原昆明捲菸廠和曲靖捲菸廠的法人資格即被取消,兩廠均成為公司的生產點。
由昆明捲菸廠與曲靖捲菸廠整合、重組而成的紅雲集團還包括曲煙會澤分廠、昆煙分廠和曲煙烏蘭浩特分廠5家捲菸生產廠,同時控股山西崑明菸草有限責任公司、參股內蒙古昆明捲菸有限責任公司。集團所屬7個生產點共擁有390多台套先進的裝備,2萬多名職工,10個進入中國捲菸"百牌號"名錄的捲菸品牌,近300萬箱捲菸的生產規模,產量和稅利在全國菸草行業居第二位。
新成立的紅雲集團將按照資產、品牌、採購、銷售"四統一"的要求,理順原昆明捲菸廠、曲靖卷廠的產供銷、人財物和內外貿關係,由公司實行統一管理。按照雲南省人民政府的意見和國家菸草專賣局的有關規定,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對公司合併改制及發展的支持。
合併改制成立的紅雲集團,是國家菸草專賣局"深化改革、推動重組、走向聯合、共同發展"的行業發展方向的具體落實。紅雲集團將圍繞"做精雲煙、小熊貓;做強紅山茶、石林;做穩春城、吉慶;做響香格里拉、福牌"的品牌戰略,實施科學的品牌發展戰略,提升品牌價值,打造出稅利過百億、規模過百萬箱的精品牌、大品牌,推動雲南經濟建設和"兩煙"的發展。
紅雲集團的成立,使國內菸草集團的排名位次再度被刷新。紅雲集團一躍成為繼紅塔之後的中國第二大菸草集團,雲南菸草格局也由四雄對峙演變為目前的三足鼎立。
從紅雲集團的情況看,崑曲兩廠通過強強合併改制,已經出現了“三優”、“三好”的難得機遇。“三優”主要為:一是規模優勢,240多萬箱的計畫資源列全國第2,近300萬箱的品牌市場規模列全國第1,進一步拓展了集團發展空間;二是品牌優勢,集團擁有10個“百牌號”產品,單品牌產銷量“雲煙”、“紅山茶”、“春城”過50萬箱、“石林”過40萬箱、“吉慶”近40萬箱,具備了成長為大品牌的基本條件;三是原料優勢,集團菸葉基地規模和質量位居全國前列,整合後原料資源保障能力將明顯提升。“三好”具體指:一是好政策,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關於進一步理順菸草行業資產管理體制深化企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捲菸工業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大型企業集團,組建全國統一的銷售網路,推進大市場的形成”,巨觀政策的貫徹落實將為重點骨幹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二是好機制,國家局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調控,必將進一步提高菸草市場化水平,大企業、大品牌將贏得寶貴的再增長空間;三是好環境,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捲菸工業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紅雲集團作為行業第一家試點單位,自始至終得到國家局、省市黨委政府及雲南中煙工業公司的高度重視,全國銷區對集團前景看好,在行業主導方針指引下,紅雲集團的發展已形成政府關注、消費者支持、輿論推動的良好氛圍。
但同時,紅雲集團清醒地認識到,重組不一定就等於進步,不一定就等於發展,企業規模與其效益並不一定就是正比關係。紅雲集團依然面臨著吸菸與健康、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以及原料、市場、人才等多重壓力和挑戰。
做好“四個確保”、“五項增強”為十一五規劃開好頭、起好步。
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市場考驗,紅雲集團審時度勢、上下一心,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增強發展後勁和競爭實力,大力構建“和諧紅雲”,確保集團平穩協調可持續發展上,提出要講求協調,講求質量,講求效益,走節約增長型、科技增長型發展之路,並確定了2006年的主要任務目標:生產捲菸243.5萬箱,品牌市場規模要達到300萬箱;2006年集團實現稅利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同比增長8%。
圍繞這個關乎紅雲集團自身發展、關乎雲南捲菸工業發展、乃至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目標,結合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紅雲集團把2006年的工作重點總結為“四個確保”和“五項增強”。即:立足科學發展,確保集團平穩持續增長;完善體制機制,確保提升集團執行力;著力自主創新,確保集團發展有新的增長點;加強內部監管,確保集團運行規範高效;高度關注市場,增強行銷保障能力;最佳化原料資源,增強菸葉保障能力;整合生產要素,增強質量保障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增強人才保障能力;推進文明建設,增強構建“和諧紅雲”保障能力。
新一輪重組啟航
事實上,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國家菸草專賣局從2002年開始即提出了“大企業、大市場、大品牌”的目標,意即要打破地方封鎖,建立全國統一的捲菸流通市場,重組合併成有國際競爭力的菸草企業,打造國際菸草品牌。到目前全國的菸草工業企業已經從2003年的85家,整合到了現在似的46家;品牌則從582個整合到了200多個。
“但像昆明捲菸廠和曲靖捲菸廠兩個生產規模都上百萬箱的捲菸企業能夠走向聯合併最終合併,這在業界還是第一次。這打破了較長時間以來菸草企業重組困難的局面,標誌著我國菸草業的新一輪重組拉開了序幕,可能是戰國紛爭走向平息、列雄歸於一統的標誌性事件。”一位菸草界人士介紹說。
但捲菸企業在達到一定規模、形成一定的產品市場後,企業發展、產品結構、稅收利益等方面的變化牽涉面都較大,使整合重組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大。從地方政府來說,捲菸廠所在的州市的財稅很大一塊來自捲菸廠,任何調整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從捲菸企業來說,每個企業在產品市場、企業發展方略選擇上都有相當的發言權。雲南則更為特殊,菸草實現稅收占總財政收入的70%左右。
據了解,紅雲集團的成立頗費周折。比如兩家家捲菸廠是誰為主導的問題,比如新企業集團的名稱問題,比如原產品品牌的發展問題,還比如企業領導和職工的安置問題,比如昆明捲菸廠所在的昆明市和曲靖捲菸廠所在的曲靖市今後的稅收分成問題。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面臨許多複雜的利益關係,都需要幾方面反覆的協調和磋商。其間還有一個小插曲,一家地方報紙在報導中不慎說成一家捲菸廠兼併另一家,頓時引起軒然大波,直到報社予以更正。
“作為中國捲菸生產最大的省份和產業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雲南理應在強強聯合方面做出示範。”主導重組的雲南中煙工業公司負責人表示了堅定的決心。在各方面的推進下,昆明捲菸廠和曲靖捲菸廠的合併開始緊鑼密鼓推進。2005年7月11日,昆明捲菸廠廠長朱紹明與曲靖捲菸廠廠長俞瑞方分別在兩廠合併改制協定書上籤字,標誌著昆煙與曲煙的合併改制工作正式進入運行程式。2005年9月20日國家菸草專賣局下發《國家菸草專賣局關於昆明捲菸廠與曲靖捲菸廠合併改制的批覆》,並命名為紅雲集團。
“紅雲集團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菸草企業的強強聯合已經啟航,未來這樣的重組將有可借鑑的案例。”雲南中煙工業公司一位負責人說:“紅雲集團的成立只是一個開始。昆明捲菸廠和曲靖捲菸廠合併後雲南捲菸企業已縮減為3個,下一步3個變2個,甚至變為1個,然後與省外大企業重組也是可能的。這是生存所需,發展所需,競爭所需。”
菸草企業治理制度的一個樣本
作為高稅收行業的一家菸草企業,在企業規模做大後會不會出現“大企業病”:管理成本太高?缺乏進取心?紅雲集團經營班子的回答是:我們企業集團是現代企業制度治理下的企業。據介紹,紅雲集團將是中國菸草第一家由工廠制轉變為公司制的母子公司試點單位,也即第一家按現代企業制度構建的菸草企業,其成立有著探索現代菸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產權制度的樣板意義。
在公司治理結構上,紅雲集團建立了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其中按公司法規定組建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在公司的運行機制上,新成立的紅雲集團將實行“四統一”,即資產、品牌、採購、銷售的統一,以此理順原昆明捲菸廠、曲靖捲菸廠的產供銷、人財物和內外貿關係,並由集團公司實行統一管理。
據透露,以紅雲集團的運作為試點,我國菸草企業在加緊整合中正進行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中煙工業公司總經理張水長滿懷憧憬:“下一步也許還會進行股份化,這樣到一定時候上市就會成為菸草企業的必由之路,我想這個日子不會太遠。今天紅雲集團作為全國第一家工廠制變公司制企業,就是一個信號。”
目前,國務院已下發57號檔案對菸草行業重組產權關係做出明確指示,更大規模的菸草業重組將在2006年啟動。
國家菸草專賣局計畫,2至3年內將現有的捲菸工業企業組建成10個左右生產規模在300萬箱的菸草集團。據悉,經過2005年13家捲菸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後,目前具有法人資格的捲菸工業企業已經減少到44家,僅紅塔集團、昆明捲菸廠和曲靖捲菸廠聯合組成的紅雲集團達到300萬的規模。
據透露,目前國務院已明確了菸草改革“統一領導、垂直管理、專賣專營”的重組思路,為更大層次上的重組提供了政策支持。另外,菸草商業體系的改制也開始起步。胡新華表示,2006年將有更多的菸草商業企業開始產權改革。
雲南菸草業組建超大型“菸草航母”的整合運動已經拉開序幕。
獲悉,雲南菸草合併紅塔集團(下稱“紅塔”)、紅河捲菸總廠(下稱“紅河”)以及紅雲集團(下稱“紅雲”)“三改一”的方向已經確定,且整合行動已經進入準備階段。
“雲南菸草工業必須要‘三改一’,與其晚改不如早改,早改早主動。”雲南中煙工業公司(下稱“雲南中煙”)黨組書記柳萬東告訴記者。
重組工作明年開始
此次“三改一”,雲南方面將首先將紅塔與紅河整合成一家集團,隨後,該集團將進一步合併紅雲集團,從而使得雲南菸草業成為一家統一的集團。
“紅塔與紅河的重組今年將是準備年,主要是完成重組前的企業調研工作,形成重組方案,真正重組將在明年。”雲南中煙外事辦主任李衛東說。而記者了解到,事實上,這三家企業目前都已進入清產核資階段。
而據李衛東透露,在這次紅塔與紅河的重組中,雲南中煙只負責對兩家企業進行結構性重組,而未來紅塔紅河集團領導的任命許可權在國家菸草專賣局。
“當然,重組後企業的管理層人員將通過競選的方式產生。”據李衛東透露,由於新的紅塔、紅河集團的人事任命由國家菸草專賣局決定,因此最終的人選既有可能在雲南菸草業內部產生,也有可能是“空降兵”。
而按照國家菸草專賣局提出的標準,未來的2至3年內,我國將培育10個左右以品牌為支撐的大型菸草企業集團。同時,這些大型菸草企業集團每一個品牌的年生產量都要達到300萬箱,而目前我國的菸草生產企業很難達到這樣的水平。此次整合的最大好處在於這三家企業可以達到資源共享。
煙資產將被剝離
另一方面,隨著三家企業合併方向的確定,原先三企業非煙資產的剝離也被提上議程。
此前,紅塔、紅河以及紅雲三家企業都通過多元化經營的方式,發展了房地產、建築、建材製造、物業管理等多種產業。
“按照國家菸草專賣局的要求,這次重組目的之一,就是要將非煙產業從企業中剝離出去,回歸核心的菸草工業。”李衛東表示。
據云南中煙內部人士透露,三家企業剝離出來的非煙產業也將進行整合,並交給非煙產業的專業人士來管理。雲南菸草業內的人士可能會出任這一塊業務的董事長,但不會直接負責經營管理。
事實上,雲南中煙方面並不認為發展非煙產業的方向有錯,因為國際菸草巨頭基本都有非煙產業,有的甚至超過了其主業。“但必須明確的是,這些企業的菸草業依然是非常強大的。”內部人士說。
現在世界菸草排名第一的企業是菲莫公司,年生產量1000萬箱,第二的英美菸草是700多萬箱,第三的日本菸草500多萬箱,第四的帝國菸草產量是393萬箱。據統計,紅塔集團的產量是320萬指標箱,紅河捲菸總廠則有126萬箱,紅雲集團300萬箱,一旦重組成功,"三紅"的產量加起來達到746萬箱,超過排名第二的英美菸草公司(700多萬箱),將成為繼菲莫菸草之後的世界第二大菸草製造商,加上聯營品牌,雲南菸草與世界菸草的差距不能算遙不可及。雲南組建超級菸草集團也是中國菸草做大企業規模,直面世界菸草巨頭挑戰的重要舉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