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岩[江西]

紅軍岩[江西]
紅軍岩[江西]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軍岩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嶺底高陽是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1932年初,贛東北蘇區紅軍主力開赴閩北作戰,留下紅軍赤警營一排多人,駐守高陽,保衛縣蘇維埃政府和縣委機關。

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嶺底高陽是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1932年初,贛東北蘇區紅軍主力開赴閩北作戰,留下紅軍赤警營一排多人,駐守高陽,保衛縣蘇維埃政府和縣委機關。高陽在軍潭至嶺底中段,四面環山。西北通肖村、軍潭,南通嶺底,西南緊連七岩,東北通白花岩、石溪、高莊和浦城念坑。農曆正月三十日,“江、廣、浦聯防隊”隊長柯世祿、黃善義等率部500多人,從浦城念坑出發,經棠嶺、劉家田、高莊至白花岩集結。當晚,分兩路偷襲高陽。農曆二月初一清晨,紅軍戰士剛剛出操時,敵人突然發起進攻。因敵眾我寡,又缺乏彈藥,縣委江書記和紅軍周排長率紅軍搶占了七岩,封鎖敵人,掩護機關和民眾向嶺底轉移。當他們完成任務正要撤退時,七岩已被敵人重重包圍。他們誓死不屈,多次打退了敵人的瘋狂衝鋒。戰鬥持續了一天。到傍晚時,紅軍只剩18人,子彈已經打光,被逼退到七岩絕頂,前有敵兵,後是深淵。周排長率紅軍與敵展開肉搏,終因寡不敵眾,21勇士高呼“紅軍萬歲”,跳下懸岩,18人壯烈犧牲。後人為紀念英勇不屈的烈士,稱“七岩”為“赤岩”,1985年命名為“紅軍岩”。
為緬懷革命先烈,激勵後人,當地黨委、政府,在紅軍岩上刻字“紅軍岩”,並興建“紅軍岩紀念亭”和“紅軍岩紀念碑”。
巨岩鐫刻的“紅軍岩”,為毛澤東手書體(紅——《紅旗》雜誌,軍——《解放軍報》,岩——毛澤東詩詞),字深度3cm以上,字高2-2.5m。
紅軍岩紀念亭:坐落在岩石上,鋼筋混凝土,六角亭內兩柱之徑距3.2m,內高3.8m,紅色琉璃瓦屋頂,柱油漆,天花板繪製紅星圖案,六塊長條分別繪製了當年紅軍戰鬥場面。用花崗石鐫刻了“紅軍岩紀念亭”六個字。
紅軍岩紀念碑:花崗岩石墊(高2.5m,厚0.8m,寬1.2m),碑上鐫刻了當年18勇士跳岩就義事跡。
——摘自《銅鈸山旅遊概覽》
駐足巍巍的紅軍岩,
我不停地遐想——
風景如畫的紅土地,
先烈們曾用生命耕耘!
杜鵑似火,
熱血澆灌。
碧水丹岩,
忠魂化成。
紅軍岩十八勇士呵,
沒有人知道你們的姓名。
你們卻擁有一個相同的稱謂:
共產黨紅軍!
紅軍岩十八勇士呵,
沒有人攝下你們的壯舉。
五十年後,吳俊發老先生的國畫,
卻將這一幕帶進首都北京。
如今,這動人的故事
同《狼牙山五壯士》
都裝進了學生的書包里。
紅軍岩喔!
您是贛東北大地
烽火年代先鋒氣節的縮影;
紅軍岩啊!
您更是信江河畔
新世紀共產黨人創業的見證!
一位位年輕美麗的女教師,
帶來了一群群活潑可愛的紅領巾,
面對著英雄的山岩,
個個心裡暗暗下著決心: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一定要做好二十一世紀接班人!
一位位帶領民眾致富的領頭雁,
帶來一批批勇於開拓的共產黨員們,
面對著英雄的山岩,
舉起右手,重溫著入黨誓詞:
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
理想在這裡萌芽,
志向在這裡飛翔。
信仰在這裡升華,
靈魂在這裡洗禮。
紅軍岩,
翠竹相擁,青松相依。
紅軍岩,
與天地長存,與日月同輝
紅軍岩,
一座共產黨人用信仰和行動
鑄造的不朽豐碑!
摘自——《銅鈸情結》
紅軍岩
為什麼要選擇這刀削斧劈般的高崖?
泣血的殘陽映紅烈火之神,二十一條漢子,屹立絕壁峰頂,砸斷了槍枝,縱身一跳。
這一跳——大地撼動、山河動容、風雲變色。
這一跳——注定要萬古流芳。
銅鈸山的脊樑也因此而挺拔,銅鈸山的風光也因此滲入了紅色的元素。
仰視高崖,我污濁的肉軀被紀念亭的高度愛撫。
我無法寫出華美的詩章,祭奠在野風中沉寂的紅婚
而他們,卻常常逼近我的靈魂。
——摘自《銅鈸履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