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拂女[歷史人物]

紅拂女[歷史人物]

紅拂女,姓張,名出塵,風塵三俠之一,江南人氏。父親為陳朝大將張忠肅,被隋將史萬歲所殺,被隋帝楊堅賞賜給楊素,因帶一女,在楊素府充當乳娘,紅拂女從小在楊素府長大,後成為楊素府歌妓。因手執紅色拂塵,故稱作紅拂女。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人物傳記

紅拂女人物形象紅拂女人物形象
紅拂,原名張出塵,本是隋朝權臣楊素的侍妓,常執紅拂立於楊素身旁,因此她又被人稱為紅拂妓、紅拂女。
張出塵是李靖的結髮之妻,也是李靖的紅顏知己。張出塵雖然在所謂正史中默默無聞,但在野史與民間傳說中,卻是一個奇女子,是隋末“風塵三俠”之一。她慧眼識英雄的故事乃千古佳話。
紅拂女初識李靖的時候,李靖還是一個毛頭小伙子。
由於楊素當時執掌朝政,每天前來拜謁楊素的達官貴人、英雄豪傑不知凡幾。忽然有一天,一個身著布衣的青年來見楊素,向楊素暢談天下大勢。此人身材偉岸,英姿勃勃,神態從容,見解非凡。紅拂閱人無數,還從未見過這樣的人物,不禁一見傾心。
紅拂女打聽到這個布衣青年名叫李靖,住在長安的某旅館中。於是,當天夜裡,紅拂女便找到李靖的住所,以身相許,與李靖私奔了。
一個妙齡少女與自己夢中的白馬王子一見鍾情,相約私奔。這在今天的人們看來尚能理解,但在當時是視為傷風敗俗的淫蕩行為的,紅拂女風塵之中識李靖,真可謂驚世駭俗之舉!
《舊唐書》說李靖年輕時“姿貌瑰偉”,是個翩翩美少年。而紅拂女更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李靖之得紅拂女,極富傳奇色彩,可謂千古佳話。美女識英雄,英雄遇美女,真是相得益彰!
貞觀十四年(640年),李靖的妻子張出塵因病去世。這時李靖已經70歲了,晚年喪妻,令李靖老淚縱橫,痛不欲生。他似乎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也將走到盡頭了。
張出塵去世後,李靖的身體也每況愈下。與李靖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妻子撒手而去,李靖回想往事,不禁傷痛欲絕,從此疾病纏身。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春,李靖病危。李世民到李靖府第探視,想起李靖為大唐帝國立下的赫赫功勳,不禁悲從中來,流淚道:“公乃朕生平故人,於國有勞,今疾若此,為公憂之。”
是年四月,李靖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九。

一品夫人

後來李靖與紅拂到長安找到虬髯客時,發現他竟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更不可思議的是,虬髯客非要把全部家產送給他們,自己僅帶一個行囊遠走他方。二人目送虬髯客遠去,回去以後,清點他家中之物,竟發現還有兵書數冊,李靖日夜研究,兵法韜略大大增長。李淵父子起兵後,李靖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幫李淵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並攻打突厥,活捉頡利可汗,被封為衛國公,紅拂自然成了一品夫人。
而虬髯客據說組織了一隻兵馬,殺入海中扶餘國,滅其政權而自立為帝。
在朝鮮半島北部,北魏時期被滅國。朝鮮三國中高句麗和百濟的王室都是來自扶餘。這裡應該指的是百濟,因為百濟自稱“南扶餘”。

相關人物

李靖(571——649年),字藥師,京兆三原(今陝西三原)人,唐朝開國元勛,封衛國公。少有“文武才略”。其舅韓擒虎為隋朝名將,常與他討論兵法,曾稱讚說:“可與我討論孫吳兵法的人,只有李靖一人了。”他精通兵法,能征善戰,滅蕭銑、滅輔公;平突厥、平吐谷渾,皆獲全勝,是博古通今的軍事大家。唐太宗李世民稱其武功乃“古今所未有”。李靖出將入相,位極人臣,但處世謹慎,明哲保身,卒得善終。

相關故事

影視中的紅拂女  影視中的紅拂女
三原縣有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名叫李靖,他通兵法謀略,心懷大志,隋朝建國後,他決定前往長安,以求報國之路。在長安,他先投到楊素門下,楊素開始非常怠慢,後與李靖談論一番,覺得此人很有前途。但他畢竟年老體弱,不再有遠大的理想,只是安於現狀而已。李靖非常失望。二人談論之時,紅拂就立在旁邊,她見李靖氣宇非常,乃英雄俠義之士,心中暗暗傾慕,於是派門人跟蹤李靖,得知他的住處,自己深夜前往。
夜晚,李靖獨坐燈前,想著白天的事,覺得前途渺茫,正在發悶,忽聽敲門之聲,開門一看,竟然是白天在司空府見到的侍女。紅拂開門見山地表明自己的心意:願意投奔李靖,伴隨其闖蕩天下。李靖喜出望外,卻也擔心楊素那邊沒法交代。紅拂安慰他說:楊素年紀大了,近來多有侍女逃走,司空府不會追究。
李靖見有佳人理解自己並且願意奉獻一生,非常欣慰,當即應允。司空府找不到紅拂,派人查詢了幾日,最終還是不了了之。於是紅拂與李靖二人扮成商人離開長安。
二人在他們一路跋涉,在靈石鎮的一處客站歇腳時遇見了一個滿臉虬髯的人,此人自稱虬髯客。紅拂見他貌似粗鄙,卻有一種不凡的氣質,於是與他拜為兄妹,合稱“風塵三俠”。三人一行來到汾陽見到了李淵與李世民,交談一番後李靖與李世民頓覺相見恨晚,而虬髯客卻說:“既有真主在此,我當另謀他途。”幾天后長安傳來楊素老死的訊息,李世民請他三人一同到府中商議,李靖與紅拂前往李府,虬髯客獨不往,說要在長安等他二人。
後來李靖與紅拂到長安找到虬髯客時,發現他竟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更不可思議的是,虬髯客非要把全部家產送給他們,自己僅帶一個行囊遠走他方。二人目送虬髯客遠去,回去以後,清點他家中之物,竟發現還有兵書數冊,李靖日夜研究,兵法韜略大大增長。李淵父子起兵後,李靖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幫李淵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並攻打突厥,活捉頡利可汗,被封為衛國公,紅拂自然成了一品夫人。
而虬髯客據說組織了一隻兵馬,殺入海中扶桑國,滅其政權而自立為帝。

相關作品

屬於唐代傳奇。《太平廣記》﹑《崇文總目》﹑《通志‧藝文略》等均不署作者名氏﹔《容齋隨筆》﹑《宋史‧藝文志》等以為杜光庭作﹔《說郛》﹑《虞初新志》等則題張說作﹔今人所編《唐宋傳奇集》均署杜光庭。按蘇鶚《蘇氏演義》載“近代學者著《張虬須傳》﹐頗行於世”﹐蘇鶚杜光庭同為唐末人﹐不當稱杜為“近代學者”。大約此傳曾經杜光庭刪節﹐收入其所編之《神仙感遇傳》﹐後人遂以為是他的作品。但張說所撰說也無確證。

本篇寫李靖於隋末在長安謁見司空楊素﹐為楊素家妓紅拂所傾慕﹐隨之出奔﹐途中結識豪俠張虬髯﹐後同至太原﹐通過劉文靜會見李世民(即唐太宗)。虬髯本有爭奪天下之志﹐見李世民神氣不凡﹐知不能匹敵﹐遂傾其家財資助李靖﹐使輔佐李世民成就功業。後虬髯入扶餘國自立為王。篇中故事情節和兩個主要人物紅拂妓﹑虬髯客均出虛構﹐主旨在表現李世民為真命天子﹐唐室歷年長久﹐非出偶然﹐由此宣揚唐王朝統治的合理性。描寫人物頗為精彩﹐紅拂的勇敢機智﹐虬髯的豪爽慷慨﹐刻畫尤為鮮明突出﹐文筆亦細膩生動﹐藝術成就在唐傳奇中屬於上乘。後世戲曲用為題材的﹐有明代張鳳翼《紅拂記》﹑張太和《紅拂記》﹑凌濛初虬髯翁》。又李靖﹑紅拂﹑虬髯三人﹐後人亦稱“風塵三俠”。

作品原文

風塵三俠風塵三俠
隋煬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楊素守西京。素驕貴,又以時亂,天下之權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貴自奉,禮異人臣。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未嘗不踞床而見,令美人捧出,侍婢羅列,頗僭於上,末年愈甚,無復知所負荷、有扶危持顛之心。

一日,衛公李靖以布衣上謁,獻奇策。素亦踞見。公前揖曰:“天下方亂,英雄競起。公為帝室重臣,須以收羅豪傑為心,不宜踞見賓客。”素斂容而起,謝公,與語,大悅,收其策而退。當公之騁辯也,一妓有殊色,執紅拂,立於前,獨目公。公既去,而執拂者臨軒,指吏曰:“問去者處士第幾?住何處?”公具以答。妓誦而去。

公歸逆旅。其夜五更初,忽聞叩門而聲低者,公起問焉。乃紫衣戴帽人,杖揭一囊。公問誰?曰:“妾,楊家之紅拂妓也。”公遽延入。脫衣去帽,乃十八九佳麗人也。素麵華衣而拜。公驚答拜。曰:“妾侍楊司空久,閱天下之人多矣,無如公者。絲蘿非獨生,願托喬木,故來奔耳。”公曰:“楊司空權重京師,如何?”曰:“彼尸居餘氣,不足畏也。諸妓知其無成,去者眾矣。彼亦不甚逐也。計之詳矣。幸無疑焉。”問其姓,曰:“張。”問其伯仲之次。曰:“最長。”觀其肌膚儀狀、言詞、氣性,真天人也。公不自意獲之,愈喜愈懼,瞬息萬慮不安,而窺戶者無停履。數日,亦聞追討之聲,意亦非峻。乃雄服乘馬,排闥而去。將歸太原。

行次靈石旅舍,既設床,爐中烹肉且熟。張氏以髮長委地,立梳床前。公方刷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虬,乘蹇驢而來。投革囊於爐前,取枕欹臥,看張梳頭。公怒甚,未決,猶親刷馬。張熟視其面,一手握髮,一手映身搖示公,令勿怒。急急梳頭畢。襝衽問其姓。臥客答曰:“姓張。”對曰:“妾亦姓張。合是妹。”遽拜之。問第幾。曰:“第三。”問妹第幾。曰:“最長。”遂喜曰:“今夕幸逢一妹。”張氏遙呼:“李郎且來見三兄!”公驟禮之。

遂環坐。曰:“煮者何肉?”曰:“羊肉,計已熟矣。”客曰:“飢。”公出市胡餅。客抽腰間匕首,切肉共食。食竟,余肉亂切送驢前食之,甚速。

客曰:“觀李郎之行,貧士也。何以致斯異人?”曰:“靖雖貧,亦有心者焉。他人見問,故不言,兄之問,則不隱耳。”具言其由。曰:“然則將何之?”曰:“將避地太原。”曰:“然。吾故非君所致也。”曰:“有酒乎?”曰:“主人西,則酒肆也。”公取酒一斗。既巡,客曰:“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之乎?”

曰:“不敢。”於是開革囊,取一人頭並心肝。卻頭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天下負心者,銜之十年,今始獲之。吾憾釋矣。”

又曰:“觀李郎儀形器宇,真丈夫也。亦聞太原有異人乎?”曰:“嘗識一人,愚謂之真人也。其餘,將帥而已。”曰:“何姓?”曰:“靖之同姓。”曰:“年幾?”曰:“僅二十。”曰:“今何為?”曰:“州將之子。曰:“似矣。亦須見之。李郎能致吾一見乎?”曰:“靖之友劉文靜者,與之狎。因文靜見之可也。然兄何為?”曰:“望氣者言太原有奇氣,使吾訪之。李郎明發,何日到太原?”靖計之日。曰:“期達之明日,日方曙,候我於汾陽橋。”言訖,乘驢而去,其行若飛,回顧已失。公與張氏且驚且喜,久之,曰:“烈士不欺人。固無畏。”促鞭而行。

及期,入太原。果復相見。大喜,偕詣劉氏。詐謂文靜曰:“有善相者思見郎君,請迎之。”文靜素奇其人,一旦聞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使回而至,不衫不履,褐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虬髯默然居末坐,見之心死,飲數杯,招靖曰:“真天子也!”公以告劉,劉益喜,自負。既出,而虬髯曰:“吾得十八九矣。然須道兄見之。李郎宜與一妹復入京。某日午時,訪我於馬行東酒樓,樓下有此驢及瘦驢,即我與道兄俱在其上矣。到

即登焉。”又別而去,公與張氏復應之。

公策馬而歸。即到京,遂與張氏同往。至一小板門,扣之,有應者,拜曰:“三郎令候李郎、一娘子久矣。”延入重門,門愈壯麗。婢四十人,羅列廷前。奴二十人,引公入東廳。廳之陳設,窮極珍異,巾箱、妝奩、冠鏡、首飾之盛,非人間之物。巾櫛妝飾畢,請更衣,衣又珍異。既畢,傳云:“三郎來!”乃虬髯紗帽裼裘而來,亦有龍虎之狀,歡然相見。催其妻出拜,蓋亦天人耳。遂延中堂,陳設盤筵之盛,雖王公家不侔也。四人對饌訖,陳女樂二十人,列奏於前,若從天降,非人間之曲。及期訪焉,宛見二乘。攬衣登樓,虬髯與一道士方對飲,見公驚喜,召坐圍飲,十數巡,曰:“樓下櫃中,有錢十萬。擇一深隱處安一妹。某日復會於汾陽橋。”如期至,即道士與虬髯已到矣。俱謁文靜。時方弈棋,揖而話心焉。文靜飛書迎文皇看棋。道士對弈,虬髯與公傍待焉。俄而文皇到來,精采驚人,長揖而坐。神氣清朗,滿坐風生,顧盼煒如也。道士一見慘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輸矣!於此失卻局哉!救無路矣!復奚言!”罷弈而請去。既出,謂虬髯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勉之,勿以為念。”因共入京。虬髯曰:“計李郎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與一妹同詣某坊曲小宅相訪。李郎相從一妹,懸然如磬。欲令新婦祗謁,兼議從容,無前卻也。”言畢,吁噓而去。

食畢,行酒。家人自堂東舁出二十床,各以錦繡帕覆之。既陳,盡去其帕,乃文簿鑰匙耳。虬髯曰:“此盡寶貨泉貝之數。吾之所有,悉以充贈。何者?欲以此世界求事,當或龍戰三二十載,建少功業。今既有主,住亦何為?太原李氏,真英主也。三五年內,即當太平。李郎以奇特之才,輔清平之主,竭心盡善,必極人臣。一妹以天人之姿,蘊不世之藝,從夫之貴,以盛軒裳。非一妹不能識李郎,非李郎不能榮一妹。起陸之漸,際會如期,虎嘯風生,龍騰雲萃,固非偶然也。持余之贈,以佐真主,贊功業也,勉之哉!此後十年,當東南數千里外有異事,是吾得事之秋也。一妹與李郎可瀝酒東南相賀。”因命家童列拜,曰:“李郎一妹,是汝主也!”言訖,與其妻從一奴,乘馬而去。數步,遂不復見。

公據其宅,乃為豪家,得以助文皇締構之資,遂匡天下。貞觀十年,公以左僕射平章事。適東南蠻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入扶餘國,殺其主自立。國已定矣。”公心知虬髯得事也。歸告張氏,具衣拜賀,瀝酒東南祝拜之。

乃知真人之興也,非英雄所冀。況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謬思亂者,乃螳臂之拒走輪耳。我皇家垂福萬葉,豈虛然哉。或曰:“衛公之兵法,半乃虬髯所傳耳。”

譯文

風塵三俠小人書封面風塵三俠小人書封面
隋朝時,隋煬帝要到江都去巡視,臨行前,他命司空楊素留守西京。楊素這個人位尊而驕橫,又認為時局混亂,天下掌握大權、有重望的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因而生活奢侈驕貴,禮節排場也超出臣子所應有的。每次公卿前來進言,楊素都兩腳岔開坐在床榻上接見,態度傲慢無禮,又令美女簇擁而出,侍婢排列兩旁,排場享用超越本分仿效皇帝。晚年這種情景更加厲害,不再知道自己擔負的責任,不再有拯救艱危局勢的用心。

一日,衛公李靖以布衣的身份來上見,獻上奇策。楊素也是盤坐在床上與他見面。李靖上前進言:“當今天下大亂,英雄並起。公為帝王手下重臣,必須胸懷寬廣,好收羅天下豪傑。不宜踞見賓客。”楊素收斂笑容,從床上爬了起來,感謝李靖出此良策,並好好誇獎了李靖一番。李靖告退。

當李靖在和楊素交談時,有一個歌伎,拿著紅拂,站在他的不遠處,獨自看著李靖。李靖要離開時,她也跟著出去,在車旁告別,她對一個官吏說:“那個告別而去的先生是誰啊?住在哪兒?”那個官吏都一一告訴了他,那個歌伎就走了。李靖回到旅館時,已是當晚五更時分,忽聽到有叩門的聲音,而且聲音極低,李靖連忙起床開門,只見門外站著一個紫衣戴帽人,手中杖上有一個錦囊。李靖不禁問道:“你是何人?”那人說:

“我是楊家一個紅拂歌伎。”李靖就把她請入房內。那人脫去衣帽,卻是個十八歲的美妙的女子,看得李靖呆了!出乎意料的是,她竟跪在李靖的面前。李靖大驚,急把她扶起。那女子說:“我侍奉楊司空一段時間了,看到天下的人才很多,但都不如先生。我是前來投靠先生的。”李靖說:“楊司空在京城權力很大,你覺得他怎么樣?”那女子恨恨地說:“他的屍體只剩下一些氣體,不足以令人害怕。眾多歌伎知道他日後沒有什麼成就,離開的人很多,他也不太在意。我對他了解很詳細,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李靖問她的姓,她說:“小女子姓張。”李靖接著問她在家中的長幼。那女子答道:“我在家中最大。”李靖看她肌膚儀表,說話語態,真是天人下凡一般。

李靖在無意中得到這等女子,半喜半憂,一瞬間,感到萬慮不安。而偷看那女子的人總在房間的附近徘徊。幾日後,常常聽到旅館外追喊的聲音,李靖知道情況不妙,於是讓張氏變換成男子裝束,縱馬離開了。

快要到太原的時候,李靖和她住進了靈石旅舍。那裡有一張床,爐火正在煮,好像已經快熟了。那張姓女子長發有些凌亂,就把它垂了下來,用梳子梳理。而李靖去洗刷馬。忽然有一人,中等身材,赤髯如虬,坐著一匹驢子而來,他徑直走向李靖的房間,把革囊投在爐子前面,取枕頭臥在床上,看著張姓女子梳頭,李靖十分氣憤,不過仍低著頭繼續刷馬。張氏觀看這個客人很久,一手扶住自己的頭髮,一手晃了晃身子,暗示李靖叫他不要衝動。她急忙把頭梳理好,上前問那個客人姓什麼。那臥在床上的客人說:“姓張”。張氏微笑說:“我也姓張,應該是你的妹妹。”說完拜倒在地。並問他在家算老幾。他“嘿嘿”一笑,說:“第三,那你呢?”張氏說:“我最大。”於是那客人高興極了,說:“我今天遇到了一個好妹妹了!”張氏對著門外喊道:“李郎!快來見過三兄!!”李靖快步走了進來,以禮拜見。接著就坐在椅子。那客人問他:“你煮的是什麼肉?”李靖說:“羊肉,大概已經熟了!!”那客人大叫:“我餓了!!”李靖就到外面買了些餅乾,那人也不客氣,抽起腰間的匕首,切肉和他們一起共食。吃完後,客人把剩下的肉切成碎塊,拿到驢子面前給它吃。

客人說:“看李郎這一行,乃貧士也!跟別人有什麼不同呢?”李靖說:“靖雖然貧窮,但有心志!他人問我,我不答,兄長問我,則不必隱瞞。不知兄長將要去何方?”客人嘆了一口氣,說:“我將在太原避一陣!對了,有酒嗎?”李答道:“有!”於是他取酒一斗,喝完一巡後,客人輕輕一笑,說:“我有一些下之物,李郎要和我同食嗎?”李靖搖頭,說:“不敢!”客人打開革囊,取出一個人頭和心肝,把頭入在囊中,用匕首切心肝,與李靖共食。客人臉色一變,說“此人乃天下最可恨之人,我找尋十年,今天才得到他的人頭和心肝,總算了卻一贓心愿了!”

接著說道:“看你這個人,儀形器宇,乃真大夫也,你聽過太原有奇人異士嗎?”李靖說:“我認識一人。我稱他為真人。其餘的呢,都是一般人而已!”客人急切地問道:“姓什麼?”李靖說:“與我同姓。”客人又問:“年齡多少?”靖說:“年僅二十!”客人接著問:“現在他在做什麼?”李靖說:“他乃城中太守之子。’客人說:“是嗎?我必須與他見一面。你能幫我引見嗎?”李靖說:“我的朋友劉文靜和他很熟,我去和他說一下。但兄長為何要見他呢?”客人微笑道:“望氣數的人說太原在奇氣,派我來探訪,李郎,我們明日出發,不知何日可到太原?”李靖計算了一下,告訴了他,客人說:“明日儘快趕到,好了,明日天亮時,在汾陽橋等我。”說完,騎著驢兒離去了,走時象飛一般,一會兒功夫就不見了影蹤。

李靖與張氏又驚又喜,過了很久,說:“俠士不騙人。本來就不用怕。”第二天,他們趕快到了太原。真是運氣好,他們很快就找到劉文靜。李靖對劉文靜的說:“有個善相的人想見你家主人,請迎之。”他看到那客人後,暗暗稱奇!一聽說有善相的人,就令使者去請主人來見。使者請來主人,只見那人神氣飛揚而來,外貌與眾不同。就坐後,那客人坐在末位,看到主人他很高興。喝完幾杯後,對李靖說:“真乃天子也!”李靖轉告劉文靜。

劉文靜也很高興。告別後,那客人說:“現在我已經把事情了解得差不多了,不過我必須與一道兄見面。李郎應與妹回到京城,某日下午時,在馬行車酒樓尋訪我。樓下有這隻驢兒和一隻瘦驢。就是說明我與道兄都在上面。那時你們再去。”說完,又告辭而去。李靖與張氏答應了他。到了那一天,他們來到馬行車酒樓,果然看到了兩隻驢子,就整理好衣服上樓,只見那客人與一個道士正在對飲,他們見到李靖二人後十分驚喜,召他們過來一起喝酒。十數巡過後,客人對李靖說:“樓下的柜子內,有幾十萬兩銀子,你可找一個隱蔽之處藏起來,並安頓好妹妹,某日再來汾陽橋與我相會。”

告辭後,李靖安頓好張氏,並把銀子藏好後,如期到達汾陽橋,那道士和那客人都已經到了。於是,他們一起去見劉文靜。兩人坐下來下棋,劉文靜飛書迎主人前來看棋。道士和劉文靜對弈,客人與李靖在一旁觀看。一會兒,主人到來,卻見他精采驚人,長揖而坐,神氣清朗,滿坐風生,象顧盼煒一般。道士一看,大驚失色,下棋時說:“此局我全輸了!在這兒失去此局,沒有救藥了!“說完,就轉身離開了。出門後,他對客人說:”這個天下不是你的天下,應該是這個人的天下!他可以做皇帝,你要勉勵他,請他不要掛念。“說完,和客人一起進京了。臨走時,客人對李靖說:“算一下李郎走的程,某日才能到達,到了第二天,你可和妹妹一起到某坊小宅相訪。”說完,就和道士走了。

再說李靖騎馬而回。到了京城後,就立刻和張氏前往。到了那兒,只見有一個小板門,李靖上前拍了幾下,有人答應出來說:“三郎讓我等候李郎多時了。”於是,他帶著二人進了大門,門內房屋極為壯麗,婢女四十餘人,站在庭前。有使三十人引二人進入東廳,東廳上的陳設,極其珍異,巾箱,妝奩,冠鏡,首飾,應有盡有,凡世間所能擁有的珍奇異寶全都有!使女請兩人去妝飾一下,並換了一身漂亮,奇異的衣服,換好後,有人傳話:“三郎來了!!”於是,虬髯客紗帽,裼裘而來,大有龍虎之威,歡然與他們相見。不一會,他讓自己的妻子出來與他們見面,他的妻子也是個美貌女子。接著他一起步入中堂,陳設的寶珠玉器不是王公家族所能擁有的。四人坐定後,讓樂女二十人,彈奏譜曲讓他們欣賞。此曲之悅耳,絕非人間的曲目。最後,虬髯客又擺下宴席,宴請兩人,開懷痛飲。家人從堂東抬出二十張床,各以錦銹帕覆蓋著。他令家人把錦銹拿掉,原來卻是文簿,鑰匙等東西。虬髯客說:“這些都是寶物和各種兵書,我把我所擁有的,願都一起贈送給你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要在世間做出一番事業來,須開創三,二十年,才能建立一些功業。

今即有明主,這些東西我留著還有什麼用呢?太原李氏,真是英明君主!三,五年內,即當登上王位,使亂世得以太平,李郎以你的才華,輔佐這位清平之主,竭力而為,必能成為位高權重之人。妹妹你以美妙的貌容,蘊含不世的才藝,一起和丈夫共創事業。非妹妹配不上李郎,非李郎配不上妹妹!此時虎嘯風生,龍騰雲萃,正是闖出一番事業的好時機,希望李郎能以我所贈的物品,輔佐真主,建立無朽功勳。我心足矣,此後十年,當東南數千里外將出現奇怪的事,那是我做出功業之時!妹妹可與李郎瀝酒東南相賀!”於是,他令家奴說:“李郎與妹妹將是你們新的主人了!”說完,和他的妻子帶一個家奴,乘馬而去,李靖和張氏挽留不住。當他們走了幾步,就再也不見了。李靖居住的住宅,一夜間成為當世豪家。他大力資助李世民,平定天下。

貞觀十年,李靖當上了左僕射平章事,那時,有一個東南人入奏說:“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入侵我們的國家!並殺了我們的國王而自立!現在國家已經平定了!”李靖知道是虬髯客得以成事了。回家後告訴了張氏,張氏非常高興,兩人一起拜賀,瀝酒東南祝賀!

後來,李靖又平定突厥國,為大唐王朝立下不朽功勳。後人傳言:“李靖所習的兵法,一半以上都是虬髯客傳授給他的。”

內容講評

這篇傳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紅拂女、李靖和虬髯客,後世稱為“風塵三俠”。因為這三個個性鮮明的人物,都有俠義之氣。紅拂女的機智俏麗,李靖的沉著英俊,虬髯客的豪邁卓異,相映成趣,讓後人印象很深。此外又如對李世民的描寫,雖著墨不多,但氣象不凡的翩翩少年形象,躍然紙上。可見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取得很大的成功。情節的開展,簡練明快。它敘述的是唐代開國的事,但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卻在說明“真命天子”是應該應天命而降生的,即使是有“龍虎之狀”的虬髯客,也只能望而卻步,不敢逆天命而行事,“人辰之謬思亂者,乃螳臂之拒走輪耳”。目的在於警告那些企圖篡奪王位的人,不要動搖李唐王室的正統地位。況且傳奇的寫作技巧已經成熟,因此這篇短篇小說的完成,可能已在唐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