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扒海參

紅扒海參

紅扒海參為“汴梁十二扒”之十二,與“白扒海參”為姊妹菜。色呈紅黃,汁濃利口,菜爛味美。

配料
海參(水浸)600克 牛蹄筋(泡發)200克。
玉蘭片50克 菇(乾)20克。
10克 10克 花椒2克 豬油(煉製)50克 醬油20克 味素2克 糖色15克 料酒15克 5克。

紅扒海參紅扒海參
紅扒海參紅扒海參
1.將泡發海參與水發蹄筋,皆片成坡刀片,分別放開湯鍋內氽透撈出,放在兩個碗內;
2.玉蘭片泡發洗淨,切成薄片,待用;
3.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切片;
4.蔥姜洗淨,蔥切段,姜切片;
5.將鍋墊放在扒盤上,玉蘭片、香菇片,在鍋墊上各排一邊,將海參片刺朝下,在冬筍上排成圓形,將蹄筋排在海參上,用盤扣住,放在鍋內;
6.將另一個鍋端在火上,添入豬油,油熱時,先將蔥段、花椒、姜下鍋炸黃撈出,再下入鮮湯400毫升,加醬油、鹽、色,燒制;
7.待燒沸時,倒在海參鍋內,再放大火上頂開,移在小火上扒約10分鐘;
8.見菜紅汁濃時,加味素、料酒,再扒片刻,去掉拼盤,用漏勺托住墊,合在扒內;
9.余汁嘗好味道,勾入大流水芡,淋入油少許,澆在海參上即成。

貼士:
1.水發海參;將乾海參放入開水盆內,漲發回軟,放入冷水鍋內,用小火燒開。蓋嚴蓋,放在保溫處,使水溫保持在60℃~70℃左右;把海參發透,撈到溫水盆內,剖開腹部,清除腸肚和黑皮,用淨溫水洗淨,放入冷水鍋內,用小火燒開,倒入盆內加蓋,保溫漲發。如此反覆漲發,直到海參柔軟光滑,手捏著有韌性,即為發好。發好的海參可放入開水盆內浸泡備用。注意,泡海參的水不要被油脂污染;
2.河南二扒,白扒用小流水芡即薄芡;紅扒用大流水芡,即濃芡。不可隨意亂用,否則就會失去豫菜風味特色。

原料介紹

海參又名刺參、海鼠、海瓜,是一種名貴海產動物,因補益作用類似人參而得名。海參肉質軟嫩,營養豐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風味高雅,是久負盛名的名饌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與燕窩鮑魚魚翅齊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著“壓台軸”的角色。

營養分析

1. 海參含膽固醇低,脂肪含量相對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對高血壓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稱食療佳品,常食對治病強身很有益處;
2. 海參含有硫酸軟骨素,有助於人體生長發育,能夠延緩肌肉衰老,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3. 海參微量元素釩的含量居各種食物之首,可以參與血液的輸送,增強造血功能;
4. 最近美國的研究學者從海參中萃取出一種特殊物質--海參毒素,這種化合物能夠有效抑制多種黴菌及某些人類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
5. 食用海參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胃潰瘍等均有良效。

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都能食用,精力不足,氣血不足及肝硬化腹水和神經衰弱者尤宜食用。
1. 適宜虛勞贏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病後產後體虛之人食用;適宜腎陽不足,陽痿遺精,小便頻數之人食用;適宜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動脈硬化之人食用;適宜癌症病人及放療、化療、手術後食用;適宜肝炎,腎炎,糖尿病患者食用;適宜血友病患者及易於出血之人食用;適宜年老體弱者食用。
2. 患急性腸炎,菌痢之人忌食;感冒,咳痰,氣喘及大便溏薄者忌食。

食物相剋
海參與醋相剋;不宜與甘草同服。

製作指導

1. 漲發好的海參應反覆沖洗以除殘留化學成分;
2. 海參發好後適合於紅燒,蔥燒、燴等烹調方法;
3. 保管時注意:發好的海參不能久存,最好不超過3天,存放期間用涼水浸泡上,每天換水2-3次,不要沾油,或放入不結凍的冰櫃中;如是乾貨保存,最好放在密封的木箱中,防潮。

食療作用

味甘鹹、性溫,入心、腎、脾、肺經;
具有滋陰補腎、壯陽益精、養心潤燥、補血、治潰瘍等作用。

其他相關

海參始見載於三國吳沈瑩所撰《臨海水土異物志》。其後,很長一段時間極少見諸於文字。直至元代賈銘《飲食須知》始又見記載:“海參味甘鹹,性寒滑,患泄瀉痢下者勿食。”對其性味、功用已有認識,說明以前一直食用,可能僅在沿海,尚未普及,故文獻少見。明代,《五雜俎》記載:“海參,遼東海濱有之,一名海男子……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說明得名的緣由。從清代《隨園食單》中,開始認識到“海參無味之物,沙多氣腥,最難討

紅扒海參紅扒海參
好,然天性濃重,斷不可以清湯煨也”,說明賦味的必要,並敘述了賦味的方法。《食憲鴻秘》則介紹了糟、醬兩種吃法。以後記載漸多,如《閩小記》、《本草從新》、《調疾飲食辯》、《清稗類鈔》、《調鼎集》等均有所記載。清代後期將海參收入“八珍”之中,列為筵上珍品。20世紀60年代,中國已實行人工養殖,產量日增,食用更趨普及。西方人原來視海參味怪異而不食,現在也從中國領略其風味,食用者日多。而且從其醫療健身的功用被報導後,對海參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步增長中。

備註
1. 挑選海參:優質海參參體為黑褐色、鮮亮、呈半透明狀,參體內外膨脹均勻呈圓形狀,肌肉薄厚均勻,內部無硬心,手持參的一頭顫動有彈性,肉刺完整。劣質海參參體發紅,體軟且發黏,參體枯瘦、肉薄、坑陷大,肉刺倒伏,尖而不直。
2. 除海參苦澀味的竅門:將泡發好的海參切成所需要的形狀,每5000克發好的海參,配250克醋加500克開水,然後倒在海參內,攪勻。海參沾醋後即收縮變硬,海參中的灰粒(鹼性物質)和醋中和,並溶於水中。隨後將海參放入自來水中,漂浸2-3個小時,至海參還原變軟,無酸味和苦澀味即可。瀝盡水分,即可烹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