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地[紅色土壤]

紅土地[紅色土壤]

紅土地是指紅色土壤的土地,紅土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區,包括:江西、湖南兩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東南部,廣東、福建北部及貴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蘇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基本信息

相關背景

紅土地[紅色土壤] 紅土地[紅色土壤]

長江以南的廣大丘陵地區,分布著一種在當地高溫多雨下發育而成的紅色土壤,叫紅壤.這種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是我國南方的低產土壤之一.

紅壤的改良

當地人們因地制宜,通過增施有機肥、補充熟石灰,對紅壤進行了改良,並種植適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長的茶樹、油茶、杉木和馬尾松等經濟林木,既保持了水土,又提高了經濟效益。

紅壤的特徵

土壤顯酸性,顏色為紅棕色。

雲南東川紅土地被專家認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約熱內盧外最有氣勢的紅土地,而其景象比巴西紅土地更為壯美。

紅土地景觀 紅土地景觀

雲南地處溫暖濕潤的環境,土壤里的鐵質經過氧化慢慢沉積下來,逐漸形成了炫目的色彩。東川紅土地指的是位於昆明市東川區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鄉、有一名叫“花石頭”(在109公里程碑處)的地方,這裡方圓近百里的區域是雲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每年9至12月,一部分紅土地翻根待種,另一部分紅土地已經種上綠綠的青稞或小麥和其他農作物,遠遠看去,就像上天塗抹的色塊,色彩絢麗斑斕,襯以藍天、白雲和那變幻莫測的光線,構成了紅土地壯觀的景色。

形成原因

1.由於人多地少,過度開發,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紅壤區的土壤生產力低下,水土流失嚴重,並在不少地區嚴重退化,形成“紅色荒漠化”。

2..南方山區丘陵水土流失嚴重,危害大於黃土高原。導致石質裸露,不能恢復,形成“紅色荒漠”。

3.陡坡開墾或過度墾殖,或者毀林開荒,砍林取薪破壞地表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紅色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區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紅壤裸露

石質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區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紅壤裸露 紅壤進一步侵蝕 石質裸露

黃色沙漠:西北地區沙漠廣布

白色沙漠:南極大陸冰雪覆蓋

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鹽鹼化、紅色荒漠化、石質荒漠化。

紅色荒漠的原因

水蝕作用:即被水侵蝕了土地.

形成的人為原因

“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濫伐森林 。

江西省中南部山區屬我國丘陵山區,“紅色荒漠”的形成是水土流失的結果,其自然原因從外力作用看應是流水侵蝕作用,造成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主要是濫伐森林所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