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原草原

紅原草原

紅原草原與九寨溝、黃龍、四姑娘山、米亞羅風景區毗鄰。處於大九寨國際旅遊區核心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紀念意義“爬雪山、過草地”的長征史話,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震撼度。民族宗教文化悠遠神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濕地保護區”。

簡介

紅原草原紅原草原

紅原位於四川省西北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是一個藏族聚居的純牧業縣份。過去,這裡並沒有紅原這個縣鎮,當年紅軍長征時經過這片草原,並在此休息、駐紮。經過不斷的開墾、建設與發展,最後形成了今日紅原縣鎮的規模。為了紀念當年紅軍長征經過這裡以及對這片草原的開墾和建設,1960年國務院把它命名為紅原縣。紅原縣城四周都是綠草如茵的大草原、黑白相間的帳篷,以及黑白點點的牛、羊、馬群。

特色

紅原草原紅原草原

紅原大草原的天然牧場總面積有7400多平方公里,雖然沒有若爾蓋大草原的廣闊,但由於紅原剛好坐落在四周大草原的中心點,因此,到四川西北旅遊的遊客,如果要領略草原風光,大部分都會先想到紅原。

紅原最有名的藏傳佛教寺廟是阿木柯河的麥窪寺院和達格則寺院。這兩座寺院距離紅原都有幾十公里。

紅原最有名的節日就是“七一”賽馬會。漫山遍野的馬匹與人群在綠草如茵的草原上構成了壯觀的場面。

主要景區

紅原的主要景區(點)資源包括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8400多平方公里大草原風景區,有五大旅遊資源板塊:即原始生態的濕地草原自然風光;悲壯不朽的紅軍文化史詩;奇異多彩的安多藏牧民風情;神秘浩瀚的藏傳佛教文化;悠遠深厚的遊牧部落文化。分七大旅遊區:即月亮灣自然生態風景區;瓦切日乾喬濕地紅軍文化旅遊區;達格則宗教文化生態旅遊區;麥窪寺宗教文化旅遊區;刷經寺雪山森林彩林旅遊區;色阿柯河民俗生態旅遊區(汽車、機車越野旅遊專線);喜瑪格勒登山探險特種旅遊區。

紅原大草原由七個旅遊區構成:

紅原月亮灣縣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紅原縣城附近。景區由省道209穿過。依附於紅原縣城。以其優美的草原濕地風光著稱。月亮灣擁有迷人的草原風光(月亮灣),神秘的宗教文化(麻色寺),絢麗的藏鄉風情,可以說是紅原旅遊資源的縮影。該旅遊區的形體框架是“四區一帶”:三區:月亮灣草原風光景區;麻色寺宗教文化景區;龍壤柯藏鄉風情及生態景區;帳篷賓館服務區。一帶:白河風光遊覽帶(將四區連在一起的景觀帶)。月亮灣景點位於省道209線側,距縣城約4km,為安曲牧場草場,以其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該景區除了有壯麗的大草原自然風光外,還有悽美的嘎曲與山鹿的愛情故事,神秘的白龍、大鵬、鳳凰三人友誼的神話傳說。龍壤柯景點距縣城約2公里,包括養鹿場、龍壤柯河、軍分區牧場、龍壤溝森林等景點,以珍稀動物、紅柳林、藏鄉風情、河灘風光為景觀特色。麻色寺景點位於距縣城約2km的龍壤鄉。900多年前,昌都地區三名苯教僧人到青海銅仁縣傳教,建苯教帳篷寺院,以廟集中了部落。後因有僧人上門做女婿,故此部落叫麻色部落。

相關評價

紅原遼闊優美的濕地草原風光,氣勢雄偉的雪山森林景觀,以及悲壯動人的紅軍長徵文化,浩瀚神秘的宗教文化,絢麗多彩的藏鄉風情。春天的紅原大草原,洋溢著撲面而來春的氣息。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和許許多多難以叫出名字的美麗野花,爭奇頭艷地在這個季節里綻放,展現出紅原大草原的色彩。這個季節的各種生靈,剛擺脫了大自然對生命最嚴酷的考驗,充分體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小鹿、小羊羔、小馬駒在草原上歡快地跳躍著,天鵝、鶴、小鳥在一望無際的大沼澤上翩翩起舞。夏天的紅原大草原,處處都有賽馬節、轉山會等草原盛會。長年累月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敞開胸懷,接納著幕名而來的人們。他們騎著馬、馱著帳篷,走親串友、跳舞唱歌、比試騎術歡聚一堂秋天的紅原大草原是壯美的,金黃色的草原是收穫的色彩。紅原大草原古典的麥窪鍋莊,是牧民為感謝上天給予如此豐厚的禮物而舞蹈。

不誇張的講,紅原大草原就是一個歌舞的海洋,在藏民族傳著這樣一句話“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也許這就是大草原人能歌善舞的寫照吧。紅原大草原的冬天太漫長,大草原顯示出對生命的嚴酷:冰峰、雪原和空曠、寒冷……這是一個白雪皚皚、雪花飛舞的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