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蚧

粉蚧

粉蚧,Pseudococcidae;英文名通稱 mealybugs,小型吸汁昆蟲。分布全球,適應各種環境。雌蟲卵圓形,行動遲緩,長約1公分,體外有白色黏粉。雌蟲和幼蟲群集在葉背。雄成蟲中胸有一對發達的前翅,體末有發達的生殖鞘。危害農作物、果樹、園林、森林和牧場。粉蚧以早發現早預防為主,一旦發現正常生長中的植株表面不夠精神了或者是感覺和平時不一樣,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正確的方法是起盆或檢查葉片,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檢查方法,看看是否得了根粉蚧,一般發病初期景,它們會沿著根部爬到葉片上,初期蟲體不大,比較小,白色,大概也就0.5毫米左右,大的可以長到2.5毫米。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溫室大棚常見的粉蚧溫室大棚常見的粉蚧

概述蚧總科粉蚧科的通稱。體表被白色或乳黃色蠟質復蓋物,酷似白粉披身,全世界已知約1400餘種,其中有很多是熱帶和亞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害蟲,在溫帶,也常危害溫室栽培植物。

粉蚧以早發現早預防為主,一旦發現正常生長中的植株表面不夠精神了或者是感覺和平時不一樣,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正確的方法是起盆或檢查葉片,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檢查方法,看看是否得了根粉蚧,一般發病初期景,它們會沿著根部爬到葉片上,初期蟲體不大,比較小,白色,大概也就0.5毫米左右,大的可以長到2.5毫米。

一旦發現可用阿維菌素或專業的除蚧藥就可以去除,一般是稀釋成淡白色溶液,整個植株噴霧,並堅持植物根,用水洗去白色絮狀物,土壤高溫消毒,或換新土。

雌蟲足發達.雄蟲有翅1對,後翅退化成平衡棒,亦有的雄蟲無翅,尾端均有白色長蠟絲1對.桔粉蚧又稱桔臀紋粉蚧,雌蟲長約4m,通常為橢圓形,橙黃色,體表有白色粉狀蠟質物復蓋,露出橙黃色背中線,周緣輻射狀伸出18對白色蠟質細棒,尾端的1對稍長.雌成蟲在腹部後端體下有1白色蠟質卵囊,產完卵後,雌蟲即死亡.雄成蟲有翅,不取食.若蟲及雌蟲吸取寄主液汁為生.桔粉蚧為害柑桔類及溫室中觀賞作物等.為害柑桔等作物的還有星粉蚧.康氏粉蚧

中國已知約45屬,107種,其中安粉蚧屬、穗粉蚧屬、英粉蚧屬、碎粉蚧屬、林粉蚧屬、細管粉蚧屬、刺粉蚧屬、鞘粉蚧屬、茸粉蚧屬、景粉蚧屬、緣管粉蚧屬為中國特有屬。

雌成蟲卵圓形,少數長形、圓球形或不對稱型。體壁柔軟。前胸背板和頭部無明顯分界。腹部體節明顯。少數雌體完全無蠟被而裸露。雄蟲成體纖細,頭、胸和腹分明。觸角3~10節。單眼4~6個,無複眼。膜質翅1對。有的缺膜質前翅和平衡棒。足細長。腹部倒數第二節有兩個管狀腺,雄成蟲由此分泌出兩條白色細長並較堅韌的蠟絲。交尾器短,雄蟲幼蟲常在白色蠟質繭里發育。

重要種類有:糖粉蚧,在中國南方為害甘蔗;橘鱗粉蚧,為柑橘、茶、番荔枝等的害蟲;橘腺刺粉蚧,對柑橘等多種經濟作物造成危害;橘小粉蚧為害柑橘類;康氏粉蚧主要為害薔薇科果樹一旦發現正常生長中的植株表面不夠精神了或者是感覺和平時不一樣,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正確的方法是起盆或檢查葉片,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檢查方法,看看是否得了根粉蚧,一般發病初期景天類植物是很好發現的,它們會沿著根部爬到葉片上,初期蟲體不大,比較小,白色,大概也就0.5毫米左右,大的可以長到2.5毫米。。

粉蚧粉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