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令文化

又稱歲時文化。是人類關於年節假日生活的總稱。大多數節令文化有一定的民俗傳統或者是有著宗教意義。東方和西方由於價值觀和文化地域不同,差異很大,另一方面,由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有的節令文化也經常發生改變甚至於從人類歷史長河中消亡,而有的卻進一步發展光大。由於不同民族的地域、語言、歷史、文化都有著不盡相同的生產發展過程,所以體現在歲時文化上就必然有很大的差異。人們要尊重差異,相互促進,共同推進人類文明進步。

概述

端午節端午節

又稱歲時文化。是人類關於年節假日生活的總稱。大多數節令文化有一定的民俗傳統或者是有著宗教意義。東方和西方由於價值觀文化地域不同,差異很大,另一方面,由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有的節令文化也經常發生改變甚至於從人類歷史長河中消亡,而有的卻進一步發展光大。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是中國歲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節日都有它特殊的歷史淵源,美妙的傳說、獨特的情趣和廣泛的民眾基礎,它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和道德風尚,寄託了整個民族的美好的憧憬。西方節日如聖誕節情人節父親節母親節、愚人節等這些“洋節”也別有一番風采。
比較中西歲時文化的共同之處,應該說都是起源於一種紀念祈福活動和宗教祭祀活動,是不同民族文化的體現和實踐。但由於不同民族的地域、語言、歷史、文化都有著不盡相同的生產發展過程,所以體現在歲時文化上就必然有很大的差異。所謂“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
西方的歲時文化的價值觀是提倡以人為本,張揚個性。歐洲在經歷了1000年的中世紀的停滯與落後,終於迎來了新時期的曙光。新興的資產階級將取代封建階級統治,正式走向歐洲的歷史舞台。在14至16世紀中完成了資產階級的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思想武器就是人文主義,這是一場意識形態的革命,為英國的工業革命,法國的大革命吹響了進軍號。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進步人生觀、世界觀的集中體現,它提倡人性,反對神權、神性;提倡個性解放、反對禁慾主義;謳歌理性才智,反對蒙昧主義。“在文藝復興時期,湧現出一大批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這也推動了西方歲時文化帶有鮮明的個性化(人本)的發展。情人節,為異性朋友過節,母親節,為自己的母親過節;父親節,為自己的父親過節;愚人節,與自己的朋友善意開心愉悅;聖誕節,聖誕老人在雪夜,背著口袋把各種可心的禮物,默默地擺送到孩子們的家門口,讓孩子們享受慈祥的關愛------這些都有一種實實在在的確定性,都融入自我的親情和愛意;實際上,都是把自我融入節日內容之中,是為了自己在過節,自我就是節日的主人。而中國傳統的歲時傳統的節日,多半帶有明確的功利目的的共性。如24節氣是與中國農耕傳統生產相關連的,所謂“春風吹大地,節令不等人”;再如春節是普天同慶,祈神驅邪求福;中秋節是合家團圓,望月生情,而傳說還有紀念朱元璋藏密令在月餅之中相約殺韃子(元朝官兵)的說法;寒食節、清明節據傳說是紀念介子推,晉文公立下的節日。只是日後被百姓們加入追悼自己親人的內容;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典為楚懷王服務,受冤自殺投江的詩人屈原;乞巧節是為了牛郎織女的相會而感動,而求助女工技能;春節放鞭炮、請鬥神藉以驅除邪惡和鬼魅------都是把個人放在從屬、被動的位置,都不是節日的主人,永在客位上,實際上大有誠心誠意地為他人過節之嫌。
中西歲時文化的不同點之二是對文化功能側重點的不同。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化和愉悅。西方的歲時文化的重點大都在愉悅。無論是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復活節還是母親節、父親節都與時尚緊密相連,內容也新鮮活潑、浪漫、有趣,置身在活動中緩解生活、勞作的壓力和煩惱。中國的歲時文化功能的側重點多在教化,帶有肅穆性、神秘性,如數年一次的祭孔大典,祭軒轅大典;帶有群體性,國人統一辭舊迎新;十月初一的鬼節給先人燒紙送錢,必在午後去做,否則大不吉利。從正月初一到除夕,幾乎每月節氣、時令都有禁忌之事。忌風、忌雨、忌食、忌言忌某種勞作等等,不勝枚舉,都給人以一種聖神威嚴不可犯的肅穆,這種不可逾越的束縛貫穿在節慶之中。這種比較,並不能說明中西歲時文化的優劣,只是一種簡單的感受和體會。

中國節令文化在東亞

節令文化節令文化

中國曆法,又稱“舊曆”、“陰曆”、“夏曆”、“農曆”,是中華文明的一大象徵。
“正朔,所以統天下之治也。”(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四十《同文》)。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之一,也曾以頒賜曆法來宣示對天下的控制。在朝貢-冊封體制之下,通用或部分通用中國曆法,每年由中原朝廷頒賜曆書供各國和各地區使用,或授權有些國家或地區據此編出各自的代用曆書,此即所謂的“頒正朔”或“奉正朔”,是東亞傳統國際秩序的象徵。
838年入唐的日本僧侶圓仁,記載其到達中國的時間云:“日本國承和五年七月二日,即大唐開成三年七月二日,雖年號殊,而月日共同。”(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一)—— “年號殊”是政治上獨立,“月日共同”則是時間序列一致,亦即同屬於中華文明。“唐劉仁軌為方州刺史,乃請所頒歷及宗廟諱,曰:‘當削平遼海,班示本朝正朔。’及戰勝,以兵經略高麗,帥其酋長赴登封之會,卒如初言。”(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四十《同文》“正朔”條)。——“班(頒)示本朝正朔”是征服和統治的象徵。元朝新撰《授時曆》成,頒賜天下,“布告遐邇,鹹使聞知”(《高麗史》卷二九《忠烈王世家二》載元帝致高麗國王詔書)。朱元璋登基伊始,也遣使於周邊各國,要求朝貢,給予冊封,並頒賜《大統歷》,以重整東亞世界的時空秩序。《明實錄》中,差不多每年都記載了頒賜《大統歷》於各國之事。
朝鮮半島上自古即用中國曆法。百濟“歲時伏臘,同於中國”(《舊唐書·百濟傳》),“用宋《元嘉歷》,以建寅月為歲首”(《通典·邊防·東夷》)。新羅自674年起採用唐新曆,憲德王時採用唐《宣明歷》,一直用到高麗忠宣王時。1262年,作為高麗臣服的獎賞,元世祖賜高麗歷,“後歲以為常”;1281年,元派遣使節至高麗,頒賜新撰的《授時曆》(《高麗史》卷二九《忠烈王世家二》)。1299年,元丞相歷數高麗僭越之事,其中之一即為“自造歷”(《元史》卷二百八《外夷》一《高麗傳》)。朝鮮王朝歷奉明、清正朔,先後用明《大統歷》、清《時憲歷》。
日本從7世紀至17世紀末的千餘年間,先後採用了中國的《元嘉歷》《儀鳳歷》《大衍曆》《五紀曆》《宣明歷》。尤其是《宣明歷》,一用就是八百餘年。此期間沒有採用中國出現的新曆書,反映了該時期日本與中國缺乏官方往來。1684年,日本停用早已過時的《宣明歷》,經過明《大統歷》的短暫過渡,同年末頒行澀川春海所造的《貞亨歷》。後來,日本仿西法造《寶曆歷》(1754年)、《寬政歷》(1797年),但仍參考梅文鼎的《歷算全書》。明治維新開始不久的1872年,開始採用西洋的格里高里歷,日本曆法始完全擺脫中國的影響。
琉球最初曾“望月盈虧,以紀時節;候草榮枯,以為年歲”,但“此皆未通中國之初然爾”( 周煌《琉球國志略》卷四下《風俗·節令》)。1374年、1436年,明太祖、明英宗先後賜琉球《大統歷》。但路途遙遠,曆書每每遲到:“本國遵奉正朔,而海道險阻,受歷之使,或半載一載方返。”故自1437年起,改由福建布政司授予《大統歷》(周煌《琉球國志略》卷三《封貢》)。琉球又採取權宜之計,先暫用自己推算的曆書,等中國曆書來了再取代之。其臨時曆書書面云:“琉球國司憲書官謹奉教令印造選日通書,權行國中,以俟天朝頒賜憲書,頒到日,通國皆用憲書,共得凜遵一王正朔,是千億萬年尊王向化之義也。”(周煌《琉球國志略》卷四下《風俗·節令》)這是因為正朔乃是東亞國際秩序的象徵,不得隨便造次也。
越南歷史上雖然常用自己所造的曆法,如陳朝的《協紀曆》、胡朝的《順天曆》、黎朝的《萬全歷》、阮朝的《協紀曆》等,其實它們都源自中國曆法,只不過換了個名稱而已。有時連自己可以編撰的曆本,也要每年等待中國的頒賜。如1540年,安南人莫登庸奏曰:“歲領《大明一統曆書》(即《大統歷》),刊布國中,共奉正朔,臣莫大之幸也。”1541年,明人毛伯溫奏曰:“如漢唐故事,每年行廣西布政司頒給《大統曆日》,領(令)赴鎮南關祗領。”1542年,莫登庸孫“福海親率阮敬、阮寧止等到(鎮南)關,祗領敕印並曆日千本”。(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六《安南》;又見《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十六《黎紀》)這樣就省了自己編撰、印製的麻煩,同時也表示一種外交上的臣服姿態。
現在的東亞各國各地區,除日本外,法定紀念日大抵依照西曆,傳統節日則大抵依照中歷。東亞現存的傳統節日,大抵與中國的相同,它們過去曾是東亞漢文化圈的共同節日,現在也還是若干東亞國家的“保留節目”,可以看作是中國歲時文化影響的產物,悠久的使用中歷傳統的回聲。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但世界上過春節的國家和地區卻不止中國一個。東北亞的韓國,東南亞的越南,都過春節。在日本,只是從1873年起才過西曆新年,在那以前同樣是過中歷新年的。在韓國的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是中歷正月初一(即中國的春節)。在這個最大的傳統節日裡,韓國人都要放長假,遊子們都要回故鄉,親戚們都要團聚一堂,一起掃除墓地,祭祀祖先。這是全民大移動的日子,韓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奔波在往來故鄉的路上。
中歷正月十五的上元(元宵),也是韓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原本在新羅和高麗時期,正月十五(有時也在二月十五)夜要燃燈,後來燃燈被移到了中歷四月初八的“佛誕節”(中國的浴佛節),正月十五夜就改放爆竹焰火,以此來驅除各路妖魔鬼怪。那天常有各種民俗活動,如女性圍在一些跳《江江水月來》舞。光州市光山區的“光山戰祝祭”尤為有名。
在古代的中國,寒食曾是比清明更重要的節日,但後來寒食漸漸地被人忘記,而清明卻日漸顯得重要起來。不過中國古老的風習還保存在韓國,韓國人仍然把寒食(而非清明)看作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寒食節的主要內容是掃墓祭祀,這一點倒是與中國的清明節相似。
不僅是中國的歲時文化影響了周邊地區,周邊地區也在豐富著中國的歲時文化。比如端午節傳入朝鮮半島以後,成為一大節日,各地都有祭祀活動,全羅北道的全州有“全州丰南祭”,江原道的江陵有“江陵端午祭”。不過他們都並不祭祀屈原,也不像中國人那樣吃粽子,也不舉行龍舟競渡之類活動。其中著名的“江陵端午祭”,1967年就已被韓國列入“指定重要無形文化財”。2001年韓國旅遊年的節目單上也打出了其名目。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江陵端午祭”從中歷四月五日作御神酒開始,四月十五日是“山神祭”,祭祀江陵附近大關嶺的山神和國師城隍(梵日國師)。五月三日是“迎神祭”,山神(男)與里神(女)結婚。從是日開始,在專設的祭祀場所,每天早晨舉行儒教的祭禮“朝奠祭”,夜裡則舉行巫術儀式“端午句”。五月七日是“送神祭”。祭祀的場所在南大川岸邊,每天有官奴假面劇、農樂、民謠等民俗藝能表演,投壺、相撲、鞦韆等民俗遊戲,還有集中全國農副產品的集市“亂場”,晚上還有煙火表演。每年會吸引一百萬人規模的觀光客。
在中國大陸,從2008年起,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終於被定為法定節日;而在香港和澳門地區,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早已是五大傳統節日了。
此外,還有一些傳統節日,則有可能起源於周邊地區,傳入中國後被發揚光大,又傳回了周邊地區,成為東亞共同的傳統節日。比如關於中秋節,就有所謂的“新羅起源說”。

主要分類

春節春節

根據節令文化的大致地域差異,可分為東方節令文化和西方節令文化。

東方節令文化

中秋節中秋節

東方歲時節令很多,以中國最為典型。例如:

■正月初一日晨,開門對東方作揖祝聖;歸者跪拜尊長,日拜年。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謂親厚。過上九日謂遲年。婦女於夜間迎紫姑神,謂"請七姑娘"。
■正月十五夜,取衫樹枝,於宅外燒之,謂"燒"。兒童大聲呼逐,謂"趕毛九"。是夜,張燈結彩,演戲,玩花燈,舞龍燈,獅子燈,蚌殼燈,通宵達旦,城鄉皆然,叫"鬧元宵"。
■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會。
■二月十五,花朝大期,幼女穿耳;男女多於此時婚配。
■三月三日,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節"。清明插柳葉於門,謂之清,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又以絲棉五色紙制為彩幡,掛於祖墳頂,親族為死者祭掃墳墓,叫"插青"或"掛青",意為掛念親人。
■四月初八"浴佛節"。此日,農夫同中俱休息一日,是鄉間古老勞動節。
■立夏日農家飲酒食肉,叫"助力"或"接力"。
■端午節,凡附近寺觀,必印送張真人圖像,至節日必懸掛堂中,小兒輩則以雄黃塗額,以"邪毒"。是日則食棕子飲菖蒲,系艾蒿懸於門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於澧水、水賽龍舟。端午節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土人曬衣服,謂之"覃後哂,傳說這天是明初土家首領覃後王殉難忌日,為土家族一大民族節日。
■七月七夕,婦女結彩綢對月穿織,陳瓜果於道以祀牛郎織女。
■七月中元,謂之過月半
■中秋節,土家族不興賞月,漢人稱之"守月花",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對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著明媚的月光,去冬瓜園裡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
■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
■十月朔日,剪紙為衣,具酒饌奠於祖,曰送寒衣。
■十月十六日,俗謂寒婆婆打柴。若此日雨,打柴不成,冬必晴曖;若此日晴,則蠆褚殉桑,"二月初二晴,果木吃不成;二月初二落,果木結成索"等俗言同類。
■十一月十九日,為太陽神生辰,各家皆晨起焚香,極恭敬。
■冬至節,白族稱祭祖節。
■臘月初八,釀糯米酒,曰"臘八糟"。
■臘月二十三夜,土人祀爐神。
■臘月二十四,謂"過小年"。
■臘月二十七日,為打年粑節。
■臘月二十八日,為家神洗塵淨身。
■除夕,謂過年。

其中,中國的三大節日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中影響力很廣遠,特別是春節,其影響力已經輻射到所有的漢文化圈子,如越南,韓國等。節令文化已經構成各地文化差異的道首亮麗風景。

西方節令文化

母親節母親節

西方人在自己的文明創造當中,也產生了有自己地域特色的時令文化。

元旦新年New Year’s Day(元月1號January 1st)
英國,公曆元旦雖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勻慣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髮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髮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開門大吉"。英國的新年慶祝活動大都在除夕火夜舉行,"迎新宴會",便是其中之,這種宴會分"家庭宴會"和"團體宴會"兩種,宴會通常從除夕晚上8時開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結束。宴會上備有各種美酒佳肴和點心,供人們通宵達量地開懷暢飲。午夜時分,人們打開收音機,聆聽教堂大鐘的新年鐘聲,鐘聲鳴響時,人們一片歡騰,舉杯祝酒,盡情歡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會"則是另一種慶祝活動。由當地的旅館和舞會,夜幕降臨。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傑到這些裝飾一新的燈光輝煌的舞場,在美妙的樂聲中翩翩起舞,成千上萬的人群,還雲集到各個廣場,圍繞著廣場中心的噴泉和厄洛斯神象,載歌載舞,盡情狂歡。電視台還在廣場做現場直播,讓在這家"守歲"的人也共享歡樂。
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德國的婦女在新年裡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伙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欠收年
情人節Valentine’s Day(2月14日 February 14th)
情人節由來有版本一: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在英語裡的叫法。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那時愷撒已經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範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里,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們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訊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
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鬥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再也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
版本二: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伙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伙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伙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版本三:一本英語辭典上注釋說,范泰倫節(情人節)二月十四日,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據說鳥類在這一天開始交配。那時的風俗是:在牧神節期間,每個青年男子從一隻盒子裡抽籤,盒子裡放的是寫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條子。抽到誰,誰就成為那個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後來這個節日改為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聖徒。
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里,許多小伙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朱古力作為回贈的禮物。據說,朱古力成份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跟熱戀中的感覺相似。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4月1日 April 1st)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布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布置得象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布置得象過新年一樣,待客人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或"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致有趣。
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色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 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quot;色拉",萵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後,才發現下面原來是牡蠣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實下面是甜麵包屑和鮮蘑;此後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偽裝的燒雞和埋藏在西紅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後,客人還可以從丸藥盒裡取食糖果。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後等著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quot;四月傻瓜"。一邊笑著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菲什(魚)先生成萊昂(獅子)先生的電話,常常惹得工作人員掐斷電話線,以便減少麻煩。
復活節Easter(3月21日或此日後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March 22nd-April 25th)
復活節基督教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在歐美各國,復活節是僅次於聖誕節的重大節日。按《聖經·馬太福音》的說法,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三天復活,因而設立此節。根據西方教會的傳統,在春分節(3月21日)當日見到滿月或過了春分見到第一個滿月之後,遇到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東方教會則規定,如果滿月恰好出現在這第一個星期日,則復活節再推遲一周。因此,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德國政府規定復活節休息兩天。在節日裡,家人團聚,品嘗各種傳統食品,親戚朋友見面要互相祝賀。 象徵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復活節的吉祥物。雞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興旺發達的象徵。雞蛋的本色象徵太陽,把雞蛋染成紅色則象徵生活幸福。在復活節中,父母要特地為孩子們準備製成雞蛋、兔子形狀的朱古力糖。親友間要互贈彩蛋。在萊茵河中游和黑森東部的一些城鎮,至今保留著"彩蛋樹"這一古老習俗。人們把成百的蛋殼塗上彩畫,串成蛋鏈,在復活節這天掛在松樹上,製成彩蛋樹,大人孩子圍著彩蛋樹唱歌、跳舞、慶祝復活節。而阿爾卑斯山的姑娘們則通過贈送紅雞蛋來表達自己的愛情。在復活節這天,姑娘如果向某一小伙子贈送三個紅雞蛋,表示姑娘向小伙子求愛。 關於兔子成為復活節的吉祥物,是有一段傳說的。
在古代耶穌復活之日,正值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居民慶祝大地回春的"春太陽節",作為草原、森林動物中多產動物之一的兔子,它象徵了春天的復甦和新生命的誕生,同時它又是愛神阿弗洛狄特的寵物,也是日爾曼土地女神霍爾塔的持燭引路者。因此,現在兔子作為給孩子們送復活節雞蛋的使者,深受孩子的寵愛。'在復活節這一天孩子定會收到兔形禮物。 火不僅給人類帶來了光明,也使大地獲得了新生。作為耶穌再生的象徵,復活節的許多活動都與火相關。
復活節這一天,人們在教堂前點燭以示聖化,並將聖燭迎進千家萬戶。這一天,孩子們最快樂的事是把聖火送到各家。他們在教堂前用聖火點燃樹枝,然後奔跑著送到各家各戶,其間充滿著歡快的節日氣氛。在德國的巴伐利亞地區,每年的復活節居民們都要舉行火炬賽跑,以慶祝耶穌的再生。而北萊茵上威斯伐倫州的呂克台復活節滾火輪更是遠近聞名。六個巨型大木輪被火點燃滾下山谷,就像六個火球從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輪照得通明,它與五彩繽紛的焰火交相輝映,再次顯示了火給人類帶來了新生。
作為德國惟一的少數民族索布族人則是用百騎大合唱的形式來慶祝耶酥的復活。一個個身穿黑色上衣、頭戴黑色禮帽的索布族人,騎在用彩帶、鮮花和白色貝殼裝飾的駿馬上,浩浩蕩蕩地行進在林間小路上。他們邊走邊用粗獷雄厚的嗓音高唱讚歌,場面十分壯觀。
母親節Mother’s Day(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The 2nd Sunday in May)
慶祝母親節最早是古希臘人,為了榮耀希臘諸神之母 ~Rhea而開始的節慶。
十七世紀英格蘭,為表達對英國母親們的敬意,乃訂四旬齋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ring Sunday」,人們在這一天回家探視雙親,並致禮表示敬意。(註:四旬齋是指復活節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
隨著基督神在歐洲的擴散,這個節日轉為對「Mother Church」的崇敬:表達人們對賦予他們生命、保護他們免於傷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謝。從此,教會的儀式便與母親節的慶祝活動相結合,以同時傳達人們對母親與教會的感念。
美國母親節最早的記載是1872年由茱麗雅(Julia Ward Howe即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的作者)所提出的,她建議將這一天獻給「和平」,並在波斯頓等地舉行母親節的集會。
1907年,費城的安娜 (Ana Jarvis)為了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的、位於西維琴尼亞州的教會,在她母親逝世二周年的忌日~即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隔年,費城人也開始在同一天慶祝母親節。
之後,安娜和支持者們開始寫信給部長、企業家和政治家,要求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他們很成功的被接受了,因為1911年時,幾乎所有的州都已開始慶祝母親節了。威爾生總統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亦於1914年發表官方聲言,讓母親節成為全國性的節日,就是每年五月的第二個禮拜天這一天。
全世界的母親節
萬聖節前夜 Halloween(10月31日夜,October 31st)
一年中最"鬧鬼"的這天夜裡,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
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未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
當時的占卜者點燃並施巫術以驅趕據說在四週遊盪的妖魔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
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聖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儘管後來基督教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現在,孩子們帶著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面具參加萬聖節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牆上往往懸掛著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著齜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番瓜燈籠。孩子們還常常試圖咬住懸掛著的蘋果。
美國和加拿大的孩子們在這天穿戴上古怪的服飾去按鄰居家的門鈴,並按傳統發出"是款待我還是要我耍花招"的威脅。鄰居們不管是否被嚇著,總是準備了一些糖果、蘋果等點心,孩子們則一一收入自己的袋內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11月的第4個星期四 The 4th Thursday in November)
每逢11月第四個星期四,美國人民便迎來了自己最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感恩節。這個節日始於1621年。那年秋天,遠涉重洋來到美洲的英國移民,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舉行了3天的狂歡活動。從此,這一習俗就沿續下來,並逐漸風行各地。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正式宣布感恩節為國定假日。屆時,家家團聚,舉國同慶,其盛大、熱烈的情形,不亞於中國人過春節。
由來:英國清教徒的著名領袖布雷德福召集了102名同伴,在1620年9月,登上了一艘重180噸,長90英尺的木製帆船--五月花號,開始了哥倫布遠征式的冒險航行。在航行了66天后,於11月21 日安抵北美大陸的科德角,即今天美國麻薩諸塞州普羅文斯敦港。稍事休整後,五月花號繼續沿海岸線前進。由於逆風和時差,它沒有能到達預定的目的地--維吉尼亞的詹姆斯敦,反而在聖誕節後的第一天,把他們送上了新英格蘭的土地。五月花號渡過了科德角灣,在普利茅斯港拋下了錨鏈。就在移民們束手無策,坐以待斃時,第二年春天的一個早晨,一名印第安人走進了普利茅斯村。他自我介紹說,他是臨近村落的印第安酋長派來察看情況的。這是移民們來到美洲後接待的第一個客人。他們向客人傾訴了自己的來歷以及所經受的種種無以復加的苦難。印第安人默默地聽著,臉上流露出無限的憐憫和同情。事情就此有了轉機,幾天后,這名印度安人把他的酋長馬薩索德帶進了移民們的房屋。酋長是個慷慨熱情的人,他向移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給他們送來了許多生活必需品作禮物。派來了最有經驗、最能幹的印第安人,教給移民們怎樣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教他們捕魚、狩獵、耕作以及飼養火雞等技能。
這一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導和幫助,移民們獲得了大豐收,終於闖過了生活的難關,過上了安定、富裕的日子,就在這一年秋天,已成為普利茅斯總督的布雷德福頒布了舉行盛典,感謝上帝眷顧的決定,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一個感恩節。當然,他沒有忘記為移民們排憂解難的真?quot;上帝"--熱情、好客、智慧的印第安人,特地邀請馬薩索德和他手下的印第安人前來參加節日慶典。
今天的感恩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國定假日。在這一天,具有各種信仰和各種背景的美國人,共同為他們一年來所受到的上蒼的恩典表示感謝,虔誠地祈求上帝繼續賜福。
今天,在美國人心目中,感恩節是比聖誕節還要重要的節日。首先,它是一個長達4天的假日,足以使人們盡情狂歡、慶祝。其次,它也是傳統的家庭團聚的日子。感恩節期間,散居在他鄉外地的家人,都要趕回家過節,這已經成了全國性的習俗。
聖誕節前夕 Christmas Eve(12月24日 December 24th)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
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中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節的由來耶穌的生日究競是哪一天,其實早無據可查。為什麼要把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呢?這是在5世紀中葉由教會規定的。公元354年,在"菲洛卡連"日曆中第一次寫明12月25日是耶穌的生日,到5世紀西方普遍接受了這個日期為聖誕節。
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徵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徵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徵基督。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一顆裝著蠟燭的聖誕樹。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有個善良的農民,在聖誕節那天,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孩子折下一樹枝插在地上樹枝立即長成大樹,孩子指著這樹對農民說,每年今日,樹上都長滿禮物,以報答你們的盛情。所以,今天人們所見的聖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 聖誕歌
長期以來,一直流行的聖誕歌主要有三個,一個是《平安夜》;一個是《聽,天使報佳音》;第三個是《鈴鐺兒響叮噹》。
聖誕老人原指公元4世紀時小亞細亞專區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藹可親慷慨濟貧萬里聞名。到了6世紀,東方把他尊稱為聖尼古拉。由於民間有關尼古拉的傳說中,都聯繫到少年兒童和禮物,從此,聖誕老人便成為專門在聖誕節向孩子們送禮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紀,通過文學和繪畫,聖誕老人逐漸成為身穿紅外衣的白鬍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世界上第一張聖誕卡是1843年英國人亨利.高樂爵士提議,由約翰.卡爾葛.荷斯利設計的。卡片上畫的是一個貴族家庭,三代人一齊舉杯對一位不在場的親友表示祝賀。當時他印了1000張,沒有用完的印刷廠就以每張1先令的價錢賣出。聖誕卡就這樣誕生了。
聖誕禮物 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聖人在耶穌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這就是聖誕老人為兒童贈送禮品習俗的由來。英國少年兒童在聖誕前夕把長統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在夜裡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法國的少年兒童把鞋放在門口,讓"聖嬰來時把禮物放在鞋裡面。"
聖誕大餐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 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 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