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後

覃後

成立於2003年3月1日,湖廣分省參政楊璟率師由松滋至澧陽等處招撫,駐師三江口,慈利軍民宣撫使覃垕、夏克武等詣軍門謁見。 每年農曆六月六日,是土家族英雄覃後的忌日。土家族人民盛傳六月六覃後曬皮的故事,並因此形成要於族隆重節日。據《兩江劉氏族譜》載:“二十五年……茅崗司覃後反……太祖發兵征討,追至永定七年寨,擒覃後剝皮。”

覃後曬皮

每年農曆六月六日,是土家族英雄覃後的忌日。土家族人民盛傳六月六覃後曬皮的故事,並因此形成要於族隆重節日。據《兩江劉氏族譜》載:“二十五年……茅崗司覃後反……太祖發兵征討,追至永定七年寨,擒覃後剝皮。”相傳這一天,明朝皇帝朱元璋把土家族起義英雄覃後押往刑場,施行剝皮酷刑。當皮一剝開,肉附三條金龍化成三道金光飛升而去。頓時烏天黑地,七日七夜日月不明,晝夜不分。朱太祖意識為錯殺真命天子,天地不容。急忙跪倒在地,向天地祈願,答應每年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讓覃後坐王位三天,親施三拜九叩之禮。願畢果見雲開霧散,日月復明。為取得覃後真影,太祖下令將覃後皮吹鼓,供在殿上。為防蟲蛀霉爛,每年六月初六,要翻曬覃後皮一次,故這天又叫“覃後曬皮”,從此有族人將這一習俗沿襲下來。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必翻箱倒櫃,將衣服曝曬,表示對覃後的紀念。

覃後與臥虎洞

有關臥虎洞的神話傳說故事流傳甚多,傳說從《封神榜》中敘述的靈寶法師就在這一帶修行,向王天子百丈峽戰敗至此休整,但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是覃後王在此興兵征戰,用土硝煉製火藥的故事。公元1368年元朝被推翻,朱元璋即位,任覃後為慈利安撫使,後因朝廷對蠻人異族採取歧視壓迫,視覃後為山寨遺孽,值此四川明玉珍對湘鄂土司授予印信,相約反明,覃後應約,在茅崗煉鐵,製造土炮,抗擊明軍。當時他在臥虎洞(時叫長壽洞)發現大量土硝,便在此生產火藥。當時,臥虎洞一帶成了覃後王的第一個兵工廠,也給當地帶來了一時的繁盛。此時,氣急敗壞的明太祖朱元璋,下旨令湖廣參政楊景討伐覃後。覃後令領其屬下將生產的火藥運往茅崗。因糧食、軍火充足,組織起15000個土家義軍,依仗險要的地勢,以少勝多,三戰橋頭肖家峪,四戰茅崗七年寨,五戰崆峒山,殺得明軍丟盔棄甲、屍橫遍野,明軍損兵6成,大敗退兵。

1371年,朱元璋聞訊明軍屢吃敗仗,氣得要死,另派江夏侯周德興為征南將軍,統兵十萬,並將澧州衛、常德衛眾多官兵統歸其調遺,明軍一邊新建大庸衛城以鞏固後方基地(現在市區所在地,原老城建在大庸所),一邊攻打覃後。周德興同時採取收買手段,將覃後二女之婿朱思濟及心腹何英姚祖用金錢功名引誘,乾起賣主求榮的勾當,公元1372年4月以談判講和為由,將覃後從臥虎洞騙至慈利金岩,覃後被俘,當年農曆六月初六,朱元璋下令將覃後在南京凌遲處死。

土家人為懷念覃後,特立衣冠冢,並在臥虎洞為其雕塑一石人像以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並在六月六這天為其舉行隆重祭祀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