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

箜,讀作:kōng。該字基本字義是用在古代弦樂器,像瑟而比較小,弦數從五根至二十五根不等。如箜篌。

基本信息

民俗參考

箜

漢字五行:木 是否為常用字:否

姓名學:非姓氏

字形結構

[ 首尾分解查字 ]:⺮空(zhukong)  [ 漢字部件構造 ]:竹宀八工

[ 筆順編號 ]:31431444534121

[ 筆順讀寫 ]:撇橫捺撇橫捺捺捺折撇捺橫豎橫

音韻參考

[ 上古音 ]:東部溪母,khong

[ 廣 韻 ]:苦紅切,上平1東,kōng,通開一平東溪

[ 平水韻 ]:上平一東

[ 粵 語 ]:hung1

方言集匯

粵語:hung1

客家話:[客英字典] kung1 [海陸豐腔] kung1 [梅州腔] kung1 [台灣四縣腔] kung1

基本字義

kōng

〔~篌〕古代弦樂器,像瑟而比較小,弦數從五根至二十五根不等。

常用詞組

箜篌 箜篌引 箜簧 豎箜篌 臥箜篌

相關典故

箜篌

古代來自西域的譯詞。一種我國古代的撥弦樂器,最初名曰“坎候”弦數因樂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臥式和豎式兩種。琴弦一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用手指撥彈。

臥箜篌

遠在春秋戰國之時,我國南方楚國就已經有和琴、瑟相象的臥箜篌了,漢代,臥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

它當時有五弦十餘柱,以竹為槽,不僅流行於我國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我國的東北和朝鮮,在隋唐時還東傳日本,臥箜篌曾用於隋唐的高麗樂中,《通典》曰:“箜篌,舊制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也。”以後,在我國日漸銷聲匿跡,被表現力豐富的琴、箏所代替。然而臥箜篌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而成為今日之玄琴。在日本,因經由當時的百濟國(朝鮮)傳入,而稱其為百濟琴。

豎箜篌

豎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亦廣泛流傳。

豎箜篌也稱“胡箜篌”,其外型既有和西方豎琴相象的角形箜篌,也有琴頭加飾的風首箜篌和龍首箜篌。東漢之時,豎箜篌由波斯經西域傳入我國,是西域古樂器。《隋書·音樂志》云:“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舊器。”《通典》也說:“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於懷中,用兩手齊奏。”這說明豎箜篌是由西域傳人中原的。

豎箜篌多以絲為弦,元代也有以為鋼弦的。東漢時用於宮廷,隋唐時用於龜茲、疏勒、西涼、高麗諸樂,敦煌隋唐壁畫中的許多樂舞場面都有豎箜篌。宋時用於教坊。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初十日天寧節……教坊樂部,列于山樓下彩棚中,次列箜篌兩座。箜篌高三尺許。”

在新疆克孜爾尕哈乾佛洞第23窟和庫木吐拉乾佛洞63窟中都有豎箜篌的描繪。樂工身披彩帶,上身半裸,雙目下視正用左臂夾著豎箜篌,兩手撥動琴弦。壁畫中的豎箜篌很典型,但遺憾的是當年藝術家沒有畫出豎箜篌的弦數。這種豎箜篌體積不大,豎抱在胸前彈奏,比那種立地豎起的箜篌顯得小巧玲瓏。

東漢時期,豎箜篌就隨著絲綢之路上的商賈往來,由西域傳入我國中原。它在隋唐時代,用於“胡樂”的龜茲、疏勒和高昌諸樂以入高麗樂中。由於它有弦數組,不僅能夠演奏鏇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獨奏的伴奏方面,都較其它樂器更為優越。後來箜篌又東渡日本,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

這種有曲形共鳴槽,並有腳柱,張著二十多條弦的豎箜篌,在中國樂壇上盛行於晉到隋唐時代。宋吳自牧《夢梁子》卷三里曾這樣描寫道:“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黑漆縷花金裝畫台座,張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臂之。”這是大型的箜篌。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小的箜篌,是左手托著箜篌,右手彈奏,多用於儀仗音樂中。今天,古代的箜篌實物雖已不存,但在我國大同雲岡石窟有奏樂場面的浮雕上、敦煌的“隋唐樂隊”壁畫上和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浮雕上,都能見到彈奏箜篌的人像。

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是東晉之初由印度經中亞傳入我國的,四百年多以後,唐德宗(公元780一805年)時,從強國(今緬甸)也傳進了鳳首箜篌。《通典》云:“鳳首箜篌,頸有軫。”這是頸有轄的一種鳳首箜篌,至今還在緬甸流傳,稱“桑柯”或彎琴,也叫緬甸豎琴。

鳳首箜篌在隋唐用於天竺樂、高麗樂中。古代描寫箜篌的詩屢見不鮮。古樂府《孔雀東南飛》中就有劉蘭芝“十五彈箜篌”的詩句。最著名的一首是唐代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這首詩是李賀在京都長安作奉禮郎小官的三年間寫的,詩中所提到的李憑是當時宮廷里著名的樂工。詩云: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剛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這首詩是唐詩中描寫音樂題材的名篇,它以一場秋雨為線索,明寫天氣變化,暗述李憑演奏箜篌的過程,並借神話來寫聽眾,富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詩一頭,就把人們引入一個不同凡響的音樂境界。技藝高超的樂師李憑,在天高氣爽的秋日彈奏精緻的箜篌,吸引了天空流雲停步聆聽,引起了湘妃素女愁哀思。

進而作者從更多的側面描摹箜篌奇異變幻的聲音,或以情響聲,聲清脆,象崑崙山美五破碎;音高昂,如鳳凰放了歌喉。樂曲悲涼,叫芙蓉哭泣垂淚,鏇律歡快,令香蘭含笑仲頭。

緊接著詩人想像的翅膀又飛到了古代的神話傳說里:那優美的音樂,扣動天帝的心弦,那激越的聲響,震破了女媧所補的蒼天,那精妙的樂曲,喚起了音樂能手神嫗習練的興趣。那非凡的鏇律,連月宮的吳剛和玉兔也聽得入了神、著了迷。

這首詩想像豐富,比喻新奇。儘管我們無法聽到李憑彈演箜篌的音響,但詩人借用了人們生活中熟悉的音樂形象貼切地細加描摹,使我們還能領略到一些當年演奏時的動人情景,並感受到樂曲的高低強弱、鬆緊緩急、抑揚頓挫的節奏和鏇律變化。

真是:“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了,這種筆態橫生,奇思奔放的描寫,天地動容,山河呼應,使音樂形象更鮮明地突出起來。詩人以昆玉、鳳凰、芙蓉、香蘭發出的某種聲音來誇張地比喻箜篌彈奏的樂曲,是以這些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徵給人們——和美感:昆玉寶重、鳳凰高貴、芙蓉俏麗、香蘭幽美。它們的象使人喜愛,人神往,音樂形輕提供廣闊飛騰的空間。

詩人用了極富浪漫主義色彩的文辭,用花草動容、寒氣消失、神人感奮、魚蚊歡舞、吳剛停斧、玉免忘寒的場面,誇張而又準確地表現了李憑彈奏箜篌的魅力。聲、情。景融為—體。到了似實似虛、似真似幻的境界。

箜篌盛行於漢、唐時期,它是唐十部樂中重要曲樂器之一,在宋、元兩代繼續流傳,明末漸少使用,以至失傳達三百年之久。為了挽救這古老的樂器,前些年,我國音樂研究部門根據歷文資料再制了它,使古老的箜篌復活了。

新製成的箜篌,裝有兩排同樣的弦,每排有四十四根。由於是雙排弦,它可以演奏兩個聲部的復調鏇律。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同時可以模仿古箏的推、揉、控、齦和模仿古琴的泛音奏法。如今箜篌常用於獨奏。重釋相為鞘舞伴奏,並在民族樂隊中套用,探受聽眾的喜愛。月宮的吳剛和玉兔也聽得入了神、著了迷。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空。箜篌,樂器。《史記·武帝紀》禱祠泰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釋名》箜篌,師延所作。靡靡之樂,空國之侯所存也。《風俗通》箜篌,一曰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事物紀原》箜篌,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弦,抱於懷中,兩手齊奏之,謂之擘。《樂府·解題》漢武滅南粵,祠太乙、后土,令樂工侯暉依琴造坎,言坎坎應節也。坎或作贛。侯,工人之姓。因名坎侯,後譌為箜篌。
又《篇海》籃也。

拼音是kong的漢字

拼音是kong的漢字共有19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