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位於潮州市東郊筆架山西麓,年代為北宋,故也稱其為“潮州筆架山宋窯”遺址。窯址鱗次櫛比,有“百窯村”之稱。是古籍文獻中所記載的水東窯。1953~1986年間,文物工作者多次進行調查和發掘,已清理挖掘10多座窯,均屬龍窯(包括階級窯)。遺存文物以白瓷為主,器物中有證明遠銷國外的觀音、佛像以及小洋人、哈叭狗。日本、東南亞也曾出土筆架山窯的產品。2001年被評審為廣東省首批出古文化大遺址。同年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9月28日,廣東省文化廳與潮州市政府簽署了筆架山潮州窯遺址保護合作框架協定,將合作開發筆架山潮州窯遺址,將結合韓江東岸成片改造,以筆架山窟遺址保護為契機,將筆架山潮州窯遺址打造成一處集科研、教育、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成為全省文化事業保護的一個示範區。

基本信息

規模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韓江東岸筆架山西麓,北起虎頭山,南至印子山,綿延四華里,窯址鱗次櫛比,相傳有九十九條窯之多,號稱“百窯村”,又稱“水東窯”、“白瓷窯”。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各個窯室內部,都用磚砌築隔牆。最長的一座殘長79.5米。產品以白瓷為主,器類有碗、盞、盆、缽、盤、碟、杯、燈、爐、瓶、壺、罐、盂、粉盒、人像、動物玩具等,釉色有白、影青、青、黃、醬褐等多種。特點是釉質晶瑩潤澤,釉層較薄,一般不開片或極細的魚子紋片。紋飾以劃花為主,還有雕刻和鏤孔。北部豬頭山一帶多生產美術瓷,釉色多樣;韓山中部主要生產影青瓷和青釉瓷;冬粉廠後山一帶多見黑釉、醬釉產品。器物中有相當數量的觀音、佛像以及小洋人、哈叭狗,說明產品遠銷國外。日本、東南亞也曾出土筆架山窯的產品。筆架山窯出土的一件瓷佛像座,刻有“治平三年丙午歲次九月一日題”、“水東窯”等文字,證明這裡就是古籍文獻中所記載的水東窯,年代為北宋。此外,發現一座宋墓打破了5號窯,墓中出土的銅錢幾乎包括所有的北宋帝號錢,而在窯中的堆積物出土一枚“元豐通寶”,表明該窯的廢棄時間不會早於1078~1084年(北宋元豐年間)。

研究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筆架山潮州窯遺址始於唐,盛於,被譽為“宋廣東陶瓷之都”,其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中國陶瓷出口基地之一。產品主要有碗、盤、盞、燈、爐、杯、壺、盂、盒、豆、釜、洗等日用器皿和瓶、人物、玩具等美術瓷。釉色以影青釉為主,兼有青、白、黃、醬釉等。其主要特點是釉質晶瑩潤澤,釉水較薄,多為不開片或只是極細的魚子紋片;飾紋以劃花為主,還有雕刻和鏤空的。
筆架山潮州窯北宋東南沿海的重要窯場,對“百窯村”的發展研究歷來不絕。
優質瓷土
筆架山窯的興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潮州城外有大量的優質瓷土。筆架山所用瓷土的化學成分;氧化矽77.64%,氧化鋁16.65%,氧化鐵0.75%,氧化鈣0.19%,氧化鎂0.30%,氧化鉀2.99%,氧化鈉1.16%,用這種瓷土燒制青白瓷是很理想的,且開採方便,為瓷器的大量生產提供了先決條件。宋代的很多瓷窯正是發現了優質瓷土原料,因此燒造出了質量相當高的瓷器,例如江西景德鎮、南豐窯,福建泉州、同安窯等,這些瓷窯燒造出了胎質潔白釉質如玉的青白瓷,瓷胎由以前的灰胎、灰白胎,進步到白胎。
進步技術
筆架山窯在採用龍窯和分室龍窯技術的基礎上,創新燒造技術,推動了陶瓷生產技術的進步。在筆架山共發掘了十座瓷窯,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結構,即單室龍窯,分室龍窯和階級窯,均為長條形斜坡式,依山而建。單窯龍窯全窯長度一般在30米上下,或稍長一些,分窯龍窯一般也在30米上下。但有些殘長65.5米,或殘長79.5米,規模之大,在我國古代的瓷窯結構上是極為罕見的。龍窯底部均鋪一層很厚的細砂,用作裝窯時放裝燒瓷器的匣缽,穩住缽柱,並增加窯內輻射熱能,促進傳熱效果。筆架山窯的燒造技術有自身特點,從以上筆架山窯的窯爐結構特點可以看出,當時從業者已經逐漸掌握了那時先進的燒造技術,並且根據筆架山的地形特點,加以改進,對還原焰控制比較穩定,有利於產品質量的提高,這種階級室與現代階級窯外形雖然有所不同,但其利用熱能的原理基本一致。
筆架山階級窯的發掘資料表明,此窯的後段窯底之下,還有早期窯底,後段窯壁之外亦有早期窯壁,說明原來該窯後半段坡度小,抽力小,產品質量低,對後段窯室進行的適當的提高和縮小,既加大抽力,又容易控制還原氣氛,這無疑是很大意義的改進。北宋景德鎮窯燃料為松柴,使用龍窯,有意識的控制鐵的含量,因此,能燒出精美的青白瓷。筆架山窯通過發展窯爐技術,同樣燒造出精美的青白瓷,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潮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