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封印

第七封印

《第七封印》英格瑪·伯格曼導演作品,1957年獲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作品探索了死亡及宗教的奧秘。劇情由下棋延伸到對宗教和上帝的討論,並巧妙地折射出一個個的不同社會層面。有評論稱如果一個男人在告別人世之前看一部電影的話,那么最好選擇《第七封印》。它向世人明示了人生的最後哲思:一個男人怎樣做到雖死猶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第七封印

第七封印第七封印

外文名:TheSeventhSeal
製片地區:瑞典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主演:貢納·貝寧斯特雷德
類型:劇情片
上映時間:1957年2月16日

主要獎項

《第七封印》1957年獲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第七封印第七封印

背景資料

"第七封印"是七個印封中的第七個。約翰時代的書,都是寫在卷上,一頁頁的蒲草紙或羊皮卷,可以長達10公尺,捲起來,再以黏土或蠟封好。約翰看到的書卷記錄了神為這世界準備的一切。用七個印封住,顯示書卷的內容非常重要,"唯有羔羊(基督)配開書卷"。羔羊揭開七印時,分別出現了種種異象。按照基督主內的理解,神正在導演人類的歷史,他甚至使用敵人來成就他的旨意。整個基督文明中,和我們儒家的“人性本善"不同,自從人類始祖亞當、夏娃聽從撒旦服用"禁果",被逐出伊甸園開始,人就帶有"原罪"。當第七封印被揭開時,"天上寂靜約有二刻",然後,七位天使吹響了七號。七號的審判和七印的審判一樣,都只是局部的審判,神最後和全面的審判仍未到來。第七號的吹響,宣稱王的降臨。這時就不能迴轉了。那要來的審判不是局部的,乃是要全面的毀滅,即碗的審判。但在七號審判和碗的審判之間,約翰看到神與撒旦的爭戰,看到地上的一切罪孽、邪惡、逼迫和苦難的根源。神終於將他震撼,撒旦的失敗就注定了。撒旦在基督捨身十字架的時候,就已經被擊敗了。撒旦在他的子民額上打上獸的印記,而神則在他的子民額上打上神的印記。我們現世的人,過去的人,將來的人,都將憑藉自己額上的印記受審,我們的生存就成為了兩個印記之間對我們額頭的爭戰。十字架即寓含人類的獸性慾望(橫)與上帝的神性意志(縱)相交叉。而耶穌究竟是被誰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呢?是猶大的背叛,是法利賽人的虛偽,是大祭司的妒嫉,是羅馬兵丁的殘忍,是彼得的盲目,是圍觀民眾的麻木,正是我們人類自身的種種罪惡與缺陷釘死了耶穌。耶穌是無罪的,他的就義是為了承擔我們的罪,用他的寶血洗脫我們的罪,人才能成人。這一切都是神的救贖計畫,也就是《舊約》、《新約》的基本意圖:神與人的約定。這一點即使是無神論也非常容易接受:基督教為平衡我們人類的弱點而存在。影片透過理想主義的騎士布羅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歐洲大陸上的漂泊生涯,向觀眾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對死亡時不同的表現方式,同時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對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針鋒相對的疑問,同時又通過演員約瑟夫一家的生活來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滿了晦澀的隱喻和象徵主義的構圖,可以說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風格的一部影片。

第七封印第七封印

相關解讀

雖然dvd封套上著黑色斗篷,面色蒼白,皮膚鬆弛的死神,的確讓人望而卻步,影片並不像我想像中和傳聞中的那么晦澀難懂,這部片子甚至可以說是“好看”,當然這還稍稍取決於你對“好看”的定義。一部與“死亡”緊緊關聯的片子,不見得是所有的人能夠覺得好看的。正如dvd中評論影片的Cowie說到,當年他們在電影院觀看電影的時候,他的祖母無法忍受電影裡屢屢談到死亡,於是站起身來,大聲說“這部片子講死亡講得太多了,我要回去準備晚飯了。”,走出了影院。而Cowie和他的父親看完了影片,並且在剩下的整個晚上都在談論著《第七封印》。

它“好看”,因為它就好像是一個融合體,糅入了生命中人群中的種種色。這邊廂騎士布羅克剛剛與死神下過棋,那邊廂鏡頭切到美好的清晨,馬戲團演員jof剛剛睡醒,出了馬車,即歡快的在草地上翻了幾個跟斗,與馬兒開了幾句玩笑,依稀看見了聖母扶著蹣跚學步的聖嬰走過草地。這一邊騎士,僕人,與jof夫婦等在海邊的黃昏中享用過,新鮮的野草莓和新鮮牛奶,跟著騎士又開始與死神對弈;黃昏的寧靜歡樂頓時褪為了與死神對弈的背景。

他們在進入森林伊始,還有一場喜劇,那是鐵匠要殺另一位拐跑了自己妻子的演員SKAP的一段戲,騎士的隨從揚在一旁提詞(提醒台詞),鐵匠的髒話用盡了,他就在後面小聲供應新的髒話;當麗薩回到鐵匠身邊,他就在一邊預測麗薩將會如何用盡女人的手腕兒來請求丈夫的寬恕。甚至演員skap被死神宣判的一節,都有著幽默。演員抱著樹幹兒坐在枝丫上,死神拿著根鋸子在下面“嘎吱嘎吱”的鋸著,演員還與死神對了一番話,請求“法外容情”,尤其那一句期期艾艾地“連演員也不能豁免?”,可真是把人逗笑了。

可這一切皆發生在死神的巨大陰影下。Jof與妻子mia清晨坐在樹上唱歌兒的時候,skap剛剛戴過的骷髏面具就掛在樹梢;騎士他們與jof夫婦享用野草莓的時候,骷髏面具在馬車上搖晃。除了這些意像和符號之外,十四世紀橫行歐洲的黑死病,路上背著沉重十字架,自我鞭打,請求上帝寬恕的人們,即將被燒死的女巫,死神那睜大的黑色眼睛,在酒館裡拿jof取樂的村民,…..所有的一切都與前面提到的那些生命中的喜樂安寧融合在同一部片子,這短短一個半小時中。令人不得不讚嘆伯格曼的“平衡”能力。

他能將恐懼,殘忍,死亡與美,與自然,與歡樂,與生命,與嬰兒毫不牽強的糅合在一起,這不是那些矯情地所謂的“帶著眼淚的笑”,這是生命的本身。而這樣的能力不僅僅限於《第七封印》,《野草莓》開始令人心悸的夢,並不影響影片中伯格教授回憶快樂的少年時代,甚至那對嘈雜雙胞胎也自有可愛之處。而《芬尼和亞歷山大》中,三個迥異世界的糅合,也絲毫未見突兀。

所以,這是一部好看的片子。

歷史評價

如果一個男人在告別人世之前看一部電影的話,那么最好選擇<第七封印>.它向世人明示了人生的最後哲思:一個男人怎樣做到雖死猶生.
內容簡介:
影片透過十四世紀戰爭結束之後理想主義的騎士布羅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歐洲大陸上的漂泊生涯,向觀眾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對死亡時不同的表現方式。同時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對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針鋒相對的疑問,同時又通過演員約瑟夫一家的生活來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
"第七封印"是七個印封中的第七個。約翰時代的書,都是寫在卷上,一頁頁的蒲草紙或羊皮卷,可以長達10公尺,捲起來,再以黏土或蠟封好。約翰看到的書卷記錄了神為這世界準備的一切。用七個印封住,顯示書卷的內容非常重要,"唯有羔羊(基督)配開書卷"。
羔羊揭開七印時,分別出現了種種異象。按照基督主內的理解,神正在導演人類的歷史,他甚至使用敵人來成就他的旨意。整個基督文明中,和我們儒家“性本善”不同,自從人類始祖亞當夏娃聽從撒旦服用"禁果",被逐出伊甸園開始,人就帶有"原罪"。
當第七封印被揭開時,"天上寂靜約有二刻",然後,七位天使吹響了七號。七號的審判和七印的審判一樣,都只是局部的審判,神最後和全面的審判仍未到來。
第七號的吹響,宣稱王的降臨。這時就不能迴轉了。那要來的審判不是局部的,乃是要全面的毀滅,即碗的審判。但在七號審判和碗的審判之間,約翰看到神與撒旦的爭戰,看到地上的一切罪孽、邪惡、逼迫和苦難的根源。神終於將他的震怒全部傾瀉。
其實,從基督復活起,撒旦的失敗就注定了。撒旦在基督捨身十字架的時候,就已經被擊敗了。撒旦在他的子民額上打上獸的印記,而神則在他的子民額上打上神的印記。我們現世的人,過去的人,將來的人,都將憑藉自己額上的印記受審,我們的生存就成為了兩個印記之間對我們額頭的爭戰。十字架即寓含人類的獸性慾望(橫)與上帝的神性意志(縱)相交叉。
耶穌究竟是被誰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呢?
猶大的背叛,是法利賽人的虛偽,是大祭司的妒嫉,是羅馬兵丁的殘忍,是彼得的盲目,是圍觀民眾的麻木,正是我們人類自身的種種罪惡與缺陷釘死了耶穌。耶穌是無罪的,他的就義是為了承擔我們的罪,用他的寶血洗脫我們的罪,人才能成人。這一切都是神的救贖計畫,也就是《舊約》、《新約》的基本意圖:神與人的約定。這一點即使是無神論也非常容易接受:基督教為平衡我們人類的弱點而存在。
七封印的揭開,是審判的開始。
基督教是一神教,聖經中是沒有死神的。為什麼影片《第七封印》中的審判卻來自死神呢?
伯格曼是從死亡入手來看待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的。這是我理解影片的基本出發點。
伯格曼的死神是某一個側面的上帝;上帝在伯格曼的視點看來,是審判和死亡的那個上帝。也許,伯格曼潛意識裡根本就感到自己是不可能見到榮耀、喜樂、和平的上帝的。他站在騎士及其朋友的中間,而又堅信最後會有得救的人,即馬戲演員夫婦及其孩子,他們生活在新耶路撒冷的純潔、穩固的天國里,目睹騎士一行跳著死亡之舞,走向永恆黑暗之地

精彩花絮

拍攝影片中死神和他的追隨者們離去的一幕時,有些演員已經回家了,伯格曼只好使用了一些旅遊者和技術人員做替身。

電影15分鐘時,延斯和布羅克進入的那個教堂只不過是一個掛在前景中的一個模型。

加納爾·林德布洛姆扮演的角色沒有名字,而且直到電影快要結束時,她才說出一句台詞:“結束了!”

在所有伯格曼製作的電影中,這是他最喜歡的一部之一。·電影名字第七封印出自聖經啟示錄。

影片深度剖析

前言 十四世紀中葉,一場延續百年之久的癘疾
黑死病,在歐洲快速漫延,隨時奪走人命,而且不知何時會停。這死亡不時出現在四周,又不知道何時會臨到自己身上的長期性威脅與恐懼,使當時的歐洲,整整百年是處在世紀末的氛圍里。在這百年世紀末中,整整一百年瀰漫著「世界即將終結」的預言,頹廢、墮落、殘忍、憂鬱、禁慾、狂野、偎褻、神秘、邪惡、虔誠,奇怪的組合在一起。而不同的人,在這世紀末黑暗中,也有不同的處世之道。
這正是柏格曼電影「第七封庸要探討的內容。柏格曼將死亡擬人化成死神,透過死神追逐網羅人們,讓不同的人與死神相遇、或被死神追逐時,各自呈現出不同的態度。這些人變成為世間人的「典型」,把身為觀眾的你、我圈進去。
因此,第七封庸這部電影交融著真實面相、與抽象形而上的內涵。這正是它超脫了地域色彩,成為國際經典作品,並可以被世界各地廣泛討論的原因。
我們現在就來分析不同的人面對世紀末死亡的不同態度。或者讀者可以從這些人當中找到自己。
理想主義者 V.S.犬儒主義者譬如去一個村莊打水時,他偶然的救了差點被神學生拉發強暴的女子。但是事後,他也曾有過想強暴女子的念頭,只是女子不肯被吻,他頓時失去興趣。他說:「我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強暴你,但是,老實告訴你,我現在對這一套一點胃口都沒有,這種玩意兒,到頭來總是索然無味。...對啦,我需要一個女管家,....就我所知,我是個有婦之夫,可是我太太十之八九是死了,所以我得找個管家....。就這樣,他基於犬儒玩世不恭的心地,帶走了一個家人全因黑死病而死、心靈受苦的姑娘。
雄士偶而會顯出俠義心腸,但是未必是因著什麼深沈的道德理由。
布洛克問:那人給你指路了嗎?雄士:他什麼也沒說。布洛克:他是啞巴?雄士:那倒不是。其實他還挺有口才的,只可惜說出來的話太叫人喪氣!然後又開始唱:這一秒鐘你儘管興高采烈,下一秒鐘你就與蛆蟲為伍。命運真是可惡的傢伙,老兄你就是他的犧牲品。布洛克忍不住動怒:你非唱不可?雄士說:是的。這就是雄士的態度,犬儒、玩世不恭的迎接所有的命運荒謬。
婊子兩腿中間躺,這種日子真要得。雄士必須問路時,從背後無從判斷,以為是熟睡,後來卻發現問到的是個死人,但他卻蠻不在乎。
當布洛克跟死神裝扮的教士對談時,雄士正在教堂跟畫教堂壁畫的畫家聊天:我們在聖地一待十年,忍受毒蛇猛獸的襲擊、蚊吶叮咬,還有異教徒的殘害。那裡的酒把我們灌的爛醉,女人把虱子傳給我們,蟲子幾乎把我們吞噬了,熱病肆虐我們的身心,這些都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榮耀我們的上帝。我們這個所謂的十字軍簡直是徹底的瘋狂,只有理想主義到極致的人才會想的出來....。然後雄士畫了個小人代表自己:這位就是侍從雄士,他對死神扮鬼臉,取笑上帝、嘲弄自己,又挑逗婦女,他的世界就是雄士世界。這世界對誰都是可笑的,包括他自己,天堂毫無意義,地獄全不相干。在另一處,他嘲諷自己:我的腸胃就是我的世界,我的腦袋就是我的永生,我的雙手是兩個呱呱叫的太陽,我的兩腿是時間的鐘擺,我的一雙臭腳就是我哲學的起點。天下事樣樣都跟打一個飽嗝似的,只不過打嗝更痛快些。當布洛克和雄士返家沿途,布洛克低頭想心事煩惱不堪,雄士卻不停的唱歌。
一個理想主義者、又面臨理想幻滅,在碰到死神,會是怎樣的態度呢?布洛克充滿不甘心,他要為自己爭取時間,因此他跟死神提議下棋,只要他沒輸,死神就不能帶他走。我要利用這個緩期,最一件有意義的事。在一個教堂中,布洛克跟教士(那教士其實是死神偽裝的)有一場對話....虛空像一面鏡子,映出我自己。我在裡面看見自己,只覺得又恐懼又憎惡。...難道人絕對無法認識上帝嗎?為什麼他要把自己掩藏在含含糊糊的諾言和看不見的神跡中呢?...連自己都不信任自己,又如何去信任別的有信仰的人呢?我們之中,願意相信卻又無法相信的人將來會如何呢?還有,那些既不願相信也無法相信的人,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呢?....我要的不是假定,而是知識。我要上帝向我伸出手來顯示他他自己,對我說話。布洛克對生命認真到充滿重負。與布洛克作對比的,就是隨從雄士。他一樣經歷十字軍的幻滅,但他選擇了玩世不恭的犬儒主義。
武士布洛克是個理想主義者,他當年參與十字軍東征,正是宗教熱誠結合了理想主義之後的行動,未料最後徹底發現是場政治騙局,幻滅而歸。回到自己生長之地的沿路,又發現處處死亡浮現,不曉得自己何時也成為死神的俘虜。
電影中有一個武士布洛克、與他的隨從雄士。這兩個人一路同行,但是卻有完全不同的性格。
雄士說:我認得你,好久不見了....你就是十年前勸我們加入
拉發說:我偷死人的東西,不錯,這年頭還是筆不壞的生意哩!拉發想欺負那女人,說:「別叫。現在沒人聽的見你。上帝也聽不見,人也聽不見。拉發沒有想到,雄士躲在門後。
當拉發出現時,正在村莊四處打劫,剝除死人身上的首飾好拿去賣。結果被一個女人發現了。
前者,諷刺的以神學院畢業的博士拉發為代表。
在世紀末死亡浩劫中,還有另一種對比,就是善用機會欺騙圖利的偽善者,與混噩度日者。
十字軍的人!....現在你更聰明了,索性做起賊來了!」拉發完全沒有理想、沒有信仰、沒有道德、沒有誠實,但是他卻以其偽善搧動有理想的人去追逐一場欺騙,使他們歷經滄桑理想幻滅回來。
混噩度日的人,則是只要還活著,就吃吃喝喝、為瑣事勞煩,邊傳說著種種與黑死病有關的訊息,從不多想遠一點。
這種混噩,柏格曼透過鐵匠普洛、鐵匠的妻子、和戲子史卡的三角鬧劇表現出來。
史卡正等著演一出「不貞的婦人、善妒的丈夫、英俊的情人」,在後場等候時,竟然戲中劇情跑到現實生活中來。有一個鐵匠的老婆出來勾引他。於是在現實生活中暫時演出一場搞笑的三角戀情鬧劊整個過程因著女人的情感造作、鐵匠的老實妒忌、史卡的戲子人生態度,和雄士看透一切、犬儒、玩世不恭的隨時註解,徹底顯出其愚蠢、庸俗、渾渾噩噩的一面。
混噩之人也沒什麼特別的,遲早會與死神相遇。
鐵匠與死神相遇時說:「我是個鐵匠,自認手藝還不錯呢!這是我太太麗莎....她有時愛耍脾氣,我們剛鬧了點小彆扭,不過跟別人比起來,倒也差不到哪裡去。史卡則是在怕被鐵匠追殺,便使出戲子演戲天分裝死以逃脫後,竟然真的碰到死神。
他對死神說:「我還有戲要演。」死神:「契約取消了!因為你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家有孩子。」死神:「那你更無恥了。」史卡:「沒有變通的法子嗎?沒有特別優待嗎?
有趣的是,史卡曾搶著扮演死神。他對同行人約夫說:「你是個笨蛋!你只能扮演『人的靈魂』。」,然後搶走戲份最重的主角角色:死神,拿死神面具罩在臉上,學死神說:「你的時候馬上到了!」結果這齣戲對他沈思生命一點幫助都沒有。
這就是混噩度日的人,直到死亡之刻,才稍稍作一點膚淺的、無濟於事的生命反剩所以死神對布洛克說:「多半的人活著,從來也不考慮死亡以及生命徒勞這類問題。
受苦者與承擔罪責者因全家死於黑死病而受苦的女子,別無依靠的,只好沿路跟著隨從雄士。他們一行人夜行,碰到要受火刑的女巫。所謂的
我們說伯格曼電影中,往往有很強的抽象、形而上的思考,這最明顯的出現在「第七封庸中受苦女子與誣指為女巫的代罪羔羊兩個角色上。
女巫其實只有十四歲,被誣指為「跟魔鬼通姦」,「大家都相信她就是引起這場瘟疫的禍首。」很顯然的,這被控女巫的,以無罪之身承負罪責,要像釘十字架一般受火刑而死。受盡嚴刑拷打的磨難後,這可憐的少女已經被說服她就是罪魁禍首。
武士布洛克問她:「人家說你跟魔鬼有勾結。」少女說:「魔鬼隨時隨刻跟著我。」少女要武士看她的眼睛:「你看見魔鬼了嗎?」布洛克答:「不,我只看見驚懼。」以無罪之身承受罪責的荒謬,引發布洛克不斷提出義人受苦的問題:「到底是誰在照管這個女孩子?」他為少女呼喊,就像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當少女死時,像十字架一般的木梯底下,那因家人全死受苦的女子,是唯一凝望伴隨到終了的人,兩女子面對面心心相櫻這場景,柏格曼顯然是刻意要安排的有宗教象徵意涵。
電影終了,受苦女子遇見死神時,整場電影中幾乎沒被安排任何對白的她,說出了耶穌在十字架上臨終前的話:「It is finished!」透過受苦者與承擔罪責者,「第七封庸將大地無法負荷的死亡咒詛,跟苦罪結合成緊密的宗教意象,一如聖經所說,因罪惡,苦難與死亡進入了世界,以致於無罪者(就是上帝自己)必須上十字架承負苦刑,以消解掉苦難與死亡在人生命中的永恆性咒詛,讓死亡之後不再是虛無。

影片海報

第七封印
第七封印
第七封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