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嬪[明世宗曹端嬪]

曹氏,即曹端妃,無錫碩放人。明世宗朱厚熜中年時期的寵妃,初封端嬪。

基本信息

生平

她是進士及第、後任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愛女,美貌過人。嘉靖十五年八月(1536年)生皇長女常安公主(見《國榷》卷首之一),同年九月初九日,她由端嬪晉封為端妃。三年後又生一女寧安公主。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11月17日),皇宮中發生一起罕見的宮女起義,即“壬寅宮變”:楊金英等十幾名宮女因不堪世宗皇帝的暴戾,欲合夥用麻繩將他勒死,未遂,眾宮女和同謀的王寧嬪都被抓獲。宮女逆謀其實與曹端妃並無關聯,但世宗皇帝當夜正好宿在曹氏宮中,事後皇帝重傷昏迷不能理政,於是嫉恨曹氏受寵的方皇后,藉機將曹端妃連同王寧嬪和宮女們一起,以凌遲的酷刑處死。很久之後,皇帝才知道愛妃是冤枉的,深表遺憾,但從沒有追謚。

史料

《明世宗實錄》卷一九一:

嘉靖十五年九月初九日,進封宸妃沈氏、麗氏(妃)閆氏俱為貴妃。端嬪曹氏為端妃,安嬪沈氏為安妃,康嬪杜氏為康妃。

《明史 列傳第二 后妃二》:

二十一年,宮婢楊金英等謀弒逆,帝賴後救得免,乃進後父泰和伯銳爵為侯。初,曹妃有色,帝愛之,冊為端妃。是夕,帝宿端妃宮。金英等伺帝熟寢,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後。後馳至,解組,帝蘇。後命內監張佐等捕宮人雜治,言金英等弒逆,王寧嬪首謀。又曰:曹端妃雖不與,亦知謀。時帝病悸不能言,後傳帝命收端妃、寧嬪及金英等悉礫於市。並誅其族屬十餘人。然妃實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

《彤管拾遺》

二十一年十月,上性卞,待宮人多不測,宮人懼。會所幸曹妃及王寧嬪侍上寢。寢酣,宮人楊金英等謀弒逆,用組繫上頸,而以釵股雜刺上胯間。幸系組倉卒,誤為殊死,結得不縮。金英懼,同事張金蓮者,知事敗,走告後。後馳至解組,上蘇,然病悸不能言。後命太監張左、高忠捕宮人雜治。詞首王寧嬪,雲曹妃者雖不與,然亦知之。後乃傳上命,收曹妃及金英等十餘人磔於市。並捕斬其族屬十餘人而籍其家。先是曹妃有容色,上愛之,冊為端妃,故每侍上寢。至是上稍愈,疑妃冤,曰:“端妃,我所愛,宜無此心。”因德後救已,而翻以妃故憾後。是年進後父銳安平伯為安平侯,以報後功。二十六年十一月,宮中火,中宮請救後,上不應,後遂崩。已而復悼曰:“後救我,而我不能救後。”(原評曰:此以述語為斷語,純乎史法。)乃欲厚其喪葬禮,且欲重抑孝潔以厚之。遂稱後為元後,豫名所葬地曰永陵。遣太傅兼太子太傅、成國公希忠為正使持節,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言為副使,捧冊謚曰孝烈皇后。故事凡冊謚,使臣至宮門,內侍傳節冊以入。上又諭謚後禮重。其命二使上殿,拜命於門內勿如舊。明年二月,喪百日,特修薦事於永禧宮,詔群臣齋戒十日。是日皆素服辦事,五月葬永陵。將葬,禮官請儀注,上命梓宮從中道行,虞嬪如禮用九數,百官送喪者,皆制服。至入朝,以素服加烏紗帽黑角帶,退而以素服素冠辦事。至迎主之日,仍用制服至善安門。外行安神禮,主還,更以素服素冠辦事,禮畢除。時廷臣謂逾舊制,且有引孝潔前事爭者,皆不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