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火災

立體火災

上海“11·15”這次火災跟以往的高層建築火災有個很大不同,就是形成了多點火災、立體火災,給撲救和疏散帶來了難以想像的難度。以往的高層建築火災,多是室內某一個點起燃,向外燃燒,處置起來難度小得多,也有把握得多。這種“立體火災”是消防需要解決的新課題。

介紹

立體火災立體火災

2010年11月15日14時15分許,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728號一幢28層樓的高層居民住宅發生火災。據附近居民介紹,公寓內住著不少退休教師,起火點位於10-12層之間,整棟樓都被大火包圍著,樓內還有不少居民沒有撤離。截至2010年11月16日9時20分,大火已導致53人遇難,另有70餘人正在接受治療。熊熊大火吞噬了50餘條鮮活的生命,也敲響了高樓安全的警鐘。只是,這血的教訓實在太過沉重!這次火災跟以往的高層建築火災有個很大不同,就是形成了多點火災、立體火災,給撲救和疏散帶來了難以想像的難度。以往的高層建築火災,多是室內某一個點起燃,向外燃燒,處置起來難度小得多,也有把握得多。這種“立體火災”是消防需要解決的新課題。

特點

多發生於高層建築

高層建築一旦發生火災以後,由於建築內管井比較多,電梯、管道井、電纜井等四通八達,這樣容易形成煙囪效應,易形成立體火災、形成大火。

多點起火

由於建築內管井比較多,電梯、管道井、電纜井等四通八達,容易引起多點起火,這樣又給消防帶來很大的難度。

火勢發展迅猛 救援難度大

2010年11月15日14時15分許,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728號一幢28層樓的高層居民住宅發生火災。據附近居民介紹,公寓內住著不少退休教師,起火點位於10-12層之間,整棟樓都被大火包圍著,樓內還有不少居民沒有撤離。截至11月16日9時20分,大火已導致53人遇難,另有70餘人正在接受治療。

形成原因

立體火災立體火災

消防施捨配備不齊全

這次上海失火,是一個正在外立面改造施工的建築。對施工建築,江蘇有自己的特色做法:要求正在蓋的建築設立臨時給水設施。施工到哪一層,水管就要接到哪層,這樣發生火災才能夠隨時有水。不過,這一措施的執行並不理想。據了解,如果配置到位,一棟20多層的建築需要花掉近20萬元。一些施工方為了多賺錢,寧願交罰款也不肯配置臨時消防設施
要節能美觀,更要確保全全
國家對大樓設計有一整套完整的規範。除了美觀、實用等原則外,設計單位在設計過程中尤其要重點考慮安全問題,如防火、疏散、高空墜落等。以防火規範為例,消火栓的設定、噴淋裝置的安裝、防火分區的設定、消防通道的設計等,這些規範都是國際通用的。

但現在的關鍵是規範執行。現在大樓都強調節能,但現在市面上的外牆保溫材料本身很難達到防火要求,有的材料稍微好一點,有的材料一個菸頭就能點燃。國家應對外牆保溫材料進行重新認定。

高樓外立面所用材料主要分為無機和有機兩種。國家對保溫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為A1級,無機全部都能達標,而有機則主要在B1、B2級,低於國家標準。但企業一般選擇有機保溫材料,因為施工簡單,價格便宜。一般情況下,工人只需用膠水貼上到牆上,市面上每平米40-60元,而無機價格平均高出一倍多,並且安裝比較複雜。使用有機材料還存在另一個安全隱患——由於建築用磚耐久性高於有機保溫材料,加上膠水等固定件的不牢固,一旦有機保溫材料性能退化,可能造成牆體脫落。雖然已有政策要求在有機保溫材料中間建立防火隔離帶,阻止火勢蔓延,但由於隔離帶成本高,施工麻煩,落實情況並不樂觀。

“帶病高樓”,想要整治不容易

高層建築的常見隱患:一是占用消防預留的空地,二是擅自改變消防設施用途。 一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投入使用的高層建築,很多是房改房,有的連物業都沒有。因為建設比較早,沒有繳納防火維修基金,居民又不願出錢,消防設施的改造費用常常無法落實。目前,這些“帶病老樓”有的已由政府掛牌督辦,牽頭進行綜合治理,但難度比較大,主要還是資金問題。
最大的隱患是人

隱患不僅來自高樓自身,其實高樓火災最大隱患在於人。最常見引發火災的情況,如抽菸,有人在衛生間、過道,甚至就在辦公室抽菸,而未掐滅的菸頭極易引發火災。另外,電腦等電器長期不關,老化、焦化的線路短路,雜亂地堆放廢棄物,冬天用取暖器等都存在隱患。業主單位應跟物業合作,在每一層樓挑一個消防專員,負責宣傳消防意識和及時糾正同事日常中一些不當行為。功夫在平時,要多組織消防演練,加強消防設施的維護。比如,100米高以上的公共建築要每隔15層設一個緊急避難層,疏散通道的常閉式防火門一定要保持關閉。

救援難題

立體火災立體火災

上海11·15特大火災事故為例:據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救援人員介紹,當他們到達時,整個大樓幾乎每一層每一戶都在燃燒。這樣的立體燃燒狀態,對消防人員來說,無論是內攻還是外攻,都非常有難度。

首先,內攻通道受阻

當時大樓的煙氣非常濃,溫度極高,內部火勢也已經處於猛烈階段。據救援人員估計,大樓內部的溫度甚至高達1500攝氏度左右。“我們能看到一些被困居民的身影隱約在視窗出現,大家都想衝進去,但是溫度實在太高、煙氣太重,很多人衝進去,又被高溫和濃煙給逼出來。”一位現場參與救援的消防隊員說,“也有戰士強行沖入救人的,後來因為高溫的炙烤和體力消耗過大而昏倒。”

負責內攻的消防力量一方面要內攻滅火,另一方面要搜尋被困人員。該大樓每一層有6戶人家,由於火在屋內燃燒,每搜尋一戶人家,救援人員都要經歷破拆、滅火、救人這樣的複雜過程。大樓內當時被困人員眾多,又以老人、小孩這樣的火災弱勢群體居多,救援難度相當大。

其次,燃燒面太廣

外圍的大面積燃燒使得大樓內部達到猛烈燃燒的時間大大縮短。外圍猛烈的火勢,也使得屋內被困的人員無法靠近窗戶,從視窗、陽台等處向外逃生、呼救。

最後,目前救援裝備還不能處置高層火災

在上海11·15特大火災火災救援中,上海配備的直升機、90米雲梯車以及各類用於高層火災撲救的曲臂車,都投入了救援中。兩架直升機曾趕到現場,除了進行現場實時視頻傳輸外,當看到樓頂有被困人員呼救時,直升機曾兩度靠近,並試圖通過索降方式來救人。但是無奈因為現場濃煙火勢太大,不僅能見度低,救援人員貿然索降自身也有危險。此外,有專家分析,直升機懸停在失火大樓上產生的強大氣旋,也可能會助燃大樓的火勢,不利於滅火救援。上海目前擁有一輛90米雲梯車,也已經趕至現場,由於大樓立體燃燒,這輛雲梯車也只能封住一個方向的火勢。此外,在現場的還有32米、50米等各種類型的大小曲臂高噴車,還是有效控制了它們所控範圍內的大火。但是除了大樓外圍大火,還有每戶人家的內部火勢,據了解,曲臂高噴車還啟用了水炮。但是由於火點太多,水炮只能一個窗一個窗地進行攻擊滅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