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五生

種五生,民間歲時風俗,於農曆七月初七前,將綠豆,小豆(赤豆)、小麥五穀之屬,用水浸於磁器中,待生芽數寸,以紅藍彩線束之,置小盆內,七夕供祀牽牛星,謂之“種生”。見於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七夕》、陳元靚《歲時廣記.七夕.生花盆》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宋代以來,民間歲時風俗,於農曆七月初七前,將綠豆,小豆(赤豆)、小麥五穀之屬,用水浸於磁器中,待生芽數寸,以紅藍彩線束之,置小盆內,七夕供祀牽牛星,謂之“種生”。此類以彩線所系之物,稱“五生”。其盆名“生花盆”或“五生盆”。街市上並有出售。培種五生,同時也成了婦女、兒童的一種巧藝,此俗至近代猶存。

記載

元白樸《梧桐雨》第一折:“龍麝焚金鼎,花萼插銀瓶,小小金盆種五生。供養著鵲橋會,丹青幀。”幀,指畫幅。明陶宗儀《輟耕錄.綠窗遺稿》引元孫淑詩:“乞巧樓前雨乍晴,彎彎新月伴雙星。鄰家小女都相學,斗取金盆看五生。”參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七夕》、陳元靚《歲時廣記.七夕.生花盆》、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七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