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洞

秦王洞

秦王洞位於山東巨野金山,巨野之勝在金山,金山之勝在“秦王洞”。此洞由明道(墓道)、側室、道、耳室及主室組成,總長89.8米,最寬處28米(含東、西側室)。

秦王洞

秦王李世民畫像

 秦王洞位於山東巨野金山,巨野之勝在金山,金山之勝在“秦王洞”。金山南麓有一人工開鑿的大洞,傳說李世民曾在此避暑,又稱“秦王避暑洞”。近年來,經考古工作者多方考證,此洞為漢朝昌邑王劉賀建設未用的廢冢。巨野八景中的“金冊春曉,秦洞雲霞”均出自漢代昌邑王劉賀的廢崖墓,後稱之為秦王避暑洞。

此洞由明道(墓道)、側室、道、耳室及主室組成,總長89.8米,最寬處28米(含東、西側室)。明道長63.3米,有東西二側室:東側室長13.9米,寬3.2米,高2.6米;西側室長9.3米,寬3.1米,高2.6米。明道盡頭鑿為洞,是為墓。道長15.9米,寬2.4米,高1.85米。主室長10.6米,寬6.7米,高2.35米。洞內冬暖夏涼,氣候宜人,一脈清泉自石中滲出,懸流不斷。“雲開山上地,雨滴洞中天。徑窄藤蘿沒,崖高日月懸”。“三月賞景看日出,六月納涼在洞中”,乃是“秦洞雲霞”、“金山春曉”的真實寫照。此洞開鑿工整,鬼斧神工,令人驚嘆。歷代文人學者在此寫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現存宋代以來的石刻44塊,較著名的有宋朝崇寧元年(1102年)鄧御夫的《清涼洞記》、金朝大定四年(1164年)《移五十三佛記》、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右副都御史宋滄的《游秦王避暑洞》等。時期,此洞為佛寺,洞口上方鐫有“敕賜大明褙禪院”六個大字,為金大定三年所刻。洞內現存石佛像一尊,大元泰定四年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