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國全天星台

秦帝國全天星台所屬現代詞,指的是秦始皇時修建的大型天文觀測設施。

秦帝國全天星台是秦始皇時修建的大型天文觀測設施。它由1424個圓形或橢圓形土台組成,其分別與天空332個星宿或星官一一對應,又分別對應秦帝國的疆域山川,郡縣城障,宮廷苑囿,文武百官,軍隊、監獄,社會百業,日常生活等。同時,這些星台還與各種神話等精神世界相呼應,構成完整的“地上天國”。
星台群東臨黃河,西跨明長城內外,南止秀延河下游,北達鄂爾多斯高原,面積2.8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分布在陝北。其中在榆林境內除定邊縣外,其他11個縣區均有分布,其余星台散布於延安市子長縣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一些重要星台旁還曾設有觀象所,附近設有祭星台,並置放或掩埋陶器、青銅器等禮器。考察表明,秦帝國時期,郡、縣、軍城、亭障、長城、道路以及秦直道南端甘泉宮也普遍設有星台。當時的統治者通過觀星、祭星、占星這種獨特的方式方法來預測軍國大事,廣大庶民亦希望觀天象知曉社會變異或自身的生計。這一習俗,至今仍在陝北一些地方流行。這是秦長城、秦直道之後的又一龐大而周密的建築工程,在中國建築史上也應有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