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立儲

秘密立儲

中國清代雍正以後皇位繼承的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解決皇位繼承問題,基本上採取公開建儲,即預先公開冊立皇太子,以備承嗣皇位。雍正帝繼位後,汲取歷代建儲承嗣的經驗教訓,始創秘密立儲制度。避免了歷史上經常出現的諸王子爭儲位,儲君與皇帝爭權,儲貳驕縱等弊病。

秘密立儲

正文

雍正以後皇位繼承的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解決皇位繼承問題,基本上採取公開建儲,即預先公開冊立皇太子,以備承嗣皇位。所選太子的原則是所謂立嫡立長。代不立皇太子,因此,多次發生諸王子爭奪儲位。康熙帝立太子,鏇廢鏇立,既立復廢,諸王子營求儲位,紛爭不已。雍正帝繼位後,汲取歷代建儲承嗣的經驗教訓,始創秘密立儲制度。他親書繼位皇子名字於"御書"密封匣之中,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待日後臨死前或死後,由御前大臣、軍機大臣等共同取出,按"御書"所定之嗣皇帝繼位 (見彩圖)。秘密立儲之制,對於一個王朝的長遠利益來說,顯然優越於公開建儲之制。它避免了歷史上經常出現的諸王子爭儲位,儲君與皇帝爭權,儲貳驕縱等弊病。嗣後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各帝,均按這一制度繼承皇位。後由於同治光緒兩帝均無子嗣,宣統帝未及親政清王朝即被推翻,秘密立儲制度遂自然廢止。

配圖

秘密立儲秘密立儲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