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鷲軍團

禿鷲軍團

1937年8月2日,西班牙南部上空萬里無雲,德、意、蘇、法等國的最先進飛機正在這裡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會戰。只見空中飛機盤鏇翻滾,追逐混戰,戰鬥機尖厲的吼叫聲不絕於耳。一架蘇制I-16戰機以其無與倫比的速度追擊著一架義大利製造的CR32雙翼殲擊機,眼看距離越來越近,突然一架德制梅塞施米特的Bf-109戰鬥機從I-16飛機上方俯衝下來,一束急促的子彈射向I-16戰鬥機,只見I-16戰機猛地向上拔起,子彈從其尾翼擦過,接著I-16戰機向右一撇,與來襲的Bf-109戰機廝殺起來。這就是西班牙內戰中德國“禿鷲軍團”參加空戰的一個場景。

誕生

德國空軍使用的Bf-109戰鬥機德國空軍使用的Bf-109戰鬥機
德國“禿鷲軍團”的誕生與1936~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息息相關。西班牙內戰是第二次大戰前夜歐洲發生的大規模局部戰爭,也是德、意、蘇、法等歐洲主要國家空軍戰前的一場主要“熱身賽”。這場死亡人數超過100萬人的戰爭,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空軍的巨大威力,並對幾個月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產生了重要影響。
西班牙內戰的起因:16世紀時,西班牙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那時,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除了巴西之外都是它的殖民地。但從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英吉利海峽被英國擊潰之後,它便失去了海上優勢,逐漸走下坡路。
19世紀上半葉,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戰爭風起雲湧,沉重打擊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使它失去了絕大部分的美洲殖民地。1898年美西戰爭後,它又丟掉了古巴、關島、菲律賓等殘存的殖民地。從此,強盛的西班牙帝國便永遠成為歷史。
1931年4月,西班牙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於共和國,可這並沒有真正解決西班牙社會的根本問題。1935年歐洲政局風雲變幻,戰爭威脅逐漸逼近。面對法西斯日益猖獗的狀況,西班牙各左派政黨聯合組成人民陣線,並在1935年2月的議會選舉中獲勝,組成新的共和政府。新政府實施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引起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極端仇視,迅速激化了原有的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
禿鷲軍團正在運輸士兵
1936年7月,西班牙駐西屬摩洛哥殖民軍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率部發動叛亂,另一反動將領莫拉則在西班牙北方反叛。此後叛亂在西班牙各大城市蔓延,這時共和國軍隊的80%官兵被叛亂者所控制。由於叛亂早有預謀,且是在國際反動勢力支持下進行的,所以一開始進展頗為順利。佛朗哥統率的摩洛哥軍團由南向北,莫拉率領的正統派和保皇黨軍隊由北向南,企圖南北夾擊首都馬德里,迅速奪取政權。
然而,對君主制度和法西斯主義深惡痛絕的西班牙人民,積極回響人民陣線的號召,自動起來保衛共和國,對共和國有利的是,國家空軍和海軍堅定地站在他的一邊,同叛軍展開了英勇的戰鬥。經過浴血奮戰,馬德里巴塞隆納瓦倫西亞等中心城市的叛亂先後被迅速平定。忠於政府的海、空軍則在北非和西班牙之間的海域晝夜巡邏,切斷了叛軍從海外向國內增兵的航線。到7月底,缺乏海空力量的叛軍情況已經岌岌可危,其某些領導人已經開始考慮投降和逃跑了。
面對不利的情勢,叛軍頭子弗朗哥派出官員,分別向德國和義大利求援,希望能借來空中力量,將其滯留在摩洛哥的軍隊空運回國,進而支援其作戰。他認為這是扭轉危局的關鍵。
7月25日晚,德國拜羅伊特市華格納家族別墅里,當弗朗哥的代表向下榻在這裡的希特勒提出希望支援10架運輸機來運送部隊時,希特勒慷慨地給了20架,還派了6架戰鬥機護航,並告訴弗朗哥的代表,錢和其他問題都不用擔心,以後再談。因為在正籌划進攻英法等國的希特勒看來,與世仇法國為臨的西班牙不僅物產豐富,黃鐵礦占世界開採量的50%,汞開採量占世界的45%;而且緊扼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另外,他對紅色的人民陣線在西班牙掌權也難以容忍。至於墨索里尼,他早就想占領西班牙的戰略要地巴利阿里群島,乃至於控制整個西班牙,將地中海變成“義大利湖”。於是,弗朗哥的求援與德、意法西斯的干涉願望一拍即合,使西班牙內戰逐步演變成一場世界民主力量同法西斯勢力的大較量,而較量的主戰場就在西班牙的空中。弗朗哥求援之際,正是德國法西斯空中力量崛起的關鍵時刻。

崛起

德國空軍轟炸機德國空軍轟炸機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空軍的國家之一。1912年10月,德國組建了第一支航空兵部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德國已擁有一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空部隊。一戰中,德國航空部隊在與協約國交戰中大打出手,戰果輝煌,擊落了數千架敵機,湧現出數百名王牌飛行員。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被稱為“紅色男爵”的曼弗雷德·馮·里奇特霍芬,個人戰果竟高達80架,在當時他是整個一戰所有交戰國中戰果最高的王牌。但是,儘管德國王牌神勇,戰績卓著,最終還是輸掉了整個戰爭。
一戰結束後,德國以戰敗國的身份,極不情願地接受了戰勝國1919年《凡爾賽條約》,被迫解散了德國空軍,銷毀和交給協約國的飛機約1.6萬架,只保留了140架飛機和169台航空發動機。1922年,協約國廢除了禁止德國製造民用飛機的禁令,德國航空工業開始復甦。1934年,德國已經有多種軍用飛機投產,如:He-51戰鬥機,He-45和He-46偵察機,Ju-52/3M轟炸機,Do-11、Do-23轟炸機,並在蘇聯利別斯克訓練中心和設在高加索的一些機場,培訓了大批飛行員(註:當時蘇聯與納粹德國的關係還很友好)。這就為德國空軍的重建準備了大批人才。
希特勒上台後,把擴軍備戰擺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德國經濟軍事化。1933年到1936年,德國新建飛機廠達60個。為了推動航空工業的發展,政府對航空工業採取扶持和補貼的辦法,使飛機製造業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到1935年,年產飛機已達4760架。1935-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空軍的主要作戰機Bf-109、Bf-110、Hs-123、Ju-87、Do-17、He-111等最後定型。1935年3月,德國空軍正式重新建立,並獨立成軍。
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這個時候的德國空軍再次成為從武器裝備到技術素質都稱得上世界一流的空軍。德國空軍已擁有3000多架作戰飛機,絕大部分是當時最新式的。納粹惡鷹終於羽毛豐滿,長出了鋼牙鐵爪,開始在西班牙上空大顯身手。
從西班牙戰場到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空軍先後與波蘭、丹麥、挪威、比利時、荷蘭、法國、英國、蘇聯、美國、芬蘭等國空軍交戰,共誕生擊落敵機5架以上的王牌飛行員3000餘名,成為王牌絕對數量最多的參戰國。其中,個人戰果大於100架的超級大王牌就有105人之多;大於200架有15名。個人戰果最高者是E·哈特曼少校,達352架。這一紀錄讓世界所有王牌瞠乎其後,成為世界空戰史上空前絕後的超級王牌。
而德國飛行員取得的驚人戰績都與在西班牙空戰密切相關,擁有空戰經驗上的絕對優勢。西班牙之戰,使德國積累了豐富空戰經驗,並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飛行員——二戰中的戰鬥機部隊司令的莫爾德斯和加蘭德,都是在西班牙空戰中漸露頭角的。
德國空軍還建立了非常優秀的飛行學校,培養了許多優秀飛行員,每個德國飛行員都要完成450小時以上的飛行訓練,通常情況下年輕飛行員參戰但不馬上要其參加格鬥,他們往往跟隨王牌飛行員作為僚機從旁觀察,以此掌握作戰方法。
在飛行武器裝備上,德國戰鬥機的研究和設計都走在歐洲各國的前面。新德國空軍的主要締造者是赫爾曼·戈林,同時他也是一戰中的王牌飛行員,從20世紀20年代追隨希特勒開始。他就鼓勵開發新型單翼戰鬥機,亨克爾He-112型和梅塞施密特Bf-109型成了其他空軍羨慕的機種。
Bf-109戰鬥機是維里·梅塞施密特設計組令人驚訝的成果,這種單翼戰鬥機總共生產了3萬多架,是歷史上批量生產數量最大的、有著可收放起落架和無支撐下單翼的戰鬥機。第一架原型機在1935年9月試飛成功,由羅爾斯·羅伊斯生產的茶隼發動機提供動力,後來的原型機則使用容克Jum0210型發動機。
Bf-109外觀十分獨特,有著十分平整的機翼、包裹結構的尾翼、窄窄的跑道起落架和框架厚重的駕駛天窗。狹窄的起落架可以向外收起至機翼下的輪艙中,這使生產簡化了,但戰鬥機在地面滑行時卻變得比較困難。駕駛艙也比較狹窄,體形較大的飛行員鑽進去有些侷促,厚重的駕駛艙天窗絲毫沒有提高飛行員的視野。這成了此戰鬥機上非常嚴重的缺陷,在當時,被人戲稱是“世界上最瞎的戰鬥機”。不過在後來的戰爭中,經過改良的天窗被最終引入。
德國的名牌飛機還有容克Ju-87俯衝轟炸機。這種1935年9月17日問世的外表醜陋、對地攻擊力強大的飛機可以在80度角的俯衝中準確地投出重達1000英磅的炸彈。它被命名為斯圖卡,這是德語中“俯衝轟炸機”的縮寫。
西班牙內戰,使斯圖卡式飛機第一次接受了戰鬥考驗。它以僅10米的“樹梢高度”疾飛,在西班牙土地上投下了一批批炸彈。俯衝時,斯圖卡式飛機發出特有的“尖叫聲”。這時,由機身控制引起的周圍氣流的變化所發出的呼嘯聲往往給敵軍和平民帶來巨大的恐慌。為進一步散播恐怖氣氛,斯圖卡式飛機在起落架上還安裝了警報器。幾乎在一夜之間,全世界都熟悉了Ju-87的兇殘形象,它成為納粹軍事力量的可怕象徵,被稱為“斯圖卡恐怖”。總之,西班牙內戰前,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飛行員素質,德國空軍都處於世界一流地位。

飛向西班牙

德國轟炸機正在投彈德國轟炸機正在投彈
根據弗朗哥叛軍代表與希特勒和達成的協定,德、意法西斯對西班牙的干涉行動開始了。7月30日,德、意各派飛機20架飛抵西屬摩洛哥的德士安,把那裡的首批叛軍運到西班牙南方。隨後,其餘的1萬多名叛軍又在德意戰鬥機的保護下乘船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在西班牙南方登入。為了協調行動,德國成立了W司令部,義大利成立了特別委員會。隨後,大批德、意武器和彈藥源源不斷地從各個方向運給叛軍,僅義大利,就先後向西班牙叛軍提供過1000架飛機、2000門大炮、1000件自動武器,24.1萬支步槍、3.25億發子彈、750萬發炮彈、1.2萬輛汽車、2艘潛艇、4艘軍艦。德國在戰爭頭兩年向西班牙派去了650架飛機、200輛坦克、700門火炮。為了運送這些物資,義大利平均每天向西班牙派出一艘裝滿人員和武器的船隻。
德、意法西斯在西班牙的干涉行動首先是從名為“魔火”的空運行動開始的。納粹的運輸機Ju-52都塗黑了機身上的身份標識,穿梭子摩洛哥和西班牙大陸之間的狹長地帶,運送人員和物資。有的飛行員一天要飛5個來回。到10月初,已有1.3萬名上兵、500噸彈藥和其他裝備,包括36門大炮的散件和127挺機關槍被運到了西班牙,這是軍事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空運行動。
1936年10月,希特勒專門組建廠“禿鷲軍團”,赴西班牙參戰。“禿鷲軍團”的名字是戈林起的,象徵軍團的主要任務是試驗德國的空中力量。這是一支由航空兵部隊、坦克部隊、高炮部隊、工程兵部隊等組成的多軍種聯合作戰兵團,起初總人數為6000人,擁有250架飛機、180輛坦克、幾百門防坦克炮和其他設備。儀1936年11月至1937年10月31日,該軍團就消耗軍費1.9億多馬克。此後,該軍團不僅親自參戰,而且為弗朗哥軍隊培養了5.6萬名軍官和預備軍官。此後,隨著戰場局勢的演變,德、意軍隊參戰的規模也不斷增大。德國先後派往西班牙的作戰部隊為5萬人,使“禿鷲軍團”的規模急劇膨脹。而義大利派出的軍隊則多達15萬人。為此,德國共花費5億馬克,義大利更是不惜血本,敢下賭注,總共花了140億里拉。
“禿鷲軍團”的主力是其空中兵力。它主要包括一個轟炸機編隊,最初是4個飛行中隊,每個飛行中隊有12架改裝的Ju-52,還有一個戰鬥機編隊,包括4個飛行中隊,每箇中隊9架He-51(更先進的戰鬥機、轟炸機一旦走下生產線,就被火速運到西班牙補充或替代原有的裝備)。此外,“禿鷲軍團”還有一個由12架飛機組成的標準偵察中隊,4架海上飛機組成的偵察轟炸中隊;8個炮排組成的高射炮隊,其中5個裝備了克虜伯公司生產的殺傷力很大的88毫米防空火炮。另外,“禿鷲軍團”還附屬於4個連的坦克部隊,每個連配備12輛輕型Pzkpfw-1型坦克;還有由海因茲·古德里安的門生威廉·里特·馮·托馬中校率領的幾百名軍事顧問。
德國空軍的Bf-109戰鬥機德國空軍的Bf-109戰鬥機
隨即,“禿鷲軍團”在德國的徵募工作熱火朝天地進行。起初每月都有成百上千的志願者——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都與回國執行空運任務的戰友們一樣,秘密來到西班牙。他們穿便服在漢堡、斯德丁和斯溫蒙德乘商船出發,從外表看他們是納粹黨“通過歡樂取得力量”組織主辦的旅遊團的遊客(打仗還去那裡旅遊,德國人的想像力真是豐富)。商船甲板下藏著大箱子,上面標著“家具”或“聖誕裝飾品”,裡面則是槍枝、高炮和飛機散件。輪船一出海便向南駛去,穿越共和政府的封鎖線到達卡迪茲,人員和物資上岸後轉到德軍的主要基地塞維亞。
“禿鷲軍團”的指揮官是雨果·斯比埃爾將軍。他身材粗壯,戴單片眼鏡,被希特勒描述為“我的最兇悍的將軍”。軍團參謀長沃弗蘭姆·馮·里希特霍芬則是一戰德國一位著名王牌飛行員(就是前面提到的“紅色男爵”)的表兄,他剛剛辭去空軍研究站的職務,目的是親臨前線考察德國航空工業產品在實戰中的表現。
“禿鷲軍團”的飛行員穿熱帶制服,佩帶西班牙徽章。儘管即將參加激戰,但他們卻形同兒戲,一到駐地就參觀塞維亞和格拉納特的名勝古蹟,遊覽摩爾人的埃爾汗布拉宮和著名的獅子宮,觀賞當地吉普賽人弗拉門戈舞。一些更下流的活動也組織的有條不紊,如排著隊到塞維亞著名的紅燈區尋歡作樂。一位西班牙飛行員曾回憶道:“德國人排好隊,客人滿了,多出來的人在街上等候,聽房內長官叫喚,一列列地進去”。
高特·魯佐中尉在1937年3月被派往西班牙接掌戰鬥機編隊的第二中隊,而3月底魯佐的第二中隊接收了16架最先進的Bf-109B-1戰鬥機(635馬力Jumo210D發動機,2挺7.92mmMG17機槍,最大速度470公里)以淘汰舊式的亨克爾He-51B雙翼機(750-馬力BMWVI發動機,2挺7.92mmMG17機槍,極速330公里)。要知道德國本土的JG132也才在1937年初開始換裝這種先進的戰機,因此魯佐中隊成為“禿鷲軍團”首先換裝的單位,對他們而言實在是一個福音。
除了新式的Bf-109B-1之外,“禿鷲軍團”還有另一種新式戰機,那就是亨克爾He-112的第四架原型機He-112V4。亨克爾的He-112於1936年與Bf-109競標德軍新戰機的訂單,雖然He-112最後並未獲勝,但是它初期的表現也讓許多人刮目相看。He-112V4是在1936年12月隨這三架Bf109原型機一同到西班牙作實戰測試,隨後留在第二中隊裡頭繼續擔負作戰任務;He-112V4的武裝除了兩挺7.92mmMGl7機槍外,在機翼另有兩門20mmMG/FF機炮,在當時這樣的強大武裝使她贏得了“大炮鳥”的稱號,這樣的武裝使得日後He-112V4在進行對地支援作戰時極受歡迎,還曾有過多次擊毀坦克的記錄。
雖然飛行員們都渴望駕駛新到手的Bf-109B-1出擊,但是中隊長魯佐中尉並沒有被喜悅沖昏頭,他堅持所有的飛行員必須完成對新戰機的適應飛行,並且還必須完成包括兩次一小時飛行在內的各項考核才能夠駕機參戰(當時有許多飛行員不理解他、抱怨他,但是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他是對的)。性能優異的Bf-109B-1使得德軍再次奪回制空權,並且對共和黨空軍形成了不小的壓力。以1937年7月底的戰役為例,第二中隊的Bf-109B-I擊落了16架敵機而本身無損失,就可以看出Bf-109B-1在壓制蘇制的I-15、I-16時有很大的威力。
同一時期第二中隊的中隊長便是日後德國戰鬥機兵種總監阿道夫·加蘭德中將(當時還是中尉)。在第二中隊的He-51B還沒換裝前,只能擔任對地支援的任務,而魯佐中尉則可以駕駛先進戰機與敵人捉對廝殺。由於“禿鷲軍團”是以培訓人員以及獲取經驗為主要考慮,因此飛行員往往在西班牙作戰幾個月以後便輪調回國,以便使更多人能有實戰經驗,因此高特·魯佐中尉於1937年9月奉調回國,在他率領第二中隊的Bf-109B-1作戰的這6個月期間,魯佐獲得了擊落5架敵機的記錄,成為王牌。

戰果影響

內戰爆發前,西班牙空軍還很弱小,“禿鷲軍團”對壘的也只是弱小的西班牙空軍。當時西班牙空軍只有40架“紐波特一德拉熱”Nid-52型殲擊機,60架“布雷蓋-19”型雙翼偵察轟炸機和20架魚雷轟炸機。這些飛機都是落後的老式飛機,特別是轟炸機時速僅有120公里,帶彈量80公斤,機上火力僅僅有一挺機槍。殲擊機也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產品。較為先進的只有新購置不久的3架“憤怒式”殲擊機。
戰爭爆發時,西班牙飛機大部分都掌握在政府軍手中,在初期平叛作戰中,有效地配合了地面作戰。但是,在戰爭爆發10天以後,德、意法西斯公開干涉西班牙內政,並向叛軍提供大量武器裝備。7月27日,德軍將首批援助的40架飛機交到叛軍手中,其中有32架容克Ju-52轟炸運輸機和8架亨克爾He-51單座殲擊機。這兩種飛機都是德國在20年代後期研製的新機種。同時義大利也向叛軍派出了12架SM·81轟炸機和25架CR32雙翼殲擊機及志願飛行員。
戰爭開始後不久,交戰雙方首先展開了空運與反空運的鬥爭。當時政府軍空軍還未得到大量外援,數量有限的飛機除用於支援陸軍作戰外,幾乎都用於截擊敵方運輸機。8月8日,據偵察報告,又有數十架敵方運輸機運送部隊到西班牙,而且護航兵力很少。政府軍立即出動了28架Nid-52殲擊機進行攔截。不料,叛軍早有準備,運輸機編隊還未進入西班牙領空時,就有2箇中隊的亨克爾的He51殲擊機從西班牙境內起飛加入編隊進行護航。政府軍飛機還未接近敵運輸機編隊,He-51機群已迎了上來。Nid-52飛機性能落後,其速度和機載火力都遠不如敵機,格鬥中完全處於被動局面。一場空戰過後,政府軍損失了9架飛機,而叛軍僅有1架轟炸運輸機被擊落、1架He-51殲擊機被擊傷。這次行動後,政府軍被迫暫停了大規模的攔截行動,而改用單機或雙機小編隊進行襲擾。待蘇聯、法國援助西班牙飛機到達時,敵方空運行動已基本結束。於是,援助飛機便主要用於奪取作戰地區的制空權和支援地面作戰。
德、意援助叛軍的飛機投入交戰後,立即改變了雙方空軍數量和質量的對比。通過兩次空戰,西班牙共和國政府軍的飛機損失慘重,叛軍奪取了幾個重要方向的制空權,在空中力量配合下,地面部隊加緊了進攻,共和國政府岌岌可危。為爭取國際支持和援助,共和國政府向全世界發出呼籲,請求各國給予援助,抗擊德、意的武裝干涉。
法國政府首先慷慨回響,答應援助西班牙政府50架波特茲-54轟炸機。蘇聯應邀向西班牙派出了由軍事顧問、飛行員、坦克手、水兵和其他專業人員組成的志願軍,並陸續提供了大量蘇聯最先進的SB-2型轟炸機、P-5型偵察轟炸機和I-15、I-16型殲擊機。據統計,在1936年10月至1939年2月的兩年半之中,蘇聯共向西班牙提供了1409架飛機、400輛坦克和上千門火炮。此外,其他54個國家的4.2萬名志願人員也紛紛來到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戰爭。
反法西斯陣容的擴大,使德、意當局十分驚慌。它們不斷增加干涉軍的兵力。在德國“禿鷲軍團”擴大到1萬人的同時,義大利也新組建了1個援外航空團,參加西班牙內戰。還有幾個殲擊、強擊、轟炸、偵察航空兵中隊也交給叛軍指揮。在戰爭頭兩年,德、意兩國共向叛軍提供飛機1650架、坦克1150輛、火炮近3000門。
在干涉西班牙內戰的前幾個月,德國飛行員只是偶爾參戰,沒有軍方的正式許可。最先開參戰之先河的是漢納斯·特勞羅夫特和他的同伴克拉夫特·埃伯哈德中尉。因為8月中旬,當德國飛行員把剛組裝好的He-51戰鬥機交給倉促訓練的西班牙叛軍飛行員之後,由於缺乏經驗,因而損失慘重。幾個星期下來,He-51戰鬥機被擊落了4架。儘管飛機還在源源不斷地從德國往這邊運,但身為軍事顧問的德國飛行員在損失面前坐不住了,就親自參加戰鬥。8月25日,特勞羅夫特和埃伯哈德中尉率先升空,在西班牙上空各自擊落了一架政府軍飛機,拉開了德國空軍參戰的序幕。隨後,德國飛行員在西班牙內戰中共擊落敵機300多架。
1936年底,西班牙交戰雙方投入的空軍力量都已遠遠超出了戰爭初期的水平。因為希特勒和他的顧問們已經越來越清楚使其“禿鷲軍團”參加西班牙內戰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一場意識形態的鬥爭,而且還能為剛剛擴大成軍的空中力量取得實戰經驗的需要;是空軍測試其新武器、新戰術的試驗場。這些,對於即將展開的進攻波蘭和法國的戰爭,都是必不可少的。於是“禿鷲軍團”的規模急劇擴大。隨著飛機數量的增多,質量的提高,空中作戰的規模和激烈程度也在不斷加大。
11月中旬,弗朗哥叛軍部隊準備再次進攻馬德里,雙方飛行員在城市上空爭奪制空權的戰鬥逐步激烈。13日,曾在8月擊落敵一批敵機的埃伯哈德中尉率領一個戰鬥機中隊從阿維拉基地起飛。兩天前停在這裡的一些He-51飛機被蘇聯人炸毀。埃伯哈德在馬德里外圍的卡薩坎波附近加入空戰,被敵機發射的一顆穿心而過的子彈擊斃。而他的蘇聯對手在飛機起火墜毀前跳傘,落人一群憤怒的西班牙百姓中,結果被誤認作德國飛行員被打死。
鑒於進攻馬德里不順利,11月18日弗朗哥取消了轟炸平民區的禁令,於是“禿鷲軍團”和西班牙叛軍飛行員駕駛的Ju-52和義大利“薩瓦侯爵”轟炸機開始對城內的醫院和居民區實施大規模夜間轟炸。空襲一直持續到11月22日,大批建築被夷為平地,造成了1000多平民傷亡。這是空軍有史以來第一次把平民當作打擊目標。
1937年初,當馬德里戰役陷入僵局時,“禿鷲軍團”的轟炸機編隊增加了30架能夠攜帶一噸多炸彈的雙發動機高速He-111和高速Do-17即“飛行鉛筆”。這些飛機到來的時候,正是“禿鷲軍團”的容克飛機在俄國飛機面前處於下風之際。Ju-52最高時速為282公里,而俄國的1-15戰鬥機的時速為354公里,很容易被迫上。而“禿鷲軍團”He-51戰鬥機的時速和靈活性也無法與I-15相比。作戰中,機載4挺機槍的俄國I-15噴著火舌追趕“禿鷲軍團”的“容克”式飛機,出盡風頭。而新到來的He-111和Do-17即“飛行鉛筆”不僅火力強大,而且速度也高於俄國的I-15。
在隨後的時間裡,“禿鷲軍團”實力增強的轟炸機部隊呼嘯著投入戰鬥,輪番撲向共和政府的防線和他們守衛著的城市,甚至連格爾尼卡這樣不起眼的目標也在劫難逃。4月26日,該軍團一陣狂轟濫炸,將格爾尼卡夷為平地,1654名居民死亡,89人受傷,釀成了震驚世界的“格爾尼卡事件”,開了戰略轟炸之先河。不管這一事件在國際上造成什麼影響,但它確實削弱了共和政府在此地的抵抗力量。隨之,叛軍橫掃格爾尼卡,進軍畢爾巴鄂。
1937年夏,“禿鷲軍團”戰鬥機編隊新增加了30架Bf-109。這是梅塞施密特的巴伐利亞工廠去年秋天投產的新機型,用來對付蘇聯人投入作戰的新機型——I-16。I-16的775馬力發動機可使飛機的最高時速達到463公里,稍遜於Bf-109,但大大高於“禿鷲軍團”其他作戰飛機。此前配備的其他作戰飛機。共和政府稱1-16戰鬥機為“飛蠅”,“禿鷲軍團”和叛軍則把它稱為“老鼠”。
Bf-109投入使用後,飛行員發現“老鼠”仍然不好對付。為此,梅塞施密特在德國不斷地改進它的機型。1938年初,一種時速為519公里的大馬力機型運到了西班牙,最終使得Bf-109沒有了對手。於是,它們經常成雙機或4機編隊巡邏天空,其“鯊魚”般的機身在伊比利亞半島的陽光下熠熠閃光。
“禿鷲軍團”戰鬥機編隊的He-51戰鬥機,則在阿道夫·加蘭德的帶領下去擔負支援地面部隊作戰的任務。他們因飛機上塗有卡通人物米老鼠的圖案被稱為“米老鼠中隊”。飛行員們每天在低空飛行幾個架次,回來時幾乎每架飛機上都有槍眼。為了減少危險,飛行員們學會了列隊前進,一架飛機跟在另一架後面,這樣每架飛機都會被前一架遮掩。長機有時會翻個筋斗向目標俯衝,後面的飛機會像傳送帶上的汽車尾隨而去。當戰鬥機要攻擊大面積目標,如一排土木工事時,飛機從後面跟上,並排飛行,聽到信號一起把炸彈全部投下,產生一排整齊的爆炸情景,德國人將此戲稱為“小個子的轟炸地毯”。此後,地毯式轟炸成為正式的空戰戰術。經過不斷實踐和探索,He-51戰鬥機飛行員攻擊命中率很高。但是,真正的定點轟炸,還需要新型的Ju-87斯圖卡式轟炸機來完成。
1938年1月,納粹新研製出的第一批3架Ju-87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被運抵西班牙,補充“禿鷲軍團”。2月中旬,弗朗哥叛軍發動了最後進攻,為其在東部特瑞爾市的據點解圍。為此,“禿鷲軍團”的戰鬥機部隊全力出擊,斯圖卡式飛機轟炸敵軍防線,為西班牙叛軍打開缺口。2月20日,叛軍進入特瑞爾,共和政府在這裡防守的最後幾個據點也被斯圖卡一一消滅。第二天,蘇聯飛機出現於城市上空,“禿鷲軍團”的Bf-109起飛迎戰,擊落7架蘇聯飛機,而自己無一損失。
蘇聯志願軍空軍部隊部署到西班牙之後,政府軍的空戰任務很大一部分是由蘇聯顧問指揮的,也取得了不少輝煌戰果。
1938年7月的一天,蘇聯空軍顧問普圖欣得知叛軍在加拉皮尼廖斯機場集中了上百架飛機,準備第二天對政府軍進行一次大規模空襲。普圖欣採取果斷的行動,他命令分散在3個機場的5個大隊近80架I-15、I-16殲擊機,在敵空襲前對敵實施反空襲。接到命令的航空兵部隊連夜進行準備,利用夜暗掩護,飛向敵方機場。當飛機抵達加拉皮尼廖斯機場時,已是拂曉時分,從空中依稀可以看見機場排列整齊的飛機和忙於加油掛彈的人員。蘇聯志願軍空軍立即發起了攻擊。一架架敵機中彈起火,飛機的爆炸又引爆了周圍的加油車和裝載炸彈的車輛,機場上火光一片。幾架停在跑道邊的飛機強行起飛,剛剛離開地面便被蘇軍飛機擊落。半個小時以後,停在機場上的飛機大部分被擊毀,叛軍空軍遭受了巨大損失,很長一段時間未能再對政府軍採取大規模空襲行動。而蘇聯志願軍在這次戰鬥中僅被地面炮火擊落2架飛機,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1938年2月,弗朗哥叛軍在攻占特瑞爾之後,開始了乘勝追擊。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他們從阿拉貢和卡塔盧尼亞
向東一直打到了地中海,“禿鷲軍團”一直在配合作戰,並在作戰實踐中不斷改進其空中和對地攻擊戰術。自從1937年1月在馬德里外圍首次使用閃電戰戰術之後,“禿鷲軍團”就一直在不斷地加以改進。作戰中,軍團指揮官與西班牙叛軍同行熟練配合,叛軍在前沿陣地成功地用無線電與空軍進行聯絡,使空地配合達到了相當的默契,為後來的二戰中德國人實施的空地一體的閃擊戰戰術奠定了基礎。
蘇聯人向西班牙運送了大批先進武器,但他們與盟友的配合不如德國人。1938年底,為了減少損失,蘇聯人開始撤離。1939年2月,共和政府撤離馬德里。幾星期後,叛軍進入首都,戰爭實際上結束了。
1939年春,“禿鷲軍團”的最後一批成員返回柏林。他們與早先參加西班牙內戰的1萬多名戰友一起遊行通過了布蘭登堡門歡慶勝利。

總結

作為兩次世界大戰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西班牙內戰使得各軍事強國紛紛藉此機會檢驗自己的武器裝備,修訂原有的作戰方法,制定出了新的戰術,輪訓了部隊,提高了戰術素質。同時,德國空軍將領開始認識到了高強度的轟炸在前沿產生的毀滅性效果,空軍與地面部隊需要密切配合。另外,實施大規模的戰略空襲、地毯式轟炸和四機指尖編隊等也是此次戰爭的新發明,並陸續套用於此後的二戰之中。通過此次“禿鷲軍團”的作戰,希特勒的手中有了經過驗證的戰術,久經沙場的飛行員和性能先進的武器。幾個月後,希特勒就把帝國推向一場征服戰爭。9月1日,在西班牙練就一身膽略和技術的德國飛行員和坦克指揮官,開始入侵波蘭。他們在戰鬥中密切配合,將其在西班牙戰場上初露頭角的“閃擊戰”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蘇聯空軍也在這次戰爭中檢驗了自己的飛機,改進了戰術,肯定了航空兵在支援地面作戰和奪取制空權中的重要作用,確立了集中使用航空兵兵力的原則。
在支持弗朗哥軍隊的一側,德國“禿鷲軍團”產生多名王牌,為首者是W·梅爾達斯,戰果14架。義大利有王牌數名,為首者為M·邦扎諾,戰果15架。
弗朗哥軍隊第一個王牌於9月11日誕生,當天,這位莫拉特擊落第5架敵機。弗朗哥軍隊宣布戰時總戰果為294架,王牌人數19名。這個戰果和擁有大量飛機的義大利志願人員的總戰果703架以及德國志願人員的總戰果314架相比,已相當可觀。其中最突出的是加奎因·加西亞·馬萊托。據資料,他在戰爭中一共飛行1012小時,511次作戰出動,56次空戰記錄,擊落對方飛機40架。到西班牙內戰結束時,他已經成為弗朗哥國民軍空軍的首腦人物。1939年4月4日(的確不很吉利)他駕駛一架編號為3-51的CR.32進行低空飛行時,發動機熄火,飛機失事,飛行員遇難。他死後,因其在戰爭中的貢獻被追授勳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