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雷斯特·岡普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美國電影,小說作者溫斯頓·格盧姆(Winston Groom),電影榮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Forrest Gump

又譯作阿甘正傳
美國“反智電影”的代表作
充滿著好萊塢電影回歸的保守主義精神
展現歷史與個人的約定,以小人物的經歷透視美國政治社會史的史詩片
1994年出品
導 演:羅伯特·澤梅基斯
主 演:湯姆·漢克斯
加里·西尼斯
薩莉·菲爾德
·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輯,最佳改編劇本六項大獎
·第十六屆電影金雞獎最佳譯製片獎

·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20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的反智情緒高漲,好萊塢於是推出了一批貶低現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歸原始的影片,美國媒體稱之為“反智電影”。《阿甘正傳》就是這一時期反智電影的代表作,它根據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通過對一個智商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現。它使美國人重新審視國家和個人的過去,重新反省美國人的本質。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桌球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
每個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會從中得到些許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
我覺得故事裡的阿甘簡直就是典型的美國人,他的成長過程又正好是我們所經歷的,他使我們清晰地回顧過去的歷史。他是個好人,能令人落淚也能逗人發笑。
——好萊塢製片人 溫迪·費勒曼
在這部影片裡,我想讓阿甘以一個頭腦簡單、純真,而又缺乏主見的人物形象出現在銀幕上,我把影片中的各個角色看做是美國國民人性化的象徵。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重新肯定了舊的道德及社會主體文化,宣揚了60年代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同時它又否定了其他前衛的新文化。我想正是基於此,它才能深得美國民心。
——本片導演 羅伯特·澤梅基斯
《阿甘正傳》讓我們熟知了兩個人:阿甘和湯姆·漢克斯。這部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政治諷刺小說,但影片的總體風格似乎更像是一部人生寓言,在影片中,阿甘的智商儘管並不高,但他的身上卻具有這個社會已經遠離許久的誠實、守信、勇敢、真誠等美德,影片的開始,我們或許會被阿甘的木訥所逗樂,在他面前,我們充滿著優越感,但在影片結束時,我們卻不得不被他的真誠所感動,我們突然發現阿甘的經歷正是代表了我們每個人的純真年代,而我們的身上卻已經覆壓著太多的偏見與虛榮。
——佚 名
天空中,一根羽毛隨風飄舞,飄過樹梢,飛向青天……最後,它落在福雷斯特·甘的腳下,阿甘坐在阿拉巴馬州的一個長椅上,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一生的故事——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要讓兒子和其他正常人一樣生活,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而上帝也並沒有遺棄阿甘,他不僅賜予阿甘一雙疾步如飛的“飛毛腿”,還賜給了他一個單純正直、不存半點邪念的頭腦。在學校里,阿甘與金髮女孩珍妮相遇,從此,在媽媽和珍妮的愛護下,阿甘開始了他一生不停的奔跑。
在中學時,阿甘為了躲避同學的追打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在大學裡,他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甘迺迪總統的接見。
大學畢業後,在一名新兵的鼓動下,阿甘應徵參加了越戰。在一次戰鬥中,他所在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了珍妮的囑咐,撒腿就跑,他的飛毛腿救了他一命。在越戰中,阿甘交了兩個好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鄧·泰勒上尉。
戰爭結束後,阿甘作為英雄受到了詹森總統的接見。在一次和平集會上,阿甘又遇見了珍妮,而珍妮已經墮落,過著放蕩的生活。阿甘一直愛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
作為桌球外交的使者,阿甘還到中國參加過桌球比賽,並為中美建交立了功。在“說到就要做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阿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他教“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里學跳舞;幫約翰·列農創作歌曲;在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中,他瓦解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大規模種族衝突;他甚至在無意中迫使潛入水門大廈的竊賊落入法網,最終導致尼克森總統的垮台。
因為“傻人有傻福”,阿甘還陰差陽錯地發了大財,成了億萬富翁。而阿甘不願為名利所累,他做了一名園丁。阿甘時常思念珍妮,而這時的珍妮早已誤入歧途,陷於絕望之中。終於有一天,珍妮回來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懷抱,之後又在黎明悄然離去。1年以後,阿甘又一次見到了珍妮,還有一個小男孩,那是他的兒子。這時的珍妮已經得了一種不治之症,阿甘同珍妮和兒子一起回到了家鄉,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珍妮過世了,他們的兒子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一天,阿甘送兒子上了校車,這時,從兒子的書中落下了一根羽毛,一陣風吹來,它又開始迎風飄舞……
“傻子”阿甘
在影片中,帶著美國南方口音、智力有障礙的阿甘凝視著充滿野性的珍妮,仿佛和美國小說大師福克納的名著《喧囂與騷動》中的傻子班吉是遠親。但二者顯然有著根本的區別:班吉只是一個家庭衰亡的象徵,是個真正的低能兒;而阿甘這個“傻子”卻幾乎代表了這個時代所缺少的所有美德:誠實守信,做事認真,勇敢無畏,重情輕財,反過來說則是具備這些美德便成了愚蠢,這真是對當今某些社會狀況的一個莫大諷刺。
而阿甘所摯愛的珍妮則是墮落的象徵,她染上了幾乎所有的惡習,如吸毒、性解放等,最後她死於一種病毒——其實影射的是愛滋病毒。而阿甘卻不計一切,始終如一地愛著她,影片在對他構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責備的同時,更體現了他的純真和善良。
內容提要:
根據這部諷刺喜劇小說改編的好萊塢同名影片幾年前曾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讓全球數億觀眾為之感動。
主人公阿甘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但他天性善良單純,加上天賦異稟,使他先後成為大學美式足球明星、越戰英雄、世界級桌球運動員、摔跤選手、西洋棋大師和商業大亨,既獲得甘迺迪總統的接見,詹森總統的授勳,甚至還無意間發現了水門事件的真相!透過阿甘的眼睛,讓我們看到了世態的險惡複雜,也更覺人性真誠的可貴。
小說的語言平易而風趣,阿甘的人生感悟充滿了哲理意味。雖然是成人暢銷小說,也適合敏於思考的少年人閱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