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牛樂樂

福牛樂樂

福牛樂樂是2008年北京殘奧會的吉祥物。與福娃一樣,設計者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冠英,於2006年9月6日發布。

福牛樂樂代表著頑強、樂觀與默默無聞的精神,同時也有祥和、風調雨順的意思。它代表了奧運旗里的白色。

基本信息

福牛樂樂福牛樂樂

福牛樂樂是2008年北京殘奧會的吉祥物。與福娃一樣,設計者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冠英,於2006年9月6日發布。

福牛樂樂代表著頑強、樂觀與默默無聞的精神,同時也有祥和、風調雨順的意思。它代表了奧運旗里的白色。

吉祥物的由來

的形象創作靈感來自古老的農耕文明,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朋友,牛,扎紮實實、勤勤懇懇、堅韌不拔、永不言敗。牛的良好形象蘊含著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和頑強拼搏的精神,與殘奧會運動員奮發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殘奧會“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相契合。
牛:樸實、樂觀、勤奮,體現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奧林匹克運動會提倡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哲學,殘奧會更倡導身體有障礙的人們和健全人一樣,享有在賽場上比賽的權利,並將這種精神延續到生活當中,做生活的強者,為社會的進步增添力量。

牛是與人類最親近的動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富有親和力。牛又總是為人們任勞任怨地工作。在世界文明的長河中,田園牧歌是人們對和諧生活的嚮往與禮讚,牛的形象廣泛出現在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自然、舒緩、詩意的田園生活中,體現出人們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憧憬與希望,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反映出北京奧運會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理念。另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牛還有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和平安、祥和之意。

牛的形象在國際上具有廣泛認同性,牛是人類最早表現的動物,如法國拉斯科壁畫和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澗岩畫中都有牛的形象。牛的形象正面,在國際上已得到廣泛認同。選擇人類最熟識的動物形象作為殘奧會吉祥物,有別於選取珍稀動物的傳統思路,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精神層面上與殘奧會理念的高度契合使牛這個形象贏得了不少讚譽。然而如何將這個形象完美地表現出來?評審組和專家們此後又經過了無數個日夜的論證和修改。


誕生

福牛樂樂福牛樂樂的誕生
牛與殘奧會理念的契合讓評審會的專家和主創人員為之振奮。將這種契合更加完美地表現出來又成了專家們接下來的工作。8月,一隻可愛的小牛“誕生”,他的名字叫“福牛樂樂”。

2006年6月30日,以牛為原型的設計方案在北京奧組委第68次執委會上審議並原則通過。這一形象的創作修改工作也繼續展開。殘奧會吉祥物的設計思路與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相同,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怎樣展現中國特色與現代感的融合,成為創作初期的討論焦點。為了突出中國特色,最初的設計方案吸收了剪紙、年畫、版畫`木刻等民間美術表現形式,但設計出來的小牛民族性有餘,世界性卻不足。

讓原本有些死板的設計變得活潑可愛並賦予它精神內涵,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在具體的修改過程中,有許多細節問題需要解決——小牛的眼睛是長一些還是短一些,小牛的鼻孔怎么翻,要不要有下巴?這些細節都關係到小牛的設計是否簡潔、具有代表性,能否體現中國文化。創作修改過程凝聚著方方面面的智慧,靳尚誼、常沙娜、韓美林等著名藝術家為創作修改工作貢獻了寶貴的意見:縮小鼻孔,體現美觀;將尾巴末端設計成圓球,突出可愛;調整眼睛的高光點,體現眼神的堅毅與自信……

綜合多方意見,吳冠英調整了設計思路,決定採用中國民間的年畫版畫表現手法,結合現代卡通造型的特點,將傳統民族風格、大眾情趣與時代氣息完美地結合起來。版畫線條和年畫色彩的巧妙運用,與殘奧會會徽的色彩系統相互呼應,使得小牛的整體造型亮麗而不失含蓄;過渡色的使用更加深了視覺的層次感,卡通畫元素的融入也增加了小牛的現代感。

在小牛的形象設計中,最具中國特色的要數頭上的“鏇兒”。在吳冠英厚厚的幾本原稿畫冊中,側面、正面、跳躍、奔跑、開心、憨厚、調皮……旁邊的空白處密密麻麻地標註著修改意見。指著小牛額頭上的“鏇兒”,吳冠英興致勃勃地說,這是最有中國特色的東西。“鏇兒”是中國民間動物繪畫的普遍特徵,是版畫風格的表現之一,加上“鏇兒”的小牛確實平添了幾分聰明和俏皮。

福牛樂樂福牛樂樂矢量圖

這樣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版畫和年畫的技法,頭上的這個“鏇兒”不僅體現了中國風格,更使小傢伙“牛勁十足”,聰明、可愛的特質表露無遺。這個“鏇”還有著另外一層含義,它形似蒲公英,而蒲公英在惡劣環境中不屈不撓茁壯成長的堅毅品格,又使它在無數的文學作品中成為殘疾人的象徵。

小牛簡潔明快的設計方案還給他帶來了另外的好處,即宜於絨毛、塑膠等多種材質的開發,適合體育項目造型與殘奧會紀念品的搭配組合,吉祥物紀念品可使用單一材質製作,也可以使用不同材質、結合形象特點進行組合製作。此時,這個小傢伙已經具備了讓人喜愛的特質,並為走進千家萬戶做好了準備。

有了完美的形象當然還得有一個叫得響的名字。然而小傢伙有了漂亮的外表就犯起了“牛脾氣”,給他起名字還真費了不少周折。北京奧組委為此邀請了很多殘疾人藝術家、殘疾人代表聽取他們的意見,我國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以及廣告界的精英們也紛紛獻計獻策。首先,大家都認為應該用一個疊音為小牛命名,因為“福娃”的名字就是疊音,殘奧會的也用疊音,能夠更有親切感,更易被兒童和各方面接受。其次,如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疊音,而不在它前面加上定語的話,就會出現太多重名,尤其是與一些兒童食品、飲料和玩具的品牌名稱重名。大家一致認為就像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名字“福娃貝貝”那樣採用疊音前加定語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查重率,且容易上口。於是,“福牛樂樂”、“祥牛樂樂”、“大牛強強”等帶有吉祥含義的名字湧現出來。

在仔細推敲了大量候選名字的中英文發音和意義後,“福牛樂樂”,及其漢語拼音“FuNiuLele”高票當選北京2008年殘奧會吉祥物的中文和英文名字。這個名字不僅在查重率上符合標準,而且在他與“福娃”的關聯更容易體現出北京奧運會和北京殘奧會由同一個組委會籌辦,符合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要求。

特點

福牛樂樂福牛樂樂機器人
(一)詮釋出豐富的北京殘奧會理念和奧林匹克精神
(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反映出北京奧運會“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理念
(三)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文化特色
(四)牛的形象在國際上具有廣泛認同性
(五)具有廣闊的延展設計和市場開發空間

寓意

勤懇堅韌的“牛”詮釋了北京殘奧會的理念

負責殘奧會吉祥物徵集活動的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介紹,殘奧會吉祥物設計方案“福牛樂樂”的靈感來自中國古老的農耕文明。

他說,這個形象詮釋出豐富的北京殘奧會理念和奧林匹克精神。“牛”紮實、勤懇、堅韌、永不言敗的良好形象,蘊含著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和頑強拼搏的精神,與殘奧會運動員奮發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殘奧會“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相契合。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兼理事長湯小泉也對這個形象讚不絕口。她認為牛是與人類最親近的動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富有親和力。在世界文明的長河中,田園牧歌是人們對和諧生活的嚮往與禮讚,牛的形象廣泛出現在描繪自然、舒緩、詩意的田園生活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人們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憧憬與希望。

輪椅攝影藝術家王濤作為殘疾人代表,參與了殘奧會吉祥物評選、修改的許多重要過程,對這個形象愛不釋手。他說,樸實、樂觀、勤奮的“福牛樂樂”形象,體現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奧林匹克運動會提倡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哲學,殘奧會更倡導身體殘疾的人們和健全人一樣,享有在賽場上比賽的權利,並將這種精神延續到生活當中,做生活的強者,為社會的進步增添力量。

社會輿論

福牛樂樂櫃檯上的福牛樂樂
2006年8月28日,國際殘奧委會審核批准了“福牛樂樂”成為北京2008年殘奧會吉祥物。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奧委會的形象景觀專家對其給予很高評價,認為它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和殘奧會理念,具有較強親和力,一定會被全世界人民認可和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