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創建於1902年,其前身泉州府官立中學堂是八閩大地最早開辦的八所新式公立中學之一,1994年全省第四所通過一級達標驗收。2001年,泉州市教委在《關於泉州五中素質教育的督導報告》中評價該校:“在長期辦學中,學校形成了優良的校風,並以教育質量高而贏得社會的普遍讚揚,被譽為‘家長信得過’學校”。同年年底,《中國教育報》發表全面介紹該校深化素質教育的長篇報導,稱讚該校為“閩南教苑的長青之樹”。繼往開來,譜寫新篇,學校制定並實施《教育改革與學校發展規劃》,正信心百倍地向創建國家級示範高中的目標邁進。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泉州五中(No.5MiddleSchoolofQuanzhou,Fujian,China)是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一所百年老校。她的前身福建泉州府官立中學堂是一九O二年八閩大地最早開辦的八年公立中學堂之一。歷經福建泉州中學校,福建立第十一中學,福建立晉江初級中學,福建立晉江中學,晉江第一中學,泉州第五中學,泉州高級中學(文革期間曾易名向陽中學),泉州第五中學等歷史階段。學校於解放初即被確定為福建首批重點中學。一九九四年全省第四所通過一級達標、一九九五年榮獲福建第二屆"王丹萍教育獎"。在歷經了近百年的淪桑巨變後,泉州五中在幾代人的辛勤澆灌下,長成一棵根深、枝繁、葉茂的世紀之樹,牢牢地根植於閩南金三角良田沃土之中。

師資設備

該校現有教職工147人,其中高級教師59人(含特級教師3人,“選青”晉高26人),一級教師44人。在校學生1768人(其中正式生1185人)。校園面積35154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6507平方米。校園布局規整合理,高樓矗立,綠樹掩映,滿園花草紛呈,常年春意盎然。學校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達國家級標準,建有面積各為2111平方米的圖書樓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大樓;圖書館藏書12.5萬冊,訂有各類期刊220種;全校建立多媒體互動式校園網路系統,擁有計算機網路中心、教師電子備課中心、閉路電視演播中心、圖書資料計算機管理中心、學校計算機管理系統以及各類多媒體教室,電子、音像等各類閱覽室。此外,還擁有先進的各種實驗設備、體育設施以及師生生活文化活動中心,建設中的多功能體育館和藝術中心大樓預計2002年底竣工。

人才輩出

泉州五中是人才輩出的搖籃,莘莘學子從這裡走向四面八方。他們之中不乏名人傑士;如參加長征的新四軍政治組織部長烈士李子芳、首任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學部委員莊長恭,現任中國工程院李龍士、李幼平院士,在"兩彈一星"研究中獲國家特等獎的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王為林,飲譽國際影壇《紅高梁》的編劇陳劍雨,世界冠軍林建成、蔡煥宗及叱吒國際體壇的翁康強、黃雲龍、楊山峰等七位運動健將……此外,畢業的數萬名校友中,更多人正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為社會而默默奉獻,他們中有數十位國內外知名高校校長、科學家;有菲律賓菲華泉州公會會長戴亞明及吳長榆等旅居東南亞各國的愛國華僑;有知名的香港、石獅同鄉會會長邱季端、香港泉州同鄉會會長徐偉福、台灣著名女詩人、作家龔書綿教授等眾多港澳台同胞。

這是一所泉州人心目中理想的學園,她以優秀的教學質量而名聞遐邇。近幾年,她的高考升學率已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百分七十五畢業生錄取於重點院校。教學成果突出,人才輩出。

特色辦學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教學為主、深化改革、最佳化管理、五育並舉、和諧發展、全面提高”的辦學指導思想,辦學特色鮮明,努力構築校園文化特色教育,學校以文化節、科技節、體育節為主軸,讓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始終貫穿全年。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歌誦比賽、書法比賽、繪畫比賽、歌手賽等,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台,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藝術綜合素質;每年5月份舉辦科技節,通過開設科技講座、電腦作品競賽、知識競賽、小發明、小製作比賽,讓學生在活動中去學科學、愛科學;每年11月份舉辦體育節,通過開展籃球賽、排球賽、趣味運動比賽、田徑運動會,把學校的全民健身運動推向高潮。德育工作有聲有色,德育成效顯著,學校各項工作屢上新台階,制定並實施了《五年發展規劃》,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深化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加快校園建設,努力辦成一所省級示範性高中。

學校歷史

泉州五中創建於1902年(清光緒28年),是福建省最早創辦的八所新式公立中學堂之一、泉州地區第一所中等學校,始稱“福建省泉州府官立中學堂”。

1953年福建省教育廳確定我校為省首批重點中學(全省16所),1978年再次確定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全省17所)。

1994年全省第四所通過一級達標驗收。

2003年被確立為首批省級示範性高中。

2006年被確立為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省級樣本校。

泉州五中還是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首批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發展前景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致力教學質量的提高,自1982年高考錄取突破百人大關以後,每年高考都上一個新台階。三年來,高考上本科線人數2465人(不含體美音),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有300多人次獲市級以上獎勵。隨著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學校營造|“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果即成長”的科研氛圍,圍繞“自學-實踐-創新”教改總課題,加強教育科研,加大教改力度,確立了2個國家級、5個省級、2個市級和5個縣級科研課題,構建學校科研網路。積極整合優質資源,按照"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構學校課程體系,面向全體學生,開設選修課程,開發校本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營造科學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榮獲全國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全國優秀校園文學報刊”稱號。多年來,廣大僑親校友對母校的發展十分關心,大力支持學校發展。

學校榮譽

近百年歷史,五十年巨變,泉州五中成績斐然。迎著新世紀的曙光,泉州五中即將步入百歲歷程。這一植根於閩南大地的世紀之樹,在改革開放陽光雨露的沐浴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校友們的關懷下,必將更加枝繁葉茂,生機無限。豐厚的歷史積澱,學校形成了“求實苦幹、求是創新”的優良傳統,先後榮獲“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福建省培養青年教師先進集體”、“福建省文明學校”、“泉州市教育先進單位”等幾十項各級榮譽稱號,並於1994年榮獲“福建省第二屆王丹萍教育獎”。近年來,我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辦學水平再上新台階,海內外影響不斷擴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