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2011香港富豪榜

福布斯2011香港富豪榜

2011年1月6日,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發布的2011年香港富豪榜,香港地區前40名富豪擁有資產達1630億美元,較2010年增加280億美元。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誠以240億美元蟬聯香港首富之位,相比2010年增加了37億美元。

簡介

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2011年1月6日公布2011年度香港富豪榜,受惠於資產市場的勁升,香港40大富豪身家總共高達1630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增加280億美元或20.74%,但仍不及2008年最高峰時的1780億美元水平。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再度蟬聯榜首,身家約為240億美元,較2010年增長12.67%。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別是新地郭氏家族和恆地“四叔”李兆基。40大富豪中,地產商共占逾三分之一,其中前四位均由地產商包攬。

香港四十大富豪榜中,有四個新面孔,分別是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化妝品連鎖店莎莎國際的郭少明郭羅桂珍夫婦、聯邦製藥集團董事長蔡金樂威廉·E·康奈爾二世

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父親、美維榮譽創辦主席唐翔千,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則跌出四十大富豪榜。

另外,在排行榜中,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的身家較2010年一百一十五億元,大幅增加一百一十九億元,排位也上升十名,至第十四位。

前十大富豪

福布斯發布2011香港富豪榜福布斯發布2011香港富豪榜

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誠以240億美元蟬聯香港首富之位,相比去年增加了37億美元。李嘉誠仍然“輕而易舉地”成為大中華區首富,其身家是號稱內地首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的3倍。

由於財富相比2010年大增30億美元,新鴻基地產的郭氏家族超越恒基兆業地產公司主席李兆基,以200億美元的資產居於第二。而李兆基的資產僅增長了5億美元,以195億美元的資產排在第三位。

榜單顯示,前十名香港富豪中,超過一半涉足房地產行業,在電力產業方面也頗為活躍,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集團領銜的一個財團以90億美元收購法國電力公司旗下的英國電網部門;李兆基旗下的電力供應商香港中華煤氣公司2010年股價上漲;排名第七的米高·嘉道理旗下的中電控股是香港主要電力供應商。

榜單分析

完全榜單完全榜單

《福布斯》指出,超過三分之一的香港富豪將大部分資產投資於房地產,數額遠遠超過其他行業。儘管港府推出的額外印花稅措施,令一部分地產商開始感受到壓力,但綜合2010年全年計,香港樓價總共上升了近兩成,從而令富豪們的身家水漲船高。尤其是李嘉誠和李兆基,無論是80年代還是現時,都在持續變得“越來越強大”。

《福布斯》亦指出,一些富豪以及他們掌控的企業有老化跡象。比如“賭王”何鴻燊,2010年有8個月時間入住醫院,並開始將身家分給家人及子女。而2010年排名第八的陳廷驊,由於被診斷出患有腦退化症,不得不轉讓南豐集團的控制權給予女兒,從而引發了家族內訌,2011年排名十大不入,僅屈居第11位。

2010年分別排名第九和第十的馮國倫馮國經兄弟,2011年則被合併統計,排名一舉躍升至第5位。兩人總資產為86億美元,超過2010年的總共59億美元水平。《福布斯》未有解釋合併統計的原因,僅稱兩兄弟的採購公司利豐生意興旺,主要是受惠於經濟持續好轉、以及最近與沃爾瑪和李寧體育用品公司達成的協定等利好因素所致。

新晉富豪

《福布斯》分析,英皇鐘錶珠寶大股東楊受成和莎莎國際的郭少明及郭羅桂珍夫婦上榜,主要是因為內地遊客令香港零售市道暢旺。楊受成的身家逾一百億元(港元,下同),排第三十一位。上世紀六十年代,楊受成靠父親借給他的二十萬元,在香港市區心臟地帶開設鐘錶店,其後取得名表代理權,不到三十歲已成鐘錶大王。他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將英皇國際集團上市,業務包括酒店、銀行、金融、地產等,更建立娛樂王國,進軍傳媒行業。
郭少明、郭羅桂珍夫婦身家約九十三億元,排第三十四位。他們於一九七八年創辦莎莎,郭少明昔年是在運輸署工作的公務員,郭羅桂珍則從事美容業,兩夫婦用近兩萬元資金,租下總統商場的小小零售櫃檯,開展事業。一九九七年,莎莎在香港上市。二零零五年,莎莎在香港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地區、泰國和澳門地區共有超過六十家分店,雇員人數超過一千八百人。

聯邦製藥主席蔡金樂的身家約一百三十五億元,排第二十七位,是出生在泰國的華僑。聯邦製藥於一九九零年在香港成立,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六千名員工,具有醫藥中間體、醫藥原料、醫藥製劑、原料製劑銷售、新品研發等垂直生產銷售一體化的醫藥產業集團。在汶川大地震發生當晚,聯邦製藥就捐出了四百二十萬元人民幣的藥品空運災區,是災區收到最早的一批抗生素藥品捐贈。

排名二十二位的威廉·E·康奈爾二世,身家有一百五十六億元。他曾入選《福布斯》二零零九美國四百富豪榜,當時的身家有一百一十七億元,資產主要來自供應鏈服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