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闕穴

神闕穴

神闕(shén què),經穴名。出《外台秘要》。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

基本信息

名稱釋義

變化莫測為神,闕指要處,穴當臍孔,是處胎生之時,連繫臍帶以供胎兒之營養,故又命蒂。名之神闕,是因胎兒賴此宮闕,輸送營養,灌注全身,遂使胎體逐漸發育,變化莫測,因名神闕。

基本介紹

神闕神闕

讀音:shén quē

人體穴位名。位於臍正中。

經穴名。見《外台秘要》。位於臍正中。《證治準繩》:“按臍為神闕穴,宜針之所。”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

解剖、在臍窩正中,深部為小腸;有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疾病、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人體穴位配伍、配三陰交穴治五淋;配公孫穴、水分穴、天樞穴、足三里穴治泄痢便秘、繞臍腹痛(脾腎不和);配長強穴、氣海穴、關元穴治脫肛、小便不禁、腎虛不孕症;神闕(隔鹽灸)配關元穴、氣海穴(重灸)治中風脫證。

刺灸法、禁刺;可灸。

別名、臍中,臍孔穴,氣合穴,氣舍穴,氣寺穴,維會穴,命蒂穴。

穴義、人體與生俱來的先天標記。

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炎、腸炎、痢疾、尿瀦留。

功效

穴當元神之門戶,故有回陽救逆、開竅蘇厥之功效。加之穴位於腹之中部,下焦之樞紐,又鄰近胃與大小腸,所以該穴還能健脾胃、理腸止瀉。本穴除治中風脫症,厥逆之痰外,還可用治腹瀉、絞痛、脫肛等症。一般不針,可納炒鹽,外敷薑片灸之。神闕穴也就是肚臍眼。古代歷來禁止在此處扎針。有的小孩子愛摳肚臍眼,一定不要讓他們摳,這塊特別容易感染。

操作

禁刺;宜灸

仰臥,神闕在腹中部,於臍窩中點取穴。

神闕穴位於臍區,臍中央。仰臥取穴。

針灸

神闕隔姜灸

取0.2~0.4厘米厚的鮮姜一塊,用針穿刺數孔,蓋於臍上,然後置小艾炷或中艾炷於薑片上點燃施灸。每次3~5壯,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最好每晚9點鐘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溫熱舒適,灸處稍有紅暈為度。

神闕隔鹽灸

《類經圖翼》卷八曾載有,在神闕穴行隔鹽灸,“若灸至三五百壯,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如用於保健,可取乾淨食鹽適量,研細填滿臍窩,上置小艾炷或中艾炷施灸。最好與神闕穴隔姜灸配合使用,以防食鹽遇火起爆,導致燙傷。

拔罐

神闕穴拔罐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中醫名為“癮疹”,是皮膚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屬於過敏性皮膚病。採用神闕穴拔罐法治療此症,簡便易行,效果顯著,簡介如:取穴:神闕(臍中)。

治療方法:患者仰臥,將酒精棉球點燃,迅速投入罐內,隨即取出,乘勢將罐扣在臍部神闕穴,待3~5分鐘後將火罐取下,再進行第二次。連續拔三罐為一次,每日一次,3次為一療程。

蕁麻疹有內外之因,其外者有風寒、風熱之分,其內有脾胃虛弱、濕邪內盛等因素。神闕穴乃任脈穴,具有健運脾陽、和胃理腸、溫陽救逆的作用。在此穴處拔罐,能祛風利濕,使內邪由此而出。臨床經驗證明,拔罐局部瘀血越嚴重,效果越佳。

配伍

神闕神闕

配足三里,調理腸胃,治腸鳴腹痛;配長強、氣海,昇陽舉陷,治脫肛;配氣海、陰陵泉,益脾氣、利寒濕,治療泄利不止;配重灸關元,益陰斂陽、回陽固脫,治療中風脫症;神闕拔罐配刺天樞、足三里,益氣健脾和胃,治療泄瀉、嘔吐 。

相關論述

甲乙經》:“腸中常鳴,時上衝心,灸臍中”,“絕子灸臍中,令有子”。

《銅人》:“神闕,治泄利不止,小兒奶利不絕,腹大繞臍痛,水腫鼓脹,腸中鳴狀如流水聲,

久冷傷憊,可灸百壯。”

名詞解釋

1)神闕。神,尊也、上也、長也,指父母或先天。闕,牌坊也。該穴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標記。

神闕穴神闕穴

2)臍中、臍孔。指本穴位置在臍中。

3)氣合。氣,氣態物也。合,會合也。氣合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會合。本穴為人體體表重力場的中心,對人體中的外表物質有強大的收引作用,任脈之氣至此後皆縮合而降,故名氣合。

4)氣舍。氣,氣態物也。合,來源也。氣舍穴名意指本穴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來源之處。本穴為人體體表重力場的中心部位,由於人體引力場的作用,體表的氣血物質在此皆為縮合變化,但本穴氣血並非全部縮合冷降,而是仍有小部分水氣循任脈上行,此部分上行水氣為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重要來源,故名氣舍穴。

5)氣寺。氣,氣態物也。寺,寺院也。氣寺名意指本穴為任脈之氣的聚集之地。

6)維會。維,維持也。會,會合也。維會名意指促使任脈氣血在此會合的作用。理同氣合名解。

7)命蒂。命,性命也。蒂,蒂結也。命蒂名意指本穴為胎兒與母體相連的性命紐帶。

神闕的隔姜灸神闕的隔姜灸

在此穴施灸可益氣延年,一向受到古今中外養生家的重視。臨床上多用神闕隔姜灸和神闕隔鹽灸。

形狀

臨床醫生髮現,從肚臍眼的形狀可以看出身體健康與否,詳述如下。

向上形:肚臍眼向上延長,幾乎成為一個頂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這種肚臍的人,應多留意胃、膽囊、胰臟的健康狀況。

向下形:應注意預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腸胃疾病及婦科疾病。

圓形:肚臍若為正圓形,女性表示身體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則表示精力充沛、血壓正常,五臟六腑都很健康。

海蛇形:為肝硬化等肝臟疾病的徵兆,要注意。

滿月形:看起來結實豐盈,下腹有彈性,對於女性來說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肚臍偏左:應預防腸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腸黏膜病變。

肚臍偏右:應注意肝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肚臍凸出:當腹部有大量積水或卵巢囊腫時,肚臍就會向外突出。

肚臍凹陷:肥胖或腹部發炎時,如患粘連性結核性腹膜炎,肚臍會向內凹陷。

肚臍淺小:表示身體較為虛弱,體內激素分泌不正常,渾身無力,精神狀況不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