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自然保護區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西部房縣、興山、巴東三縣交界處。1986年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76950公頃。現已加入國際《人與生物圈》計畫保護區網。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是中國西南高山與華中丘陵的過渡地帶,屬於大巴山脈的延伸部分,地質結構為晚前寒武紀典型地帶,氣候以北亞熱帶向中亞地帶的過渡區域,這裡保存了較為完好的原生和次生生物群落,是研究生物物種多樣性、典型性以及植被自然演替規律的理想場所,是中國西南、華中、華南、華北和西北的動植物區系的匯合地,包含著半箇中國的植物種類和亞熱帶、暖溫帶、寒溫帶三種植物垂直分布類型。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享譽國內外。

基本信息

發展歷程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神農架自然保護區

神農架林區是1970年國務院以國發[1970]47號文批准建立的一個以林區命名的縣級(1997年升為副地級)行政區,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領導。在1970年以前,“神農架”表示的是一個地域概念,是湖北省巴東興山房縣三縣的邊緣地區,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這裡一直處於封閉狀態。
現在的“神農架”概指神農架林區。神農架豐富完好的森林生態系統,早已為世人所關注。早在1888年和1900年,英國人亨利(A.Henry)和美國人威爾遜(E.A.Wilson)就分別考察過神農架,之後陸續有中外學者來神農架考察,採集了大量的植物標本。1960年林業部及湖北省林業局組成的森林資源調查隊,在編制神農架林區規劃方案時提出以大、小神農架為中心約2,000公頃範圍劃為保護區;1978年湖北省林業局向省革委會報送了《關於建立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意見的報告》(鄂革林字[1978]138號)。1978年9月,湖北省革委會批覆了省林業局的報告,下達事業編制35人,設立“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但未付諸實施。1980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組織了15個單位的47名科技人員,對神農架進行了綜合考察,充分肯定了神農架建立自然保護區的必要性;1980年8月,中國科學院組織中美植物學家對神農架植物進行了考察,進一步肯定了建立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意義。198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政發[1982]22號文批准建立神農架自然保護區;1983年成立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管理處;1986年7月國務院以國發[1986]75號文批准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990年12月17日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1992年入選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GEF)資助的中國自然保護區管理項目示範保護區。

地理位置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神農架自然保護區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西部,神農架林區的西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0°03′05″~110°33′50″,北緯31°21′20″~31°36′20″,地處湖北省、重慶市交界的長江、漢水之間,周邊與神農架林區、房縣、興山縣、巴東縣、竹山縣和重慶市的巫溪縣接壤。全區土地總面積105.28萬畝,分東西兩片,東片以老君山為中心,面積15.7萬畝,西片以大、小神農架為中心,面積89.58萬畝。

地形地貌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神農頂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屬大巴山中山與低山,由大巴山脈東延的余脈組成中高山地貌,山脈走向呈東西方向延伸,區內總的地勢西南高東北部低,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區內山勢高大,山巒重疊,山坡陡峻,河谷深切,峽谷縱橫,絕壁高懸,山峰挺拔,氣勢雄偉。全區形成大小山峰187座,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2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是大巴山脈主峰和湖北的最高點,也是華中地區最高點,故又稱“華中第一峰”。保護區西南賴家河坪口,海拔420米,是區內最低點,相對高差為2685.4米。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山地,在新構造運動時期,處於湖北省上升中心,因而遭受侵蝕、剝蝕的影響較強,山體頂部地形平緩,比較開闊,形成高山台地,隨海拔高度的降低,山體遭受強烈的切割,地形陡峭,形成“V”型深切河谷,山體坡度一般在30°~50°,系典型的峽谷地貌,坡麓與階地發育不全。

神農架地貌類型複雜,主要為山地地貌,還有流水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和第四紀冰川形成的冰川地貌。

水系分布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神農溪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以大神農架為中心,嶺脊向四方作星狀放射。南臨長江西陵峽、西毗秦嶺,北依漢江,是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上游的分水嶺。保護區具有山高、坡陡、谷深,埡、溝、槽交錯,地形複雜的特點,孕育了南河香溪河沿渡河三大水系。山澗谷地流水淙淙,瀑布高懸,河水落差大。

A、南河水系

為漢江支流,發源於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的巴東埡子,南河從保護區內的關門河至魚頭河,流域面積533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每秒24.53立方米,總落差55.2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0830kw。

B、香溪河水系

香溪河是長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當陽河九沖河。其中,九沖河長度45公里,當陽河長度68.5公里。全部流域面積3207平方公里。

C、沿渡河水系

沿渡河又稱神農溪,是長江支流,區內流域面積219平方公里,流長17公里。

氣候特點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高山森林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西部邊陲,是長江和漢水的分水嶺,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亞熱帶氣候向溫帶氣候過渡區域。由於山體高大,氣候垂直分布帶明顯,海拔每上升100m氣溫遞減0.54℃。水平分帶也十分明顯,由東向西,氣溫逐漸降低,由於受山脈影響,溫度呈馬鞍型分布。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氣溫1月最低,7月最高。但由於受海拔和山脈影響,同一時間內,各地相差很大。如1月平均氣溫神農頂為-8℃,下谷坪河谷為1.6℃,兩者差10℃。全年輻射103.7千卡/m2,全年日照時數1858.3h,日照時數及總輻射量隨著海拔的增高而減少。無霜期因海拔不同相差很大,一般規律為隨著海拔的升高無霜期迅速變短,海拔800米以下一般為230—240天,海拔800—1200米為200—230天,海拔1200米以上不足200天。平均年降水量在800—2500mm之間,水量隨海拔的增高而增加,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在春夏之交的季節常有冰霜發生,每年一般從九月底至次年四月底為冰霜期。保護區內平均年蒸發量500—800mm,乾旱指數為0.50—0.53。保護區全年80%的時間盛行東南風

“山腳盛夏山頂春,山麓艷秋山頂冰,赤橙黃綠看不夠,春夏秋冬最難分”是神農架氣候的真實寫照。由於一年四季受到濕熱的東南季風和乾冷的大陸高壓的交替影響,以及高山森林對熱量、降水的調節,形成夏無酷熱、冬無嚴寒的宜人氣候。

動物資源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金絲猴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有脊椎動物493種,占湖北省脊椎動物總種數46.8%。其中,哺乳綱22科75種,鳥類43科308種,爬行綱7科40種,兩棲綱6科23種,魚綱47種,分別占湖北省同類總數62.0%、71.5%、69.0%、50.0%、23.4%

B、動物區系

按照中國動物地理區劃,神農架屬東洋界、華中區、西部山地高原亞區。通過對75種和200種繁殖鳥類的成份分析,東洋界占優勢,南方和北方物種混雜,表現了過渡性特徵。

C、珍稀動物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9種,占湖北省的71.8%,其中,一級保護動物5種:金絲猴華南虎金錢豹白鸛金雕;二級保護動物74種:金貓林麝黃喉貂禿鷲大靈貓紅腹錦雞大鯢等。此外,還有白化動物30多種:白林麝白鬣羚白金絲猴白蛇等。

植物資源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延齡草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內現已知的高等維管束植物2419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種類有珙桐水青樹銀杏延齡草雙質木等等,共34種。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有真菌地衣共926種。保護區高等植物約254科、1008屬、3084種(見表1~1)。保護區苔蘚植物約有55科、136屬、245種,約占中國科數的51.88%,屬數的28.33%、種數的11.67%,蕨類植物約有34科、75屬、297種,約占中國科數的65.38%、屬數的36.76%、種數的11.42%。種子植物科屬中,裸子植物有6科、18屬、30種,占中國科數的60.00%,屬數52.94%,種數12.61%,被子植物有159科,779屬,2512種,占中國科數的54.64%,屬數的26.50%,種數的10.34%。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有34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占湖北省的54.8%,42種神農架地區特有植物,1800多種藥用植物。

森林資源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高山杜鵑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52775畝,林業用地1008408畝,占總面積95.8%,非林地面積44367畝(其中未利用地25588畝),占總面積4.2%,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960194畝,占林業用地的95.2%;灌木林地17957畝,占林業用地的1.8%;疏林地30017畝,占林業用地的2.98%;未成林造林地103畝,占林業用地的0.01%;苗圃地137畝,占林業用地的0.01%。在有林地中,天然林879029畝,人工林81165畝(其中包括經人工撫育或培育的天然林),分別占有林地的91.5%和8.5%。森林覆蓋率91.2%。

森林蓄積8134201立方米(其中;針葉林936859立方米,闊葉林蓄積6174113立方米,針闊混交林1023229立方米),疏林蓄積1810立方米,散生木蓄積216立方米,四旁樹蓄積12908立方米,枯倒木蓄積5789立方米,活立木總蓄積8149135立方米。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資源按其地理位置、生態條件,可劃分為三個不同垂直森林植物帶,即海拔800-1500米之間為亞熱帶性常綠闊葉林混交林帶,即海拔800-1500之間為亞熱帶性常綠闊葉林混交林帶(800米以下為栽培植被);海拔1500-2600米之間為暖溫帶性落葉、闊葉、針葉林帶;海拔2600米以上的為寒溫帶性常綠針葉林帶,尤其是海拔2600以上生長的箭竹林和點綴其間的高山杜鵑,更是卓然不凡。

景觀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風景埡
①自然景觀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以自然景觀為主,根據不同的景觀要素可劃分成喀斯特地貌景觀亞高山草甸景觀箭竹林海景觀、常綠針葉林景觀、針闊葉混交林景觀、常綠闊葉林景觀。

喀斯特地貌景觀:主要分布在風景埡金絲燕洞南天門三十六拐石人穿縫冷熱洞鄭家包暗河等地。區域內石柱石峰千奇百怪,洞穴暗河迂迴幽長。特別是有“神農架第一景”之稱的風景埡,其南坡下切成深達一千米的峽谷,埡中千百年來風蝕形成的石柱石峰如竹似筍,雲纏霧繞,若隱若現,臨崖而望,削壁深澗,驚心動魄。

亞高山草甸景觀:主要分布在猴子石、南天門、老君山等地。在這些地帶的山峰上部及山坡較平緩處生長著大面積的草甸,那厚厚的草甸和疏鬆的土壤,仿佛一床巨大的綠色毛毯鋪在地上,尤其是到了春夏季節,草甸中繁花似錦,蔚為壯觀。

箭竹林海景觀:主要分布在神農頂北坡、白水漂等地。該區域箭竹簇生連片,林間杜鵑伴生,竹綠鵑紅,交相輝映。

常綠針葉林景觀:主要分布在金猴嶺、神農頂、麂子山長岩屋等地。以巴山冷杉為主要樹種的原始森林群落構成此景觀。走進金猴嶺原始林內,那蒼勁挺拔的冷杉被藤本植物纏繞、地上根盤錯節,綠苔密布,林間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加上小鳥的鳴叫和金絲猴的嘻戲,置身其中深感幽深古奧。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瞭望塔
針闊葉混交林景觀:廣泛分布於海拔1800-2400米範圍內。該區域林分組成複雜,生物種類豐富,四季景色多彩多姿,春天各種花卉競相開放,花枝招展,香飄萬里;秋天樹葉由綠變黃,萬紫千紅。

常綠闊葉林景觀:主要分布在九沖河陰峪河等低海拔地區。常綠闊葉林多生長於低海拔的溝邊、崖上,其成份豐富多樣,林下常見野生動物活動。碧水綠樹配以絕壁石峰和飛禽走獸,構成了一幅幅優美的自然風景畫。

②人文景觀

賦有現代建築風格的館園景觀。神農架自然保護區通過近幾年的艱苦創業,修建了如小龍潭生態旅遊食、宿、娛樂為一體的特色建築,以及具有野趣的野考站、瞭望塔、保護管理所、哨卡、楚林賓館、局辦公大樓等設施。

古老的遺址傳說:有神農氏遺蹟古鹽道薛剛反唐屯兵遺址老君廟木城等。另外,各種關於“神秘動物”的傳說,也吸引著廣大遊客和探險愛好者。

宜昌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宜昌古稱“夷陵”,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匯地,上控巴蜀、下引荊襄,歷來被稱作“川鄂咽喉,鄂西重鎮”、“三峽門戶”。宜昌是一個始於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古城,悠久的歷史和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利工程使宜昌聞名於世。
景點葛洲壩|長坂坡|曉峰風景區野人谷)|夷陵長江大橋|宋山森林公園|關陵|長陽清江畫廊|三峽大壩|白馬洞|濱江公園|猇亭古戰場|昭君故里(明妃村)|古潮音洞風景區|高嵐風景區|金獅洞|興文塔|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下牢溪|後河原始生態旅遊區|九畹溪|夷陵廣場|罈子嶺|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 車溪| 屈原故里|柴埠溪大峽谷|黃牛峽| 黃陵廟|玉泉寺| 長陽蘭草谷|白果樹瀑布| 滴水岩瀑布| 紫陽龍洞| 西陵峽 |瞿塘峽 |巫峽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