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幹細胞移植

神經幹細胞移植是從人體身抽取幹細胞,經過培養後,將培養好的幹細胞再輸入回患者體內。因為幹細胞本身具有歸巢性、定向分化性、分裂增殖和向多種細胞分化的特性及能力,神經幹細胞在輸入人體內後會逐步達到患者病灶區,並且替代和修復患者損失的細胞,恢復細胞組織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概述

神經幹細胞移植就是把來源於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或細胞系的神經幹細胞,經過培養後,將培養好的幹細胞再輸入回患者體內。
神經幹細胞神經幹細胞
因為幹細胞本身具有歸巢性、定向分化性、分裂增殖和向多種細胞分化的特性及能力,神經幹細胞在輸入人體內後會逐步達到患者病灶區,並且替代和修復患者損失的細胞,恢復細胞組織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不需要手術,創傷小、痛苦小,一次治療時間只需要20分鐘,患兒家長容易接受。

科研技術

神經修復學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一門獨立的學科,研究神經再生、神經結構修補或替代、神經重塑、神經調控。神經修復技術是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研究的國際前沿的醫學技術,成功突破了脊髓損傷、截癱這個世界醫學難題。採用細胞移植等物理因素神經刺激或調控、藥物或化學等各種干預策略,在原有神經解剖和功能基礎上,促進被破壞或受損害神經再生修復和重塑、重建神經解剖投射通路和環路、調控和改善神經信號傳導、最終實現神經功能修復。這一技術誕生多年來成功地使數千名脊髓損傷截癱患者得到有效治療。

可以治癒截癱的因素

幹細胞是尚未分化的細胞,有發育成為皮膚、血液、神經等細胞的潛力,被稱作是“萬能細胞”,對於截癱的治療,幹細胞療法有很好的效果,幹細胞治療截癱從功能上、結構上不取代原有的組織器官,它具有傳統治療方法難以達到的效果。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截癱,把幹細胞注入到人體內,哪兒有損傷,幹細胞就去哪兒,就像給人體配營養餐,使得機體正常運轉。
同時,幹細胞是一種未分化未成熟的細胞,其細胞表面的抗原表達很微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對這種未分化細胞的識別能力很低,截癱治療無法判斷它們的屬性,從而避免了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應及過敏反應等,使同種異體移植神經幹細胞變得非常安全

治療的基本原理

患病部位組織損傷後釋放各種趨化因子,可以吸引神經幹細胞聚集到損傷部位,並在局部微環境的作用下分化為不同種類的細胞,修復及補充損傷的神經細胞。由於缺血、缺氧導致的血管內皮細胞、膠質細胞的損傷,使局部通透性增加,另外在多種黏附分子的作用下,神經幹細胞可以透過血腦屏障,高濃度的聚集在損傷部位。神經幹細胞本身具有歸巢性、定向分化性、分裂增殖和向多種細胞分化的特性及能力,神經幹細胞在輸入人體內後會逐步到達患者病灶區,並且替代和修復患者損失的細胞,恢復細胞組織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流程步驟

1. 細胞取樣

從患者骨髓中抽取出骨髓幹細胞的樣本。

2. 初次檢測

對提取出的骨髓幹細胞樣本進行第一次檢測,主要是檢測樣本中是否存在遺傳缺陷,同時檢測幹細胞樣本是否因誤操作而存在病毒和細菌。

3. 分離純化

對提了的骨髓幹細胞進行分離純化,用於取得真正需要用到的幹細胞樣本。

4. 定向誘導

對第3步得到的細胞樣本進行誘導,使得細胞樣本分化成能用於治療疾病的神經幹細胞。

5. 傳代擴增

對已取得的神經幹細胞進行培養,從而得到足夠量的神經幹細胞,因為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疾病的一個前提就是細胞量必須足夠。

6. 二次檢測

對已培養好的神經幹細胞進行檢測,以防止因誤操作而導致細胞中存在病毒和細菌,同時去除掉缺陷細胞。

7. 細胞取樣

到了這一步,培養過程就都已經完成,下一步就是為患者進行移植手術了。

8. 臨床手術

向患者體內回輸已經培養好的神經幹細胞。

神經幹細胞的特點

1、自我更新:神經幹細胞具有對稱分裂不對稱分裂兩種分裂方式,從而保持幹細胞庫穩定。
2、多向分化潛能:神經幹細胞可以向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分化.
3、低免疫源性:神經幹細胞是未分化的原始細胞,不表達成熟的細胞抗原,不被免疫系統識別。
4、組織融合性好:神經幹細胞可以與宿主的神經組織良好融合,並在宿主體內長期存活。

神經幹細胞移植可治療疾病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的疾病種類是非常廣泛的,比如說外傷的後遺症,像腦外傷後遺症、脊髓損傷的後遺症;腦卒中的後遺症,比如像腦出血、腦血栓後遺症,小兒腦癱;中樞神經系統慢性變性性疾病,像帕金森氏病、運動神經元病,還有家族性遺傳性的小腦萎縮等。
神經幹細胞移植神經幹細胞移植

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

1. 幹細胞移植數量、活力和存活率

理論上幹細胞有強大的分裂增殖能力,少量的幹細胞移植後就應當起到明顯作用,但進入體內後受各種理化因素影響加上存活率和細胞活力的變化,基發揮作用的幹細胞究竟有多少目前尚無法100%知曉。但據觀察、進入體內的幹細胞數量、活力及活率,即轉化為神經幹細胞的數量及實際達到病灶起修復作用的幹細胞數量與療效成正比。這與實際進行腦脊液檢測nestin和CD34陽性細胞比例的結果相一致。

2. 移植時機、頻率

幹細胞移植時機主要看傷後時間。儘管脊髓損傷在10年以後仍有進步,但休克期過後即行移植效果會更理想。這當然看原發傷手術是否成功,損傷的程度。同樣ASIA的A級脊髓損傷,其局部病變仍有差異。如果損傷後1年肌張力仍是0級,預示其損傷嚴重,產生效果的機會就低。移植頻率初步採用1周移植一次的方案。這是因為發現部分人其免疫球蛋白和T細胞亞群部分指標還是偏低或是低下,頻繁使用可能會影響免疫功能。但反覆移植神經幹細胞達20多次的四肢癱患者,儘管其脊髓損傷程式曾經很嚴重,但其整體身體狀況、雙上肢肌力、腹直肌、髂腰肌、腰大肌肌力都有明顯的提高,接近4級,近期檢查股四頭股力亦達1級,脊髓MRI檢查也有實質性的改變。

3. 個體差異(年齡、性別)

觀察到年齡小的患者因身體代謝旺盛,細胞更新分裂活躍,效果較好。而年齡過大,如70歲以上的患者,全身器官組織細胞都在退化,加上病情較重,效果就不理想。目前無循證醫學證據表明男女性別對於幹細胞移植的敏感程度有差異,脊髓損傷從表面看男性效果好於女性,但神經系統疾病則效果差異不明顯。

4. 病種差異

外源性損傷、炎症、變性疾病、遺傳疾病損傷的修復一般不反跳,如脊髓損傷產生療效的患者一直走向好轉;但變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運動神經元病、脊髓肌萎縮患者,幹細胞治療後短期的效果較好,遠期效果不能肯定。因為幹細胞只負責修復重建神經,不能阻止病因的侵襲。

5. 移植途徑

儘管理論上說靜脈移植後,幹細胞可以通過血腦屏障,但數量難以定論。因此仍以局部治療或通過脊髓腔輸注幹細胞作為首選。不同的細胞使用中安全性反應不同,觀察到凡是靜脈途徑使用,均未見有發熱等不良反應,但是腰穿鞘注幹細胞有約3%的患者有腰痛或發熱。

6. 細胞來源各類差異

僅有臍血源、自體骨髓、胎盤羊膜上皮幹細胞使用和觀察的經驗。上述來源的幹細胞,來源數量決定幹細胞的數量,質量控制的條件決定幹細胞的活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