磧塄鄉

磧塄鄉

磧塄鄉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位於府谷縣城西南13公里處的黃河岸邊,與田家寨鄉、武家莊鄉、府谷鎮接壤,總面積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577畝,糧播面積28545畝,退耕9934畝,水地2870畝,人均基本農田3.7畝.林地面積13286畝,其中經濟林5138畝(紅棗4160畝)。轄14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1979戶,8682人.機關單位13個,中國小12所,教師112人,衛生所2所,醫護14人,共有黨員252名(女28名).截止2005年規劃扶貧重點村12個,解決人畜飲水34個自然村,農網改造28個自然村,開通程控電話5個村,小康通全線貫通,有線電視1個村。2005年人均純收入980元。

基本信息

主導產業

磧塄鄉是一個純農業鄉,主要發展“羊子、豆類”四大主導產業,分為山樑峁地區和沿川地區。磧塄鄉按照“抓機遇、打基礎、興產業、謀發展”的工作思路,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產業建設步伐,關注弱勢群體,搞好扶貧開發,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依靠科技發展壯大農業主導產業,擴大農民就業渠道,培訓輸出剩餘勞動力,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民穩定。

基礎設施

磧塄鄉磧塄鄉
府谷縣磧塄鄉把強化 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機得結合起來,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建設和其他社會各項工作,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4年以來在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公路建設方面。縣上重點工程沿黃路,投資600多萬,完成高堯峁大橋、河堤、楊莊河堤工程;孤武公路孤山至石馬川段完成投資400萬元路基已全線形成。在鄉村道路建設方面,2004年新修10公里,2005年,投資160萬元新修李家畔王家窪公路,投資100萬元新修、改造郝家寨蔚家渠公路,共新修公路20公里,改造10.4公里。2007年,完成了王家窪至折家山公路3公里,張家焉至下付家坪公路3公里,折家河至李家畔公路2.5公里,總投資26.5萬元,率先實現鄉村道路沙石化目標。投資140萬元新修磧塄至石堡水泥路5 公里,已建成通車。計畫在3—5年內率先實現鄉村道路黑色化,與沿黃路、孤武路形成“井字型”公路網。

農田水利

實施紅棗“萬母林”工程,既在現有的紅棗5000畝的基礎上,每年新栽1000畝,5年後全鄉的紅棗達到10000畝,產量突破200萬斤;楊莊村結合沿河路河堤工程,復墾土地207畝,新打機井5眼,修U型渠道5000米,並新配變壓器;“三個百樹”工程共栽植油松1100畝,農田水利建設每年成為市縣示範點。

農村建設

磧塄鄉磧塄鄉
重點抓郝家角、磧塄、石馬川 三個村的建設,以郝家角為重點,形成以紅棗生產、加工、銷售、生態旅遊四位一體的重點集鎮。目前村以被市縣列為新農村建設重點,規劃設計已完成,沼氣項目已落實42戶,村黨支部、村委會辦公樓資金以落實、街道、集市建設資金以上報。同時,要以磧塄為中心,建成以住宅開發、餐飲娛樂、生態旅遊為主的城郊集鎮,加快石馬川集貿建設,形成南部鄉鎮的中心貿易集鎮,這倆個村以列入今後市、縣建設計畫,正在千方百計啟動實施。

扶貧建設

磧塄鄉扶貧重點村建設全鄉共實施扶貧重點村12個,落實資金185萬元。投資68萬元建成石馬川中學綜合實驗樓,投資21.8萬元對學校進行了硬化、美化以及對危房進行了改造。投資31萬元新修河堤514米,投資45.8萬元進行了硬化、綠化。投資22萬元新修了村委會辦公樓,文化站、司法所、放大站以落實資金43萬元,正在實施。目前,全鄉43個自然村有36個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全鄉95%的民眾吃上了自來水,剩餘7個村人畜 飲水項目正在落實。

磧塄鄉磧塄鄉
府谷縣磧塄鄉實施黨建“三三三五”工程,狠抓黨的思想、組織、隊伍、制度、陣地建設,推動農村各項工作。“三三三五”工程就是抓好三大工作,開展三項活動,實行三制管理,搞好五個創建。三大工作是抓好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抓好基層組織整建,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抓好兩委成員和黨員活動,加強黨在農村的活動陣地建設。三項活動是開展“雙強”活動評出領頭雁;開展“雙培”活動,育出引路人;開展“雙示範”活動,樹立好榜樣,樹立黨員科技示範戶。三制管理是實行年初工作承諾制,年中工作督查制,年末工作述職考評制。五個創建是創建黨員“一區三戶”;創建“六個好”鄉鎮黨委;創建“五個好”黨支部;創建“五型”黨支部;創建黨建示範村。

勞務輸出

磧塄鄉磧塄鄉
府谷縣磧塄鄉把勞務輸出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採取6項措施為農民工尋找“婆家”,使一大批剩餘勞動力找到了致富的門路,促進了全鄉勞務經濟的發展。目前,共輸出勞動力3189人,占到全鄉勞動力的一半以上,勞務收入占經濟總收入的12%。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廣泛宣傳動員,採取發放傳單、張貼標語橫幅、印發小冊子,組織收看勞動技能電視等辦法,宣傳勞動政策法規、勞務常識。二是與縣勞動保障部門建立勞務市場信息平台,及時提供信息,及時解決勞動糾紛,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三是加大培訓力度,通過輸出前集中舉辦培訓班、定期諮詢等形式,開展基本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城鎮生活常識等培訓,切實提高農民工的技能。2008年共組織培訓4次,參加培訓278人。四是依託全鄉在外地的煤炭、建築、建材、運輸、服務等行業創辦的勞務企業,加大本鄉勞務人員輸轉。五是與西部鄉鎮、府谷鎮建立長期勞務合作關係。六是聘請工商企業界、行政行業部門知名人士為勞務信息員,向他們及時提供用工信息,帶動富餘勞動力轉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