硪歌

夯實大堤全靠人力,夯實堤基的工具有抬硪、飛硪(亦稱片硪)與夯硪,硪的材質有木的鐵的和石頭的,湖區通常使用石頭做的。 抬硪是用一塊大麻石鑿成,重約300斤,由4根竹槓,4至12人抬著,利用石頭自身的重量和人為的起落來夯實堤基。 飛硪是用片狀麻石鑿成,有圓的和方的,用纜繩系住,由4人或多人把持,通常是用來平整堤坡和堤面的。

湘北地區是洞庭湖平原的一個組成部分,地勢平坦,河面寬闊。南縣地處洞庭湖腹地,四面八方都是堤垸,由於河床不斷升高,每隔幾年大堤要進行一次挑土升高夯實,以防來年夏季汛漲時潰決。夯實大堤全靠人力,夯實堤基的工具有抬硪、飛硪(亦稱片硪)與夯硪,硪的材質有木的鐵的和石頭的,湖區通常使用石頭做的。抬硪是用一塊大麻石鑿成,重約300斤,由4根竹槓,4至12人抬著,利用石頭自身的重量和人為的起落來夯實堤基。飛硪是用片狀麻石鑿成,有圓的和方的,用纜繩系住,由4人或多人把持,通常是用來平整堤坡和堤面的。夯硪是木做的,只在局部地方使用。打硪是一項較重的體力勞動,須要齊心合力。為了協調動作,提高效益,消除疲勞,振奮精神,打硪號子(亦稱硪歌)便由此產生。打硪號子聲調高亢有力,節奏感強,唱詞多用“咳喲”“咳咳喲”等虛詞,通常是以一人領唱眾人和的形式出現。領唱人亦即領硪人。領唱人隨想隨唱,隨見隨唱,即興而起,脫口而出,可以興,可以怨,可以雅,可以俗。每逢秋冬季節修築堤垸時,大堤上硪歌嘹亮,夯聲震天,很是壯觀。由於文化環境的變化,南縣硪工號子與華容、安鄉、沅江等地的硪工號子有相同的地方,亦有不同的地方,可以說南縣硪工號子是集洞庭湖周邊地區硪工號子於一體,取長補短,形成了具有南縣獨特地域文化的硪工號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