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石礬石散

硝石礬石散

硝石礬石散仲景硝石礬石散,濕熱血瘀結肝膽: 脅痛黃疸日晡熱,清消並用身痛寬。

主治

肝膽瘀血濕熱證。症見脅痛固定不移,痛性難忍,入夜尤甚,身目小便黃,日晡發熱,五心煩熱,足下熱,不思飲食,肢體倦怠,微汗出,舌暗或有瘀斑,脈澀。

臨床運用

本方可用於治療肝硬化腹水、急性傳染性肝炎、肝膽結石、脾腫大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以本方為散劑,並用大棗、金錢草、滑石煎湯送服治療肝膽結石有較好療效。

古書記載

硝石 礬石(燒,等分) 二共為末,大麥粥湯和服方寸匕,日三。 仲景《金匱要略》雲∶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疸。得之膀胱急,小腹 滿,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 腹滿者難治。此方主之。 陽邪傳至於胃,熱無以越,土色自見而發黃,則日晡所必發熱。所以然者,土位旺於日 晡故也。今反惡寒,則知其以女勞虛之矣。女勞虛者,責之腎。膀胱者,腎之腑。前陰者, 腎之竅。腎虛而陽邪襲之,故令膀胱急,小腹滿。黑者,北方腎水之色,額上黑者,腎病而 色自見也。足下熱者,腎脈起於湧泉,腎水一虛,則相火湊之,故足下熱也。因作黑疸者, 陽邪盡陷於腎,而腎色盡顯於外也。腹脹者,腎脈行於腹里,邪氣居之,故令脹如水狀,實 非水也。若是水病,則大便澄澈而濡瀉。今是腎病,故大便必黑而時溏。蓋腎主二便,病故 黑溏而失其常也。此可以辨其為女勞之病,而非水矣。腹滿難治者,腹滿與腹脹不同,腹脹 是腎脈行於腹,故令脹於外。腹滿是脾胃受邪,不能健運,而滿於中也。脾胃屬土,能克腎 水,故曰難治。硝石、礬石,鹹寒者也,鹹能入腎,寒能勝熱,故以二物主之。和以大麥粥 湯者,恐二物之損胃也。嗚呼!仲景公說證立方,精良曲當,大都如此,譬之選將練兵,知 人善任,則萬舉萬當,罔不奏功。彼用方不合證者,譬則出師無名。用藥不知性者,譬則將 不知兵,其不喪師辱國者鮮矣,惡乎建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