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馬山

石馬山

廣東省五華縣長布鎮石馬山風光秀美,靠近七目嶂和筆架山,群山起伏延綿。石馬山是長布八景之一,名曰“石馬嘶風”, 在廣東省五華縣長布鎮七目嶂南。

石馬山圖石馬山圖

都市樂園——石馬山公園

石馬山位於重慶市梁平縣城二橫街南端,與環城路相連,北臨渝宜高速公路。是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運動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因其山形如駿馬而故稱“石馬山”,是“梁山八景”之一。

公園占地260畝,最高海拔562.84米,最低海拔468.3米,相對高差94.54米。公園分為七大景區。大門入口區位於梁平縣城石馬路軸線南端,是入園的主要通道。寬敞的黑白花崗石廣場,五彩繽紛的噴泉,飛流直下的瀑布,千姿百態的浮雕,使人飄飄欲仙,留連往返。抬眼望去,三條綠色彩帶伴隨著299級寬敞的台階直插雲宵,兩旁綠樹成蔭,中間鮮花嬌艷,仿歐式園林大門工心獨特,雲霧繚繞的觀景台現是妙筆生輝。拾級登臨,筆直的石馬路車水馬龍,仿歐式建築美不勝收。石馬歸雲區位於石馬山馬尾部,為石馬山主峰,乃全園最高點,這裡是晨披朝霞,暮擁歸雲。登臨遠眺,文峰塔巍然聳立,“高梁聳翠”自然風光如錦如畫,萬頃良田波光粼粼如湖海,千家住宅似扁舟,國道如龍出洞,縣城美景盡收眼底。崖壁上以石馬為主題,姿態優美的大型雕塑,使古梁平八大景之一的“石馬歸雲”煥發出青春。兒童活動區是孩子們的樂園。這裡設有童趣的建築,鞦韆、壓板、滑梯等器具。還有電動小火車、小汽車、碰碰車、高空腳踏車等,兒童們在這裡盡情玩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文化娛樂區以依山而建,隨坡就勢的攬勝樓為中心,是綜合性的文化娛樂區。入樓登高而望,園內風景如畫,園外萬苗春耕,攬勝樓內設有多種室內遊藝及康樂設施,遊人可在此進行健身、健美、卡拉、舞蹈等多種形式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文化休閒區位於公園東部,以石馬書院為中心,院中置有收畫、盆景、小型博物展覽,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另在石馬書院南側有一亭,閒坐亭中,園外的繁忙的春耕場面盡收眼底,故為“一攬春”。書院以文化休閒為主,琴棋書畫,自得其樂。同時設有一茶室,遊人可在風景如畫的書院中悠閒散步,娛樂打牌,砌磋棋藝,品茶聊天,工作的緊張與疲勞在此得到全身心的放鬆。金秋時分,閒坐行雲亭中,園內紅彤彤的秋葉盡收眼底,園外金燦燦的道田一望無垠。水景區在入口區以東,以白馬湖為中心,白馬湖邊春曉榭臨水而建,湖西有望月亭與春曉榭形成對景。別致的曲橋把白馬湖分為大小各異,功能不同的兩個水面、西水面較為開闊,碰碰船來回穿梭。東水面較小與春曉榭曲橋等圍合成觀魚、釣魚湖。湖邊垂柳阿娜多姿,湖中碧波蕩漾,岸上鳥語花香,美不勝收。鳴鐘寺景區位於入口區西面。

主要景觀:

鳴鐘寺:梁平石馬山鳴鐘寺為渝東古蹟,始建於清朝年間,毀於文革期間。2005年由梁平雙桂堂負責開始復建鳴鐘寺。按設計規劃,新的鳴鐘寺占地50餘畝,風格獨具,殿堂樓閣隨山形而立,石刻依舊;寺內有大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3重殿宇,並依山形而塑露天大佛一尊,建7層鳴鐘塔一座,塔內置7噸大鐘一口,2006年年5月寺廟鐘樓重建完畢,梁平縣城迎來久違的石馬山鳴鐘寺鐘聲。

廣西梧州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梧州市位於廣西東部,地處珠江流域中游。梧州市是一個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古為百越之地,廣信、蒼梧是古稱,傳說因古時盛產刺梧桐樹而得名。公元 621年(唐武德4年),改郡治為州治,將蒼梧改為梧州,是梧州得名之始。1927 年正式成立梧州市,為省轄市。梧州市現轄萬秀區、蝶山區、郊區、蒼梧縣、藤縣、蒙山縣,代管岑溪市,面積12585平方公里,人口273萬,漢族占總人口的99%以上。其中梧州市城區面積307平方公里,人口32萬。
景點白雲山公園 | 李濟深故居 | 龍母太廟蛇園 | 白鶴山 | 東華寺 | 河濱公園 | 六堡茶園 | 太平天國永安活動舊址 | 系龍洲 | 雲龍公園 | 廣西地委和特委舊址 | 中山紀念堂 | 蒼梧粵東會館 | 岑溪吉太天龍頂 | 飛龍湖旅遊度假區 |騎樓城 | 戎圩古鎮(龍圩鎮) | 聖文園 | 石表山 | 石廟山 | 爽島民俗風情旅遊區 | 爽心瀑布 | 四恩寺 | 太平獅山 | 天書峽谷 | 梧州市博物館 |西竺園 | 小娘山 | 梧州英國領事署舊址 | 玉夢勝景 | 袁崇煥故里 | 白鶴觀 | 白霜澗 | 大竹龍母廟 | 蝴蝶谷漂流風景區 | 火山夕焰 | 梁羽生公園 | 龍泉森林公園 | 龍潭瀑布 | 太和花園 | 藤縣龍母廟 | 禤洲島 | 鴛江春泛 | 允升塔 | 州頭古榕 | 八寶塘 | 炳蔚塔 | 茶山湖道家村 | 鄧公廟 | 梧州市歷史文化長廊 | 羅漫山 | 石馬山 | 西炮台公園 | 驍騎營馬術俱樂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