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扇鎮

石扇鎮

位於梅州城西北部18公里處。總面積91.7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人口21092人。2002年,全鎮社會總產值2.7億元。

基本信息

石扇鎮石扇鎮
據嘉應州(今梅州)志記載:石扇鎮因境內南嶺岌有兩塊大石,高丈余,開展如扇,故名石扇。

石扇鎮位於梅州城西北部18公里處。總面積91.7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人口21092人。1998年社會總產值34400萬元,人均生產性純收入4033元。2002年,全鎮社會總產值2.7億元,比上年增長5%;工農業總產值l.75億元,比減13%,其中工業產值3805萬元,比減35.5%,農業產值1.37億元,比增7%;鎮級機動財力13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84萬元,其中年收人3-5萬元的7個,10萬元以上的2個。農村人均純收入4205元,比上年增加42元。

農業

石扇鎮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加快特色農業發展步伐,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全鎮新種水果900畝,優質玉米3980畝,引進種植美國夏威夷甜木瓜300畝,新建鹹菜基地100多畝。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l9萬畝,糧食總產8348噸,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51萬畝,稻穀總產6546噸,平均畝產434公斤;水果種植面積2.33萬畝,其中金柚1.46萬畝,水果總產3.43萬噸,產值4993萬元,人均水果收入2600元;全年生豬飼養量3.60萬頭,出欄2.34萬頭,“三鳥”飼養量35.68萬隻,水產養殖面積1035畝,水產品產量847噸;全鎮有種養相結合的小莊園2980戶,占全鎮農戶的62%,有50萬元以上收入的種養場1個。

鄉鎮企業

石扇鎮在加強原有鄉鎮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同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和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骨幹企業水泥廠全年生產水泥21萬噸,增產1萬噸;引進能人投資200多萬元興建飼料廠;支持鹹菜加工廠興建廠房,建設生產基地。全年全鎮企業總收入1.36億元,總產值1.33億元,實現利潤1085萬元,稅收196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石扇鎮全年共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水泥村道6.2公里,鋪築東風二廠道路1.4公里,對老街街道和梅北中學門口的道路共600米進行改造;投資5萬多元,在新東村修一條1300米長的三面光圳道,對古梅破、塘背坑、新東引水工程等進行維修;新建銀錢村址,完善紅南和松林村址,中和、村南、中村等村址正在建設中;在銀錢興建一幢二層樓的銀錢壽康老人活動中心

礦產資源

石扇鎮地下資源豐富,已探明的主要有石灰石、煤炭、玄武岩花崗岩、錳、稀土、鎢、鑽沙等,其中以石灰石、煤炭和玄武岩的蘊藏量為最多。石扇金柚、石扇鹹菜、石扇西瓜是本鎮的知名產品。石扇魚血燜飯更以其悠久歷史和獨特的風味名聞遐邇

石扇鎮地處附城,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鎮內水泥公路縱橫交錯,實現了村村通水泥公路和程控電話;建有行動電話信號基站和11萬伏輸變電站,電力供應充裕;開通了光纖有線電視;圩鎮街道寬暢整潔;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配套設施日趨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石扇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致力於農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經濟和社會的明顯進步,成為梅縣區首批農村小康達標鎮。

以種果為主的三高農業是石扇經濟的支柱產業。1985年以來,石扇鎮按照市、區委提出的“希望在山”戰略,大搞農業綜合開發,積極發展以金柚種植為主的水果生產,現全鎮已建成千畝連片金柚生產基地9個,以戶為單位種果3畝以上的小莊園2840個。今天的石扇,已成為梅縣區最大的優質金柚商品生產基地,是梅縣區金柚的最大產區。全鎮金柚種植面積達16500畝,年產金柚28000噸。除金柚外,石扇鎮種植的水果品種主要還蜜柚、早熟柚、龍眼、荔枝、臍橙、楊桃、李、西瓜等。

水泥生產為主的鄉鎮企業是石扇經濟的半壁河山骨幹企業有水泥廠、張袋廠、複合肥廠和洗衣粉廠。石扇水泥廠的年生產能力在同類鄉鎮企業中位居全區第二,達48萬噸,其生產的425#普通矽酸鹽水泥在深圳、惠州以及整個粵東建築市場享有較高聲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