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區

梅縣區

梅縣區是廣東省梅州市的市轄區,中央蘇區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環接梅江區,東鄰大埔縣,西界興寧,南連豐順縣,北接蕉嶺縣。始建於秦朝,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改敬州為梅州;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州府制,梅州改稱梅縣。2013年10月,國務院同意批准梅縣撤縣設區,與梅江區同屬梅州市轄區並稱梅城。2015年底,梅縣區下轄新城辦事、扶大高新區管理委員2個鎮級建制單位和17個鎮,355個村、33個居委會,總面積2755.36平方公里,總人口611638人。2016年,梅縣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7.18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46.64億元,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57.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2.82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24.9:36.2:38.9。梅州市梅縣區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 和“足球之鄉”之譽。先後被授予“全國文化先進縣(區/市)”、“中國旅遊強縣(區/市)”、“中國民間藝術(山歌藝術)之鄉”等。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基本信息

隸屬沿革

1梅縣區
南朝齊(479~502),從海陽縣分出部分地方置程鄉縣,轄境包括今梅縣區、梅江區、蕉嶺、平遠全部及豐順一部分。南漢乾和三年(945)於程鄉置敬州僅領程鄉一縣。
北宋開寶四年(971)因避趙匡胤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因梅江為名,仍領程鄉縣。南宋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僅置程鄉縣,隸屬潮州。紹興十四年復置梅州,仍僅領程鄉縣。
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程鄉縣隸屬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縣升格為直隸嘉應州,領興寧、長樂(今五華)、平遠、鎮平(今蕉嶺)及程鄉本屬,稱“嘉應五屬”。清嘉慶十二年(1807)復設程鄉縣。清嘉慶十七年(1812)撤銷程鄉縣,境地為嘉應州管轄。清宣統三年(1911)嘉應又復名梅州。
民國元年(1912)廢除州府制,梅州改稱梅縣。1927年5月13日至5月19日,在梅縣境地(原程鄉縣主要境域內)建立梅縣人民政府委員會。1949年5月17日,梅縣解放,1949年5月24日,成立梅縣人民民主政府,隸屬潮梅人民行政委員會管轄。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1983年6月,縣級梅州市與梅縣合併改為梅縣市。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設地級梅州市,梅縣市分為梅縣和梅江區,屬於梅州市管轄。1999年9月28日,梅縣人民政府由江南正式搬遷至程江鎮新縣城辦公。1999年11月15日經梅州市政府同意,梅縣程江鎮、扶大鎮各割出一部分成立新城街道辦事處,但未獲省政府批准。2012年9月,廣東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梅縣西陽鎮劃歸梅江區管轄。2013年11月,梅縣結束縣治,改設梅州市梅縣區,成為梅州市的市轄區。

行政區劃

序號
名稱
人口數量(2000年)
1
松源鎮
27559人
·2
隆文鎮
18200人
·3
桃堯鎮
12824人
·4
松口鎮
45510人
·5
白渡鎮
22959人
·6
雁洋鎮
17576人
·7
石扇鎮
18574人
·8
城東鎮
18050人
·9
丙村鎮
38556人
·10
梅西鎮
24213人
·11
大坪鎮
17016人
·12
石坑鎮
21448人
·13
南口鎮
52572人
·14
程江鎮
33748人
·15
梅南鎮
11942人
·16
水車鎮
15475人
·17
畲江鎮
28993人
註: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地理環境

氣候

梅縣區地理位置靠近北回歸線,且東近太平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乾冷同期,但易旱易澇,偶有奇熱和嚴寒,四季宜耕宜牧。梅縣區年平均氣溫21.3℃,極端最高氣溫39.5℃(1971年7月25日),最低氣溫零下7.3℃(1955年1月12日);年平均日照時數1874.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528.5毫米,最多年降雨量2355.4毫米(1983年),最少降雨量979毫米(1955年);年均相對濕度77%;年均無霜期306天,最長霜期117天(1962年至1963年),1997年2月至1998年無霜凍出現。梅縣區主要災害天氣有:春季鏈低溫陰雨,倒春寒;5至6月的龍舟水和夏秋間的颱風雨;秋季寒露風和冬季霜凍等。2010年,梅縣區主要天氣情況:年平均氣溫21.8℃,比常年平均氣溫偏高0.5℃;年降水1416.1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少7%,全年共出現暴雨3次,日最大降水出現在5月6~7日,為175.8毫米,全年霜凍有3天左右。1986年7月11-13日,梅江上游和梅城暴雨成災,梅江水位達79.56米,梅江河堤多處崩毀。

地形地貌

梅縣區地勢以山地為主,地勢四周高中間低,中部為梅州盆地,梅江下游為谷地。南嶺余脈橫臥北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東北——西南走向的蓮花山脈將縣區境與豐順、大埔分隔。全區有海拔逾千米和近千米山峰23座,以東南部海拔約1400米的明山嶂銀窿頂為最高,次為1300米的陰那山五指峰;全區丘陵地占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梅縣區常住人口為554745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51676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7984人,增長7.35%。年平均增長率為0.07%。
2010年梅縣區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49234戶,家庭戶人口為51140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4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62人減少0.19人。
2010年梅縣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74108人,占49.41%;女性人口為280637人,占50.5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2.15下降為97.67。
2010年梅縣區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89803人,占16.19%;15-64歲人口為399771人,占72.06%;65歲及以上人口為65171人,占11.75%。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0.68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9.76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2個百分點。
2010年梅縣區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23131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102976人;具有國中程度的人口為270790人;具有國小程度的人口為101377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2010年梅縣區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277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25554減少12782人,文盲率[5]由4.95%下降為2.3%,下降2.65個百分點。
2012年底,梅縣區總戶數171758戶,總人口629535人,其中農業人口487013人。有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同胞逾150多萬人。

民族

梅州市梅縣區居民絕大部分是操客家語的漢族,占總人口的99.93%以上,此外,還居住有壯、滿、回、蒙古、苗、畲等14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均因工作或婚姻關係來梅縣區定居的。固定的民族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多個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社會

梅縣區新城

梅縣區  梅縣區
梅縣區新城是為改變1988年原梅縣市分設梅縣和梅江區後“有縣無城”的狀況,經國務院批覆和省、市批准,於1993年正式實施建設的。1999年9月28日,梅縣黨政機關正式遷入新縣城辦公。
規劃範圍含程江、扶大和南口三鎮,規劃面積為25平方公里,控制區面積為4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控制為18萬人。
梅州市梅縣區新城累計投入資金約88億元,建成區面積13.9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四縱五橫”(四縱:廣梅路、憲梓大道、沿江路、人民大道。五橫:劍英大道、府前路、梅塘西路、科技路、嘉應西路)的道路網路,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2.8平方米;初步形成了華僑城小區、沿江金岸小區、沿江半島小區、天秀新苑小區、麗景灣小區、和安花園小區、大新城社區等眾多宜居住宅小區。
娛樂、健身、休閒、集會於一體的梅縣區人民廣場、梅花山公園、華僑城公園、新城健身中心等公共場所,目前正在建設“四館一場”、區人民醫院、五星級賓館等公共建築。梅縣區新城的工業、商貿、房地產、金融、電信、醫療、學校、餐飲、運輸、物流、娛樂等行業迅速發展,城市人口12萬多人。

科教文衛體

【科技事業】
“十一五”時期,梅縣區共獲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市級34項,區縣級31項。科技隊伍實力增強。2010年,該區擁有國有企事業單位各類科學技術人員8450人,其中高、中級職稱以上科技人員占比重由2005年的51.2%提高到2010年的63.7%。2012年,該區獲得梅州市科技進步獎5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如: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超薄電解銅箔(8微米雙面光)的製造方法》獲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等。全年全區財政科技投入達1122萬元。科技隊伍不斷壯大。年末全區擁有國有企事業單位各類科學技術人員8723人,比上年增長1.2%,其中高級職稱952人,比增19.0%;中級職稱4768人,比增0.1%。
教育事業
“十一五”時期,梅縣區普通中學年平均在校學生3.95萬人,國小年平均在校學生3.53萬人,國小學齡兒童平均入學率99.9%,國小平均升學率99.9%,國中平均升學率86.8%。該區已獲得“廣東省教育強區”稱號,實現全區所有鄉鎮“創強”全覆蓋。2012年,全區有國小在校學生2.91萬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3.17萬人,其中普通高中1.32萬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畢業升學率100%;國中畢業升學率99.9%;大學錄取率78.3%。
1、梅縣區實驗幼稚園始創於1952年,原址江北城隍廟,新址新城憲梓大道,是直屬於梅縣區教育局的一所示範性公辦幼稚園,1996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幼稚園。
2、廣東梅州東山中學是一所享譽海內外的重點學校,創建於1913年,是葉劍英的母校。1951年被列為廣東省重點學校,197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學校,1993年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
3、梅縣區新城中學(前身為程江中學),位於梅州市梅縣區新城行政區梅花山麓,府前大道之間,背靠區人民廣場,學校面積120畝,是區直屬完全中學。
【文化事業】
“十一五”時期以來,組織送戲下鄉活動總計1325場
(其中山歌劇團送戲下鄉875場,木偶劇團送戲下鄉450場),觀眾人數80萬人次,送電影下鄉達12500場。“十一五”期末,兩館藏書達10.17萬冊,全區共建農家書屋172家,藏書達29.69萬冊。電視衛星接收站49座,建有有線廣播電視站20個,有線電視用戶3.5萬戶,城區數位電視用戶3萬戶,有線廣播電視覆蓋率100%。
2012年度,梅縣區共接待演出和送戲下鄉演出各50多場次。木偶送戲95場,觀眾人數達6萬多人次;農村電影放映4870場,觀眾人數達58萬多人次。2012年末,兩館藏書達15萬冊。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參加中國第二屆客家文化節文藝匯演中,參演的舞蹈《杯花聲聲》、山歌表演《自古山歌從(松)口出》分別榮獲金獎和銀獎。2012年末全區有線電視用戶3.8萬戶,數位電視用戶3.5萬戶。
【衛生事業】
2012年,全區96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1026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731人,其中醫生886人。疾病控制和婦幼保健工作都有進一步發展,全年未出現重大“疫情”。
【體育事業】
“十一五”時期,梅縣區體育健兒在參加省級以上各項體育比賽中,獲冠軍4項,亞軍3項;由該區培養輸送的運動員陳秋琦代表國家參加北京第29屆夏季奧運會女子曲棍球比賽取得銀牌。五年間向省市輸送優秀體育人才83人。並且,足球運動普及,素有“足球之鄉”的美稱。2012年,該區獲得廣東省首屆百縣(區)足球賽梅州賽區冠軍,並代表梅州市參加省百縣(區)足球賽總決賽獲得冠軍;獲得梅州市足球重點縣少年女子足球調賽冠軍。向國家U—14少年足球隊輸送了一名運動員;向廣東省體校輸送了5名優秀運動員,向梅州市體校輸送了3名優秀運動員。

城市榮譽

梅縣區梅縣區
梅縣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較大成績,分別榮獲: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全國法治縣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家電下鄉工作先進縣區、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省級示範縣區等榮譽稱號;提前一年實現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區縣”目標;率先在廣東省山區市成立首家客家村鎮銀行;雁南飛成功創建國5A級景區,並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和“全國生態文化示範企業”稱號;水車鎮茶山村榮獲“中國古村落(客家民居)”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等殊榮。

經濟

概況

2008年5月,梅縣區經濟GDP總量突破100億元大關,在廣東省縣區域經濟中居非珠三角縣域經濟第五名,在綜合發展力中居第五名。
2010年,梅縣區實現生產總值128.54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第一產業29.37億元,第二產業61.49億元,第三產業37.68億元,分
別比增7%、23.1%和10.5%;完成農業總產值43.20億元,工業總產值160.54億元,分別比增14.9%和27.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35億元,比增31.3%;完成稅收13.83億元,比增22.2%;實現本級財政收入7.58億元,在廣東省山區五市30個區縣(市)中排名第三,比增38.13%。
2011年,梅縣區實現生產總值154.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7631元,均同比上年增長15.2%;固定資產投資48.2億元,增長32.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1億元,增長41%,實現三年翻一番,成為廣東省山區5市30個縣區第2個跨入10億元台階的縣區。
2012年,梅縣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47.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58億元,同比增長6.2%,拉動GDP增長1.3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61.13億元,同比增長15.4%,拉動GDP增長7.3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8.98億元,同比增長6.5%,拉動GDP增長2.0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分別為25.4:41.4:33.2。初步測算人均實現GDP26469元,同比增長10.7%。

【經濟指標】
年份
地區生產
總值(GDP)
一般財政
預算收入
工農業
總產值
工業
總產值
旅遊收入
農民人均
純收入
2006年 70.61億元 2.95億元 119.82億元 91.96億元 14.8億元 5117元
2007年 86.25億元 4.14億元 137.79億元 104.31億元 25億元 5338元
2008年 101.12億元 4.64億元 157.21億元 117.54億元 28億元 5743元
2009年 107.86億元 5.49億元 162.53億元 120.56億元 30.8億元 6116元
2010年 128.54億元 7.58億元 203.74億元 160.54億元 34億元 7743元
2011年 154.4億元 10.01億元
204.93億元 40.7億元 9525元
【經濟貿易】

1、國內貿易
2012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59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17.0%。其中,城鎮零售額70.92億元,比增17.9%;農村零售額16.67億元,比增13.5%。分行業零售額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75.14億元,比增16.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2.45億元,比增20.2%。
2、對外經濟貿易
2012年度,新簽利用外資契約(已批准)34宗,契約金額2.97億元(人民幣),其中契約外資4662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902萬美元,比增2.2%。現有外商投資企業174家,預計全年完成產值36.8億元,同比增長5.1%;上繳各項稅收3.15億元,同比增長5.0%。預計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7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進口總額1.4億美元,出口總額3.35億美元,分別增長3.5%和增長4.7%。

【金融保險】
2012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3.03億元(未含郵政儲蓄),同比增長9.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29.67億元,比增13.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6.72億元,同比增長18.3%。全區中保財產險全年各類保費收入2005.9萬元,增長15.9%;賠款金額950萬元,增長14.5%。全區中保人壽險全年各類保費收入10732萬元,增長6.0%;賠款金額2590萬元,增長45.0%。
【固產投資】
2012年度,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4%。按城鄉分,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8.7億元,同比增長21.5%;農村固定資產投資8.8億元,同比增長9.1%。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用於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20.9億元,同比增長15.0%。

農業

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番薯、小麥、黃豆、花生、烤菸、甘蔗、花生、黃豆、黃麻等。
土特產有茶、柿、柑桔、沙田柚(金柚、蜜柚)、龍眼、三華李、仙人草,牛肉干等。
該區大力發展金柚產業,主要新種臍橙等新優品種。1992年11月、1999年11月、2004年11月分別舉行梅縣區首屆、第二屆、第三屆金柚節。還引進了台灣青棗、黃皮、枇杷、楊梅、李、香蕉、四倍體桔類、四季花龍眼、南方蘋果等。
梅州市梅縣區是中國金柚之鄉,是中國最大的柚類商品生產基地,引進沙田柚種植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經過多年的品種改良和精心栽培,加上獨特的山區氣候環境,梅州金柚成為“天然水果罐頭”、“水果之王”、“嶺南十大佳果”,其果肉營養豐富,維生素含量奇高。梅縣區著力發展精緻高效農業,鼓勵農戶耕山種果,形成了產業化、品牌化、基地化三大特,成為中國最大的金柚主產區、加工區。金柚種植面積、單產、總產、產值居全國首位,金柚已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是農民增收的重要農作物。
陰那山綠茶產於梅縣區東南部海拔1297多米,常年雲霧繚繞,
日夜溫差大,土層深厚肥沃,環境優美。粵東第一名山的陰那山上。陰那山綠茶系,採用本地小葉茶材品種的一芽一葉製作而成。按一芽一葉的標準,于晴天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採摘,當日採摘當日加工,經炒青、揉捻、乾燥、揀剔、復火等工序製作而成。成茶條索緊細、勻整,色澤灰綠油潤起霜,滋味濃醇甘爽,板栗香氣濃郁持久,湯色清沏明亮,葉底嫩綠柔軟。在梅州市名優茶評比中多次榮獲名茶獎。
梅縣區建成以雁洋為中心的生態旅遊觀光農業,以程江、扶大為中心的城郊農業,發展無公害蔬菜、優質水果等高值農產品和出口創匯農業,以梅西、大坪為中心的山區農業經濟區,繼續抓好臍橙、板栗、柿等優質水果示範基地。為實現100個“專業村”的要求,該區根據各地的氣候、資源和民眾的種植習慣,實行區域化種植,大力扶持“專業村”的發展。各行政村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結合農民的種植習慣,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引導農戶調整品種結構,如白宮、西陽、扶大、程江、南口、城東、丙村等鎮充分發揮附城地緣優勢,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大面積連片種植,西陽鎮發展申坑桃、仙人草,石扇鎮發展鹹菜,荷泗鎮發展毛瓜、茄子等。全區先後發展了“金柚專業村”、“毛瓜專業村”、“蔬菜專業村”、“大蒜專業村”、“枇杷專業村”、“西瓜專業村”、“生葛專業村”、“茶葉專業村”。該區農業局通過調查、摸底,從技術、種苗、資金上盡力培育扶持。全區合計103個種植專業村,其中金柚村39個;蔬菜村12個;烤菸村11個;水果村7個;西瓜村5個;冬瓜村4個;毛竹、茶葉、枇杷各3個;玉米、臍橙、仙人草、銀杏各2個;香蕉、紅豆杉、三華李、奈李、柿子、貢柑、花卉、生薑各1個。形成了各具特色,名符其實的“專業村”,全區逐步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
該區農業龍頭企業日益壯大,積極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提出農業“三個一百”工程,扶持、組建“100家農業龍頭企業、100支農副產品流通服務隊”。2010年止,全區有各類型的農業龍頭企業210家,其中省級6家、市級29家、區級31家、鎮級99家。
梅縣區積極發展“訂單農業”,2004年達4.5萬多畝。該區農業局2004年繼續發展甜玉米、東升南瓜等“訂單農業”,在隆文落實200畝甜玉米。在松源等鎮已落實東升南瓜訂單100畝。同時,積極發展蔬菜“訂單”,扶大、南口鎮千畝蔬菜出口基地發展良好;松源、桃堯、隆文、松東等鎮以發展烤菸生產為主,其中松源鎮的烤菸種植面積達1萬多畝;通過發展“訂單農業”,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周圍民眾搞好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工作。
梅縣區是“全省淡水漁業先進區”,漁業生產在梅州市處於領先地位。2004年,該區有漁業養殖水面64200畝,年產量達到3.27萬噸,產值2.5億元,均列梅州市各縣(市、區)之首。梅縣區大力推進“科技興漁”,生態健康養殖長足發展,漁業特色顯著,漁業的規模、效益都得到較大提升,年產值占全區農業產值的10%以上。
2012年農業概況:
農、林、牧、漁業平穩發展。該區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0.14億元,比上年增長6.0%。
糧食作物喜迎豐收。該區全年糧食產量2.67萬噸,同比增長3.0%;其中水稻產量17.75萬噸,比增3.0%。經濟作物產量中,花生增長6.8%,烤菸增長25.6%,甘蔗減少2.6%,蔬菜增長6.9%。
水果生產穩定增長。該區全年水果總產量6508萬噸,比上年增長7.7%;其中柚子產量43.62萬噸,比增9.0%。
畜牧、漁業穩步發展。該區全年生豬飼養量66.82萬頭,比上年增長4.6%;豬肉產量3.07萬噸,比上年增長4.8%;水產品產量2.76萬噸,比上年增長5.0%;三鳥飼養量1166.6萬隻,比上年增長4.1%。
林業生態得到保護。該區全年完成造林(含跡地更新)面積4083公頃;年末森林覆蓋率達74.56%。

工業

2012年,梅縣區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依託上市公司和骨幹企業,積極探索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主要體現在:
一、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的經濟建設。全年分別引進計畫投資9500萬元的香港金鋒科技有限公司金融自動設備零部件包裝機項目和計畫投資1.36億元的深圳市嘉裕隆有限公司齒輪、軸套等粉末冶金製品項目。至年底,累計引進至轉移園項目9個,計畫投資8.52億元,已有4家企業投產;此外,已審批等待進園項目有深圳市翰田LED、福建龍巖環保機械製造等4個,計畫投資總額3.2億元。
二、重點項目建設。投資26億元的荷樹園電廠三期項目,梅雁太陽能發電項目和155萬噸鏇窯水泥項目,投資2.4億元的超華科技環保布基覆銅箔板項目,投資800萬美元的BPW(梅州)車軸公司自動調整整臂生產線項目,投資1億元的航海錳化廠高錳酸鈉、高錳酸鉀技術改造項目,投資2億多元的梅縣區金象銅箔二期第二條年產2400噸生產線項目,投資300萬美元的線藝(梅縣區)新生產線項目、投資6000萬元聯冠公司塑膠(PVC)生產線項目等。
三、發展電子、電力建材、機械及配車零配件製造、編織工藝、醫藥化工等支柱產業以及華銀集團、四一廠等後備上市企業。
四、梅雁銅箔、華銀醫藥、四〇一廠等高新企業全年產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4.2%。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17家,其中超億元產值企業有22家。全區工業總產值160.5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38.29億元,分別比增27.9%和33%。
2012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1.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3%。全區完成工業增加值53.83億元,同比增長16.6%,對GDP貢獻率為6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94億元,同比增長17.2%。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4.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1%。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7.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

旅遊業

2012年,梅州市梅縣區進一步整合資源,推動旅遊與現代農業、綠色工業、客家文化、特色資源等有機結合;圍繞打造“客家文化生態旅遊示範縣區”,重點抓好雁洋鎮創建“全國特色景觀旅遊示範鎮”、雁南飛茶田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荷樹園電廠建成“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興建雁鳴湖五星級休閒度假酒店等工作。雁南飛茶田景區投入1.3億元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投入9000萬元改造提升通往梅縣區雁洋S223線公路等級,投資5.1億元梅州豪生大酒店已建成營業,總投資15至20億元的南口麓湖山國家級文化旅遊產業園進入首期工程建設,投資8000萬元的桃花源生態旅遊區已開業運營,天地人賓館已完成三星級改造,新城新延齡賓館、皇朝假日酒店等相繼開業。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榮獲“全國綠色模範單位”和“全國生態文化示範企業”稱號,並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水車鎮茶山村獲“中國古村落”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殊榮;葉劍英紀念園被評為首批“廣東省紅色旅遊示範基地”,雁洋鎮被評為“中國優秀文化休閒旅遊鎮”。全年共接待遊客183.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3.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3%和35%。
梅縣區全力推進梅州文化旅遊特色區雁洋核心區建設,
吸引了來自珠三角、潮汕揭、廈漳泉和湖南、江西以及港澳台的眾多旅客前來觀光旅遊和休閒度假。春節期間,雁南飛、雁鳴湖、靈光寺、葉劍英紀念園等各大景區景點精心推出一系列展示和體驗客家文化、綠色文化、紅色文化、養生文化、宗教文化的旅遊產品及豐富而有特色的旅遊項目,全區遊客人數達82.3萬人次。景區和景區周邊的主要賓館、酒店、餐飲都出現爆滿現象。
此外,城鄉休閒遊也逐步成為遊客喜愛的度假方式。春節期間,很多自駕自助游遊客都到僑鄉村等古村落體驗獨特的客家建築文化,鄉村“農家樂”市場一片紅火。
在2013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梅縣區推進文化旅遊特色區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全區共接待遊客82.3萬人次,比增35%,旅遊總收入1.64億元,比增39%,其中自駕車遊客人數所占比例接近八成。

文化

梅州市梅縣區是中國著名的客家之鄉、魚米之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山歌之鄉、金柚之鄉、足球之鄉。1965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來梅縣區視察,稱“文物由來第一流”。

客家語

客家語,又稱客家方言,俗稱客家話,在梅州地區又稱“梅州話”或“阿姆話”。客家人是從中原遷來的漢人,是中原之舊族,三代之遺民。客人來州,多在元時,東河南人,五代時,有九族隨五審知如閩,後散居八閩,梅縣區周邊客民,皆由寧化石壁遷來,方言多古語,猶多古音,後結合本土語言如畲、瑤族等融匯衍生,形成特點鮮明,自成一體的梅州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梅州城區及周邊鄉鎮(含梅州市區及梅縣區),梅州地區始終維持著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州府地位,許多地方的客家人都是從梅州遷出去的,梅州話為客家語代表之一。海內外廣播電台、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的客家專欄節目,都以標準的“梅州話”播出。

民族

梅州市梅縣區居民絕大部分是操客家語的漢族,占總人口的99.93%以上,此外,還居住有壯、滿、回、蒙古、苗、畲等14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均因工作或婚姻關係來梅縣區定居的。固定的民族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多個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中國傳統古村落

【水車鎮茶山村】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茶山村(首秕中國傳統村落)位於梅州市梅縣區水車鎮西面,距梅州市區20多公里,區道荷水畲公路貫通全村。村內原有一顆古油茶樹,故而得名“茶山村”。該村落源於明代初期,逐漸興盛,清末達到鼎盛期,村中現存34座傳統民居,其中紹德堂為明代建築,有500多年歷史,村中有三百多年歷史建築三座(萼輝樓、創毅公祠、伯榮樓),二百年以上歷史建築五座(暢雲樓、德崇樓、司馬第、培元樓、承慶樓),其餘大部分歷史建築均在百年以上。
【雁洋鎮橋溪村】橋溪村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長教村以東4公里;距梅城38公里,始稱叩頭溪;該村四面環山;方圓約1平方公里;明朝萬曆年間,由陳朱兩姓人家先後在此卜築營居,世代聯姻,互結秦晉之好,繁衍生息。村內客家民居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山澗溪流清澈。古樹婆娑、遠山含黛、層林盡染。整個村落內小橋、溪水、古樹、民居構成一幅秀麗客家山村的田園風光。該村於2002年用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村內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有朱氏的繼善樓和反圍龍式的積善堂等;繼善樓是由旅印尼華僑朱氏十七世祖維乾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動工興建;1914年(民國三年)落成,繼善樓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積2680平方米;共有房間70間;繼善樓採用了中軸對稱的橫向方形布局;是兩層夯築槓子屋樓房,俗稱“七槓樓”;其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以及營造的文化氛圍為粵東地區少見而聞名遐邇。另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居民建築是善慶樓,該樓約有110年歷史;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共22間,是一座堂前向外周匝式的反圍龍式建築,其建築結構在傳統客家圍龍屋建築中別具一格;在粵東客家地區極為少見。堪稱梅州“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和革命老區的一個縮影。該村對研究客家民系的遷徙史、客家華僑史、地方教育史、地方革命史和客家地區的人文習俗、宗教信仰、民居建築藝術等、提供了歷史、科學和藝術的寶貴資料;極富客家民俗旅遊的開發潛力和價值。

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民間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代表性的有坐落在梅江區白宮富良美村的聯芳樓(又稱華僑“圍屋”),還有,建於1904年(光緒三十年)“南華又廬”是梅縣區最大的客家民居。其建築造型獨特;亭台樓閣俱全,雕龍畫風,具有典型的客家民居特色。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改稱漢劇。它流行於廣東的梅州、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與京劇、湘劇、祁劇、湖北漢劇等劇種大同小異,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它的武功屬南派,臉譜有百多種,以黑、紅、白三色為主,黑色象徵剛勇,紅色象徵忠賢,白色和青色象徵陰險、奸詐。廣東漢劇的音樂唱腔以皮黃為主,兼收崑曲、高腔、吹腔、小調等,並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樸實淳厚,高昂悲壯,是廣東漢劇音樂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其角色行當分公腳、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紅淨、烏淨、醜腳等九大行。它的伴奏樂器也頗有特色,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廣東漢劇傳統劇目有八百多個。較著名的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現代劇目《一袋麥種》。

埔寨火龍

起源於豐順縣埔寨鎮元宵之夜迎鑼鼓,燒“煙架”、“火龍”的習俗在梅縣區也流行。(詳見:埔寨火龍)

飲食文化

梅縣區客家人非常喜歡“大米”和“米粉”,他們不吃粥,三餐都吃“乾飯”。當然,這都是很籠統的說法。實際上,吃粥、吃麵的都有,之所以說“三餐都吃乾飯”,只是強調特別喜歡吃罷了。陳運棟(客家人)在他的的《客家人》(聯亞出版社1978年版)中說:“一日三餐之中,中上層的家庭,早、中兩次吃乾飯,晚上吃粥。或者,早晚兩次吃粥,中午吃乾飯。一般貧困人家,農忙季節可能享受到二飯一粥,平日則三餐都吃粥。所謂熟米,用來做乾飯或者粥都行,它比生米生飯要多,所以能夠節約糧食。但是,客家人吃的是粥,不是稀飯。”這裡所說的“熟米”,是指把稻穀放在鍋里加熱後再晾曬,之後用臼舂去穀殼所得的米。而“”粥,是水分較少的粥,“稀飯”則是水份較多的粥。客家人喜歡喝糯米酒,客家糯米酒,不但顏色清,口感好,而且不沖腦。將紅棗、紅糖、生薑、土雞放入糯米酒中煲,是客家婦女坐月子的上好補品。畲江元記薑糖已有百餘年歷史,是梅縣區畲江老字號特產,中外馳名,遠銷南洋各地。選用優質嫩肉姜,香脆花生,白芝麻經科學配製而成,蜜味可口,味道純清,辣中帶香,香中帶甜,甜而不膩。具有暖胃散寒,化痰止咳,順氣止喘功能。迎合了小孩喜歡的甜,青年喜歡的香,老人喜歡的姜,三個年齡層的不同喜好。是一款居家旅遊,老少皆宜的健康,美味的特色食品。白渡牛肉干是享譽中外的富有客家風味的傳統名牌食品,清末時由白渡堡鄉民開始,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白渡鎮牛肉干選用壯健的黃牛肉,用手工切成薄片,加上胡椒粉、香料調味,曬制,炕熟而成,具有清脆、鮮甜、微辣的獨特風味,是居家旅行必備食品

交通

2010年,梅縣區交通運輸和郵電業實現增加值4.84億元,比2005年增長52.5%,平均每年增長8.8%。交通運輸能力提高。2010年比2005年,旅客運輸量增長26.2%,平均每年增長4.8%;旅客周轉量增長75.3%,平均每年增長11.9%;貨物運輸量增長48.3%,平均每年增長8.2%;貨物周轉量增長92.9%,平均每年增長14.0,主要交通有:鐵路:廣梅汕鐵路,公路:204國道、206國道,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公路,梅江可常年通航。

旅遊

歷史名勝

梅州歷史上的十處名勝風光有歌云:
頭塘夜渡義化巨鍾;三角重鎮四駁橋前
五里亭驛六角神宮;七里徑水八角石泉
九龍山嶂十甲瓜香;十處名勝風光詮注
頭塘夜渡
頭,一也。江南三鄉(現梅江區三角鎮三鄉村),有處地方叫“頭塘”,那裡與芹菜洋(現梅江區金山芹黃村)隔河相望。過去,這裡沒有橋樑,船家在兩岸簡易碼頭設木船以渡。每當月明之夜,遊人乘船橫渡,艄公搖櫓,激盪水面,波光粼粼,引發游者情趣,心曠神怡。
義化巨鍾
義,二也。梅城中心腹地,金山腳下,歷來都是府衙、政府要地,扼義化路之首。府衙入門大樓,高高立起,至高處置一鐘樓,設四面都可觀看的大鐘,人們行至該處,都會仰頭觀看時辰,是為報曉之地。此景點名存但鍾已不是當年的鐘,鐘樓已新建過,現鐘樓為梅江區委、區政府辦公樓
三角重鎮
梅城以南四華里處稱為“三角地”(現梅江區三角鎮),過去那裡是集市圩鎮,店宇林立,商業繁榮,萬商雲集,百業興旺,熱鬧盛況,僅次於梅城。三角鎮,背依黃沙嶂,面臨梅江,山環水繞,堪稱梅南勝境。該鎮轄地,池塘眾多,尤以“新塘”(原稱新奄塘)為大,周長1150丈(約合3830米),面積360畝,為當年梅州最大的養殖場,盛產魚蝦。後來改建為“劍英公園”,截其大半,築起亭台樓閣,蔚為大觀。截至2012年,在該塘邊沿,建起梅州市革命歷史紀念館和梅江區革命烈士紀念碑,與湖水相映成趣,是遊覽、參觀和瞻仰先烈的好去處。此景點仍存,三角鎮已與梅城融成一部體了。
四駁橋前
梅縣區石扇中和圩附近,有座“四駁橋”,橋雖不寬闊,卻是石扇往縣城的要道。到石扇遊覽,可往“中將水庫”(以肖向榮中將之譽命名)及“精一寒舍”(1931年任梅縣縣長的彭精一先生所建造的精美住宅)等處參觀,可鑑石扇人文偉跡,此景點仍存。
五里亭驛
離梅城五華里的城北(現梅江區城北鎮)一處集市。舊時,官員坐轎或騎馬來嘉應州任官或巡視,經由江西過相公亭抵該處驛站(今稱接待站)駐足。申報府衙後,州官、知縣前往驛站迎接。後人稱此處為五里亭,此景點名存實亡。
六角神宮
城東(現梅縣區城東鎮)石子嶺瓜嶺山下,建有“海瑞岳母墓”,後人為紀念“海青天”孝敬岳母之賢,在該處建起六寶蓮燈式的涼亭,狀似神宮,以憑弔瞻仰。人們稱這一帶為神宮前。此景點仍存。
七里徑水
梅西水流,洶湧澎湃,直奔程江。大坪與程江長灘山間,有處七里徑。舊時,國民黨政府曾派土專家到此處勘測,繪製建造攔河水閘以蓄水發電之藍圖,終因資金匱乏未能實現,解放後,人民政府號召大建小水電站之時,政府撥款,投入後興建,遂成斯舉。安裝機組,利用水流發電成功。
八角石泉
在東郊崗子上(現江北東山大道附近)大墓岌坡下涼亭塘東北岸處,有一個十平方米的湖,奇怪的是,湖穴雖小,地下泉水汩汩湧出,水質純淨,清甜可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後人把湖周圍用水泥封好,築上八角形的欄桿,人們稱之“八角井”,名聞遐邇。此景點仍存,泉水卻不是當年的泉水了。
九龍山嶂
梅縣區梅南(現梅縣區梅南鎮)有座大山,稱為九龍嶂。那裡山巒起伏,怪石嶙峋。山峰高處,有一埡口,是通往豐順的要塞。整個山峰,是通往豐順潮汕地區的屏障,為軍事要地。梅南九龍嶂山奇水秀,那裡曾留下紅軍的足跡,是一處革命聖地,值得人們觀光和追憶。
十里瓜香
梅城西郊有處稱為十甲尾(現梅城江北廣梅路、梅州大道附近)的地方。過去,那裡的農民在農田中廣種青瓜,遠近聞名。產出的青瓜,皮薄肉嫩,甜脆可口,成為當地之土特產,眾口皆碑,在歷史上留下了美名。該景點因城市發展,良田既湮沒於高樓,青瓜無從種植。

主要景點

【萬秋樓】
萬秋樓位於梅縣區新城辦事處富貴居委夏屋,建於公元1930年,是世代旅居馬來西亞華僑夏先生所建,夏先生名以澄,字萬秋。當時,夏萬秋重生在馬來西亞聘請一名專家找到大貯量錫礦而發家後,為榮宗耀祖,在祖家建屋取名萬秋樓。
整座樓宇結構完整,揉中西建築款式於一體,既有西式的尖屋頂大鐘樓,又有中式客家的圍龍屋,真是中西合璧,富麗堂皇。該樓是由厚實的牆體和百餘根直徑1.2尺,長有丈余的花崗石圓柱作骨架,石柱的底座和頂端配有花卉或各種浮雕圖案,襯托著用石米批盪的牆體,使整座建築渾然一體,莊嚴典雅。樓內的大門,小門,光窗及主樓的騎樓,走廊都設鐵拉閘防護,天井上空更有“防盜網”的設施。萬秋樓因夏先生無後代在家,一直處於空置狀態。
【人境廬】
在梅州市東3公里的楊桃墩小溪邊。建於1884年,是清代詩人黃遵憲的別墅。因他有詩集《人境廬詩草》而得名。建廬前三年,他任駐日參贊時結識的日本書法家成獺溫為他寫了“人境廬”三字門匾,字型蒼勁有力,深藍色,襯以赭紅底色,典雅莊重。
【千佛塔】
在廣東梅州市東山嶺上。由生鐵鑄成,上有千佛浮雕,故名。公元965年(南漢大寶八年)鑄造。與廣州光孝寺內的東西鐵塔同為南漢時遺物。塔七層,高約7米,第一層鑄有建塔的紀年銘文,上有琉璃瓦亭覆蓋,塔旁有清末詩人黃遵憲的南漢修慧寺千佛塔詩等碑刻。山後有紅色岩系形成的大東岩、油岩等岩洞。
【鱷骨潭】
在廣東梅州東南約15公里的鄭均峽內。梅江東流至此,兩山矗立,河身變狹,水流湍急,中有深潭。相傳宋通判陳堯佐戳鱷魚後,曾棄骨於此,故名。在潭側石壁上有巨大的“鱷骨潭”三字石刻。北岸有觀瀾亭可俯瞰深淵。
【鬆口元魁塔】
鬆口元魁塔始建於明朝1619年,1629年竣工,為九層高的樓閣式磚石塔,樓梯築於磚牆中間,僅容一人上下,每層都有對開的四個石窗,位於距梅縣區松口鎮四公里處的梅江下游北岸,為明末翰林學士、東宮侍講李二何主持修建於明萬曆年間。此塔為樓閣式八角形塔,共7層,高40餘米。塔底正門有李二何親撰的對聯:“瀾向閣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萬年騰奎壁之光。”
【陰那山風景名勝區】
陰那山位於距梅城45公里的梅縣區雁洋鎮,其東南為大埔縣英雅鎮。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300餘里,蜿蜒起伏。由梅雁集團公司投資開發的陰那山旅遊區,於2000年10月開業,從雁洋南福村開始,一條長達9.9公里的水泥公路繞著層層山巒,峰迴路轉數十鏇,一直延伸至陰那山。風景區範圍6.6平方公里。山頂五峰並列,海拔均超千米,故有"白雲深處望三州(梅州、潮州、汀州)之說。陰那山突起於梅江平原之上,山勢雄奇,峰巒疊翠,冬季山頂有積雪。具有“神山、群峰、奇石、翠瀑、浮雲”的特色。陰那山秀甲潮梅,名播閩粵,與羅浮、南華鼎峙齊名,並稱“粵東三勝”。
【靈光寺】
本名聖壽寺,位於梅縣區城東南部陰那山半山海拔約500米處。相傳在唐鹹通年間高僧潘了拳來此開山建茅,他死後人們在此建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擴建後改今名。現存殿堂為明清及以後建築。靈光寺布局奇巧,主殿以"鳳梨頂"建築為最大特點,乃全國罕見,其中最大的佛殿(又名波羅殿),重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七間,殿中央有螺鏇形斗八藻井,俗稱波羅頂,結構巧妙,堪稱廟堂建築藝術的傑作。這個最大的佛殿(又名“鳳梨殿”),重檐歇山頂,面闊三間,寺內香火盛時,殿內仍不留一絲煙縷,殿頂亦片葉不留,可能與鳳梨頂有關,這是建築科學史上的一大傑作。寺前有古柏兩株,一榮一枯,相傳為潘了拳手植,至今已逾千年。枯柏經300餘年而不朽,人稱“生死樹”,給靈光寺更添了幾分神秘。
【王壽山】
王壽山位於梅縣區桃堯鎮黃沙村境內,離梅州城區70多公里,屹立於廣東省交界處,海拔1148米,是梅縣區第二高山。該山連綿20平方公里,由多座山峰連結而成,素有“九峰十八景”的美譽。王壽山旖旎的風光,如畫的風景,自古被譽為閩粵贛邊界中的名山勝景。主要的旅遊景點有螳螂掛壁、棋盤石、笠麻棟、和尚拜燭……這些景觀千姿百態,鬼斧神工,妙趣橫生。
【葉劍英紀念園】
葉劍英紀念園(MemorialparkbriefintroductionofMr.Yejianying)位於梅州雁洋虎形村,是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景區建設集展現偉人風範、弘揚客家文化、推進生態旅遊於一體。
葉劍英紀念園規劃占地面積482畝,分為紀念景區、人文秀區、生態林區和旅遊休閒服務區。紀念景區中,以“少懷壯志”、“泉井情深”、“力挽狂瀾”、“翰墨飄香”、“百戰歸來”五大主題組織序列;人文秀區以葉劍英故居、葉家宗祠為核心,展示葉劍英出生和成長的環境;生態林區中結合山道布置“葉道英亭”、“心繫赤子”石刻等,充滿詩情畫意;旅遊休閒服務區內設定模擬軍事訓練基地、農家樂園、植物園和客家風情街,供遊人休閒及購物。
葉劍英元帥故居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雁上村,距梅州市區33公里,是一幢普通農舍,屬於典型的客家圍屋,故居室內陳設簡樸,有葉劍英當年用過的床板台凳等生活用品,1989年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緬懷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葉劍英元帥的光輝業績,海內外鄉親捐資在故居旁興建了“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紀念館設有五個陳列室,展出葉帥珍貴照片200幅和生前用過的實物50件。門前聳立著2米高的葉帥銅像。
【白宮聯芳樓】
聯芳樓坐落於梅江區白宮富良美村,由旅印尼僑商丘麟祥、丘星祥兄弟等耗資24萬光洋而建,取“五葉聯芳華”而命名。
該圍屋長近百米,寬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築物環成“圍屋”大院。
屋的正面是三個凸起的鐘樓式大門,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戶頂端,都飾以動物和花草浮雕,鐘樓上端則有獅子滾球、雙龍奪寶、雄鷹展翅、天使臨門等塑像。正觀整座樓面,富麗堂皇。圍屋內分建房室一百多間,堂、廳、房間、走廊、天井的設計都十分巧妙。大樓的外牆有些中西合璧的浮雕,包括老虎、豹、鹿和雞等。屋內仍有人居住,經問準後便可以進內參觀。大屋的內部設計帶有客家圍村風格,包括有許多個天井,而每個天井四周也有偏廳,樓上有數十個房間,採用西式布置,不過用的卻是中國木製材料。這些房屋看起來似古堡非古堡、似農莊非農莊,在聯芳樓的白牆上,發現一些解放初期的壁畫痕跡,可說是歷史的一部分,大樓中央伸展出來,有如一座教堂式的塔樓,其實是個露台。可鳥瞰整個白宮鎮
【雁南飛茶田度假村】
梅州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為粵東第一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由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於1995年1月投資開發的,占地總面積4.50平方公里,1997年10月8日對外營業。度假村背靠陰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遊觀光、度假於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和旅遊度假村。
【梅州雁鳴湖旅遊度假村】
梅州雁鳴湖旅遊度假村坐落於梅縣區雁洋鎮福村,距廣東梅州市城區38公里,占地1.1萬畝。是在梅縣區華銀墾殖場的基礎上,由廣東華銀有限公司投資開發興建的,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養生健身於一體的梅縣區旅遊度假勝地。
【華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
梅州市梅縣區華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座落在梅縣區雁洋鎮,占地一萬多畝,是廣東華銀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粵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集三高農業與旅遊業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是梅州山區一顆璀璨的旅遊明珠。
梅縣區華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突出“休閒度假、養生娛樂、綠色生態”的主題,按春、夏、秋、冬四季輪迴的概念,建成“春暉園、夏曉園、秋實園和冬融園”等四大功能景區,興建有遊客服務中心、銀湖大酒店、山莊別墅、銀湖賓館、康體中心、會議中心、溢香坊、益壽廊、百藥園、滑草場、鐵索橋、蹦極、空中飛人、碰碰車、9洞高爾夫球場等配套旅遊、娛樂設施。度假村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管理科學、服務上乘,已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以其規模宏大、布局完美、景觀別致、格調高雅、綠色生態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先後被授予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青年文明號、廣東省文明視窗、精神文明單位、梅州市文明單位和價格、計量信得過單位等榮譽稱號,是梅州市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