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莛韭

短莛韭

短莛韭,鱗莖圓柱狀,有時下部略增粗,粗1-1.5厘米;鱗莖外皮灰褐色,破裂成纖維狀,呈明顯的網狀。產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生於海拔3300-5200米的乾旱山坡、草地或高山灌叢下。

基本信息

種 名:短莛韭
學 名:Allium nanodes Airy-Shaw
別 名:-
科:百合科
屬:蔥屬

產地分布

產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

形態特徵

鱗莖圓柱狀,有時下部略增粗,粗1-1.5厘米;鱗莖外皮灰褐色,破裂成纖維狀,呈明顯的網狀。葉2枚,對生狀,帶紫色的深綠色,乾後常帶紫色,矩圓形至狹矩圓形,常向背面呈鐮狀反曲,長3.5-9厘米,寬1.5-3厘米,先端具短尖頭,基部漸狹,具短的葉柄。花圖29 短葶韭A11ium nanodes Airy-shaw(昊彰樺繪)葶很短,高2-5厘米,3/4-4/5被葉鞘;總苞膜質,2裂,裂片與花序近等長,宿存或早落;傘形花序似生於葉口,較鬆散,常有花10-15朵;小花梗粗壯,近等長,約為花被片長的1倍,基部無小苞片;花白色,外面帶紅色’花被片狹矩圓形或狹卵形,外輪的背面呈舟狀隆起,長5-8毫米,寬1.5-2毫米,內輪的長5.5-9毫米,寬1一1.8毫米;花絲等長,略比花被片短,狹長三角形,內輪的花絲與內輪花被片近等寬,外輪的約為外輪花被片的1/2寬,在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合生部分高約1毫米;子房倒卵狀,基部收狹成柄,無凹陷的蜜穴,外壁平滑,每室1胚珠;花柱與子房近等長。 花果期6-8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3300-5200米的乾旱山坡、草地或高山灌叢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