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椎尾鯙

短椎尾鯙

俗名: 錢鰻,薯鰻,虎鰻。海洋魚類。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短椎尾鯙

學名:Uropterygiusoligospondylus

英文名:俗名:錢鰻,薯鰻,虎鰻科名:Muraenidae

科中文名:海鱔科

形態特徵

具胸鰭及尾鰭;體不具鱗;背鰭起點在胸鰭之前;上頷較下頷長;口裂超過眼之後緣;眼小;肛門至鰓裂之距離小於頭長;體長為體高之15.6倍,為頭長之7.4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6.7倍;頭長為吻長之5.1倍;吻長為眼徑之3.3倍;前上頷骨齒二枚;上頷骨齒細小,形成齒帶;下頷骨齒一列,具8-10犬齒狀齒;鋤骨齒五枚;脊椎骨數119-130。體褐色,下方較淡;背、臀鰭為白色,但臀鰭後方明顯為黑色。

生活習性

錢鰻錢鰻

錢鰻形體與一般鰻魚相類,因黑褐色,體表布滿狀似古錢的小圓圈而得名。它生長於海底礁石中,頭部尖細,尾部扁,眼小,口大,兩個門牙微露,全身光滑無鱗。其生性兇猛,獵食廣、量大,以小魚小蟹、蝦、小烏賊、小章魚、魷魚等為主食。它生命力極強,被嚴重打傷後,仍能較長時間地活著,阿力氣很大,只要有依附物,它尾巴一挺,就可以頭朝上直立,它將身子蜷成一團,打成索結,你就拆不開,拉不直。
錢鰻錢鰻

錢鰻生活習慣特殊,過冷過熱都惰於活動,在海水不大清澈的情況下,常出獵捕食,故最佳捕獲時間是七至九月份,這時秋高氣爽,氣溫適宜,漁民常在朦朧的月夜廷釣,若刮陣風則選擇在大風初晴、水色未清時的白天垂釣捕獲。由於錢鰻力大性凶,故垂釣技術要求高。富有經驗的漁民,順應其特點,常到錢鰻藏身和活動的海底礁石區施放釣具,安上“軟貨”(烏賊科的俗稱)為餌,其技巧十分講究,真正掌握確非易事。
錢鰻錢鰻

錢鰻初吃餌料時,只含於口中並不吞下,釣繩顫動微弱,此時如果用力拉繩,它就會脫鉤而去,只有把釣繩略向上提,使它誤認獵物將逃,就會拚命地把餌咽下喉去,這才是拉繩收釣的最佳時刻。錢鰻上鉤後應火速收繩,不然,它會用尾巴釣住身邊的石縫,讓人拉不動,掙斷釣繩而逍遙逃脫,讓你惋惜嘆息。
釣錢饅辛苦,吃錢鰻卻是一大口福,它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極高,外皮柔滑,肉質細膩少骨刺,味道清香。較理想的烹飪方法是把錢鰻剖腹、洗淨、切段,配上花生油,白蒜粒,並加入適量的精海鹽,與浸過香菇的水同時煮,煮熟後,再把浸發的香菇切成花瓣形狀,和切片的甜椒一起迭面,便成為一味獨特的佳肴,其特點是鮮甜,清香、滋補。諸君若能到歐石村做客,親口嘗一次錢鰻,實是人生一大口福。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六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