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草(學名: Torr.)是瓶子草科眼鏡蛇草屬的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與俄勒岡州。 眼鏡蛇草是非常知名的食蟲植物品種,因酷似眼鏡蛇而得名,是許多食蟲植物玩家收藏的目標。 (概述圖來源: )

基本信息

植物學史

1841年,植物學家J·D·布拉肯里奇(J. D. Brackenridge)在一次對西部偏遠地區的考察中於加利福尼亞州沙斯塔山發現了眼鏡蛇瓶子草。

1853年,約翰·托里(John Torrey)描述了眼鏡蛇瓶子草屬,並以威廉·達林頓的名字命名了該屬。

形態特徵

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瓶子草 為叢生多年生草本。其莖常沿地表匍匐分支生 長,匍匐莖長20至80厘米。匍匐莖又可發育為獨立植株。眼鏡蛇瓶子草的根呈棕色,長10至25厘米。

眼鏡蛇瓶子草的葉片具兩型。葉片呈蓮座狀分布,每個成年生長點由3至14片葉組成。種苗在2至3年內葉片均為簡單的筒狀,末端漸尖。幼葉一般長1至3厘米,呈紅綠色至紅色。之後,眼鏡蛇瓶子草的葉片轉變的成熟狀態。成熟葉片已具捕蟲功能,長20至80厘米,中空,其中下部為管狀,上部為球狀並向前膨大。葉前隆處底部有一個10至20毫米的空洞,為葉片的開口。瓶口邊緣內彎,形成類似龍蝦籠籠口的形狀。瓶口連結著一個二叉的魚尾狀附屬物。附屬物背側及瓶口周圍存在蜜腺。葉片球狀部及管狀部上端表面具大量不規則的半透明白色斑紋。葉球狀部分內表面無毛,光滑具蠟質。管狀部分下三分之一內表面具下向毛,長2至8毫米。

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瓶子草

每個眼鏡蛇瓶子草的成熟植株在春天只會產生一朵花。萼片為黃綠色,披針形,長3至5厘米。花瓣呈暗紅色至紫色,披針形至長圓形,長2至3厘米,無毛,具橫向脈。子房位於花朵中心,綠色,5室,長1至2厘米。柱頭星形,由子房末端伸出。雄蕊15至25枚,分布於子房基部周圍。花葯長2至3毫米,長圓形,黃色。花莖長25至90厘米,通常比成熟的葉片高10至25厘米。花期4月至6月。花開後1至2天,柱頭可接受花粉,而花粉亦開始飄散花粉。

6至10天后,花瓣和雄蕊萎蔫脫落。雌蕊若授粉成功則繼續膨大,並在8至14周后形成長3至4厘米的種莢。種莢頂裂,內含40至300枚長1至3毫米的淺棕色種子。種子表面具不規則的突刺。

生長環境

耐冷怕熱,尤其是根部要保持冰涼,日夜要有較大的溫差;喜歡強光,在溫度不至於過高的情況下,可接受陽光的照射

分布範圍

眼鏡蛇瓶子草分布範圍 眼鏡蛇瓶子草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與奧勒岡州。

栽培技術

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瓶子草是較難栽培的食蟲植物之一。其需要較高的日間溫 度及較低的夜間溫度。其原生地為終年有冰涼山泉流入的沼澤或河岸,根部能一直保持較低的溫度。所以在栽培比較好的模擬方法即是以冷涼的純淨水培養。天氣炎熱時可將冰塊放於土壤表面降溫。在高濕度、溫暖的環境下,可以給予植株充足日照;若濕度低或變化幅度大,則需稍微遮蔭。

眼鏡蛇瓶子草從種苗開始種植是非常困難且緩慢的,所以通常在晚冬或春季以其匍匐莖繁殖。通常在春分至晚春時,匍匐莖節間上會長出許多小牙。將匍匐莖剪成數段,每段帶一些根。再將這些莖段放在涼爽潮濕的碎水苔上,保持明亮高濕的環境。數周后即可見到芽發育。

與其他生長於溫帶地區的食蟲植物一樣,眼鏡蛇瓶子草需要在冬季休眠才能長期存活。植株在冬季會停止生長3至5個月。直到鄰近春天,成熟植株會長出單一朵花,並於數周后長出數個大型的捕蟲瓶。整個夏季其都會不斷長出捕蟲瓶,但其尺寸都遠小於春季的捕蟲瓶。

許多栽培者都已成功栽培了眼鏡蛇瓶子草,並發現了三個變型:全綠、全紅、紅綠。野生的眼鏡蛇瓶子草,在一般強度的日照下為全綠,強光下則呈現紅綠色。

澆水需使用礦物質含量低的水(如雨水、純淨水等);耐冷怕熱,尤其是根部要保持冰涼,日夜要有較大的溫差;喜歡強光,在溫度不至於過高的情況下,可接受陽光的照射,植株頂部會呈現紅色的網紋,非常的漂亮;如需施肥可按指示濃度的1/5以上噴施。

捕蟲機制

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瓶子草的魚尾狀附屬物背側會分泌大量糖蜜,並散發出強 烈的氣味。黃蜂及蒼蠅等昆蟲會被這種氣味吸引至瓶口。順著蜜腺爬行的昆蟲可能被引入捕蟲瓶內,而捕蟲瓶內透光的斑紋又會迷惑昆蟲,使其將這些斑紋誤認為出口而被困在捕蟲瓶內。由於捕蟲瓶蠟質的頂部及帶下向毛的中下部,昆蟲會逐漸落入捕蟲瓶基部的消化液內。之後,其屍體被消化,植株即可從中吸收分解出來的營養物。與此捕蟲機制類似的物種還有鸚鵡瓶子草( Sarracenia psittacina)、小瓶子草( Sarracenia minor)、克洛斯豬籠草( Nepenthes klossii)及馬兜鈴豬籠草( N. aristolochioides)。

眼鏡蛇瓶子草是美洲的三種瓶子草植物之一。其捕蟲瓶並不蒐集雨水,而是通過根部吸收水分再分泌於捕蟲瓶內。人們曾認為眼鏡蛇瓶子草的捕蟲瓶不會分泌消化酶,而必需依靠共生菌及原生動物將獵物分解為可吸收的養分。但後來的研究表明,眼鏡蛇瓶子草至少能分泌一種蛋白水解酶來消化獵物。捕蟲瓶內壁細胞從消化液中吸收養分與根系細胞從土壤中吸收養分是類似的。但眼鏡蛇瓶子草與一些動物及微生物之間仍存在著密切的互利互惠關係。

瓶子草

瓶子草是一種相對體形較大氣質高雅的食蟲植物,葉子成瓶狀直立或側臥,大多顏色鮮艷有絢麗的斑點或網紋,形態和豬籠草的籠子相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誘的昆蟲失足掉落瓶中,瓶內的消化液會把昆蟲消化吸收。

食肉植物(一)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毛太陽瓶子草
另解太陽瓶子草
無毛太陽瓶子草
有突太陽瓶子草
無附物太陽瓶子草
瘦長太陽瓶子草
曲曼他太陽瓶子草
紫花螺鏇狸藻
泰勒螺鏇狸藻
棒形貉藻
黃花螺鏇狸藻
非洲螺鏇狸藻
波紋菲氏花粉
克魯奇菲氏花粉
赫爾菲氏花粉
赫克特布洛鳳梨
刺毛氈苔石
塞農毛氈苔石
小毛氈苔石
棘孢毛氈苔石
棒狀毛氈苔石
棒狀毛氈苔粉
胞芽毛氈苔花粉
台灣毛氈苔花粉
懷特毛氈苔
長毛毛氈苔
硫磺毛氈苔
瘦縮布洛鳳梨
長頸古瓶子草
斯氏毛氈苔
南美寬葉毛氈苔
蠍子毛氈苔
蔡司貉藻
圓葉毛氈苔
蓮座毛氈苔
波利旺盛貉藻
短岔毛氈苔
侏儒毛氈苔
美麗毛氈苔
負子毛氈苔
寬腳毛氈苔
盾葉毛氈苔
少花毛氈苔
紅孔雀毛氈苔
淺色毛氈苔
寬銀毛氈苔
閃亮毛氈苔
巢型毛氈苔
紐喀里多尼亞毛氈苔
納塔爾毛氈苔
山地毛氈苔
迷你毛氈苔
小葉毛氈苔
曼西毛氈苔
馬達加斯加毛氈苔
大葉毛氈苔
大花毛氈苔
線葉毛氈苔
細銀毛氈苔
長柄毛氈苔
長葉毛氈苔
異葉毛氈苔
單獨貉藻
草葉毛氈苔
巨大毛氈苔
絲葉毛氈苔
索伯列夫貉藻
紅根毛氈苔
易利信毛氈苔
長柱毛氈苔
岩薔薇毛氈苔
金殼毛氈苔
西伯利亞貉藻
多縐貉藻
卡洛斯茅膏菜
變葉毛氈苔
寬葉毛氈苔
球狀毛氈苔
叉葉毛氈苔叉葉毛氈苔
鬍鬚毛氈苔
亞瑟山毛氈苔
英國毛氈苔
愛麗斯毛氈苔
阿迪露毛氈苔
前囊泡貉藻
卵形貉藻
娜娜貉藻
大都會貉藻
庫普里亞諾夫貉藻
長柄貉藻
纖維皮納塔貉藻
歐羅巴貉藻
伊蓮諾拉貉藻
督科特婁斯凱貉藻
谷霍腺毛草
貝爾特羅嘉寶鳳梨
矮螺鏇狸藻
露葉毛氈苔
大腺毛草
沾露腺毛草
叉蕊毛氈苔
帝王毛氈苔
漢米爾頓毛氈苔
大肉餅毛氈苔
匍匐毛氈苔
小毛氈苔
絨毛毛氈苔
亞麻花腺毛草
薄腺毛草
眼鏡蛇瓶子草
水腺毛草
好望角毛氈苔
絲葉腺毛草
土瓶草
囊泡貉藻
捕蠅草

常見的食肉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